方劑組成解釋
五苔頭草膏中含有雄黃,主要原因有二:
- 殺蟲止癢:雄黃性溫燥,具有殺蟲止癢、解毒消腫之效。五苔頭草膏主要用於治療皮膚濕疹、癬症等,雄黃能有效抑制病原微生物,消滅寄生蟲,達到止癢消炎的效果。
- 燥濕止癢:雄黃具有燥濕止癢的作用,可有效地去除皮膚表面的濕氣,並抑制濕邪引起的瘙癢症狀。對於濕疹、癬症等濕邪引起的皮膚病,雄黃能有效地改善患者的症狀,促進皮膚的恢復。
五苔頭草膏中加入血竭,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活血化瘀,止痛生肌: 血竭具有活血化瘀、止痛生肌的功效,能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局部組織的血液供應,並加速傷口癒合。五苔頭草膏多用於治療跌打損傷、骨折、外傷出血等症狀,血竭的加入能有效緩解疼痛,促進傷口癒合。
- 補血止血,消腫生肌: 血竭性溫,入血分,具有補血止血的作用。五苔頭草膏中加入血竭,可以起到止血、消腫生肌的作用,有助於快速修復受損組織,促進傷口癒合。
五苔頭草膏中添加麝香,主要基於以下原因:
- 活血化瘀,通經止痛:麝香具有開竅醒神、活血化瘀、通經止痛的功效,能有效改善局部血液循環,緩解疼痛,促進組織修復,對於跌打損傷、骨折等引起的疼痛具有顯著療效。
- 消腫止痛,散瘀生肌:五苔頭草膏多用於治療外傷、創傷、腫痛等,麝香能促進局部血液循環,加速組織代謝,消腫止痛,並促進傷口癒合,有利於傷口迅速恢復。
五苔頭草膏中加入冰片,主要是為了其清熱解毒、消腫止痛、涼血生肌的功效。
冰片性涼,具有開竅醒神、清熱解毒的功效,對於外感風熱、咽喉腫痛、口舌生瘡等症狀有良好的緩解作用。
此外,冰片還具有消腫止痛、涼血生肌的作用,對於外傷感染、瘡瘍腫毒等病症也有治療效果。
五苔頭草膏的組成中加入冰片,可以增強方劑的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等功效,提高治療效果。
五苔頭草膏方劑中加入乾薑,主要原因在於其溫中散寒、回陽通脈的功效。
五苔頭草膏通常用於治療寒濕凝滯所致的咳嗽、氣喘、痰多等症狀。乾薑性溫,味辛,入脾、胃經,能溫中散寒,驅除寒濕,並有助於化痰止咳。此外,乾薑還具有回陽通脈的作用,能改善因寒凝血脈而導致的四肢厥冷、脈象遲緩等症狀,進一步促進患者的恢復。
因此,乾薑的加入,不僅能溫中散寒,驅散寒濕,還可改善血液循環,有效緩解五苔頭草膏所針對的寒濕症狀。
五苔頭草膏方劑中包含烏頭,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兩點:
一、 溫經散寒,止痛消腫: 烏頭性溫,味辛,具有溫經散寒、止痛消腫的功效。對於由寒邪入侵導致的痺痛、風寒濕痹、跌打損傷等症狀,烏頭可以起到很好的治療作用。五苔頭草膏可能針對的是類似症狀,因此加入烏頭以增強其療效。
二、 配合其他藥材,增強療效: 烏頭在中藥方劑中通常與其他藥材配伍使用,以發揮其最佳療效。五苔頭草膏中可能包含其他具有清熱解毒、活血化瘀等功效的藥材,烏頭與這些藥材相互配合,可以起到協同作用,提高治療效果。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五苔頭草膏」主治功效分析
主治功效:
根據古文記載,「五苔頭草膏」主要用於治療頸病痰核,即現代醫學所稱的淋巴結腫大。未破者使用可使其消散;已經潰穿者,使用可促使核自出。古文更詳細地說明了這種頸病痰核,又稱為瘰癧,小者為瘰,大者為癧。
治療原理分析:
古文認為瘰癧的形成,主要與以下因素有關:
- 肝經忿鬱: 情緒抑鬱,導致肝氣鬱結,影響氣機的正常運行。
- 胃腑痰瘀: 飲食不節或脾胃虛弱,導致痰濕內生,進一步瘀滯於胃腑。
- 經絡不暢: 肝氣鬱結和痰濕瘀滯,均會阻礙經絡的暢通。
- 痰隨氣升: 在上述病理基礎上,痰濕會隨著氣機上逆至頸部。
- 氣痰蘊熱: 氣滯和痰濕長期停滯,會鬱而化熱。
- 凝結成核: 氣滯、痰凝、熱盛,三者相互作用,最終導致頸部淋巴結腫大,形成瘰癧。
「五苔頭草膏」的治療原理,應是針對上述病機,通過藥物的作用來達到消腫散結的目的。其組方中:
- 雄黃: 解毒殺蟲,燥濕祛痰,可針對病因中的「痰」和「熱」發揮作用。
- 血竭: 活血止痛,化瘀消腫,可針對病機中的「瘀」和「腫」發揮作用。
- 麝香: 開竅醒神,闢穢避邪,可協助其他藥物更好地發揮藥效,並可能具有行氣的作用。
- 冰片: 清熱散結,通絡止痛,可針對病機中的「熱」和「腫」發揮作用,並能疏通經絡。
- 乾薑: 溫中散寒,回陽救逆,雖然主要用於溫陽,但在這裡可能有助於溫化痰濕,並與冰片等寒涼藥物相制約,以防過於寒涼。
綜合來看,「五苔頭草膏」通過解毒、化痰、活血、消腫、清熱、溫通等多種藥效,從多方面針對瘰癧的病因病機發揮作用,從而達到消散痰核的治療目的。
古文特別提出對於已經潰爛者,可貼「五苔頭草膏」,也體現了該方劑具有促進排膿、加速癒合的作用,這可能與雄黃、血竭等藥物的解毒、消腫、生肌功效有關。
總結:
「五苔頭草膏」是一種針對瘰癧(頸部淋巴結腫大)的外用中藥方劑,其通過解毒化痰、活血消腫、清熱散結等作用,針對瘰癧的病因病機,達到消散痰核、促進癒合的治療效果。
傳統服藥法
雄黃2錢,血竭1錢,麝香4分,冰片1錢,白信2分,乾薑1錢,川烏1錢,草烏1錢(共研細末,收貯瓷瓶備用),五苔頭鮮草3斤(二三月中收採,陰半乾)。
用麻油2斤,將草入油熬枯,取出去滓;又入草再熬,再去枯滓,濾淨。將油入鍋再熬至滴水成珠,酌量加炒過緯丹收成膏。
臨用時再上前合藥末。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五苔頭草膏外用,不可內服。孕婦、哺乳期婦女、兒童慎用。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五苔頭草膏, 出處:《集驗良方》卷一。 組成:雄黃2錢,血竭1錢,麝香4分,冰片1錢,白信2分,乾薑1錢,川烏1錢,草烏1錢(共研細末,收貯瓷瓶備用),五苔頭鮮草3斤(2-3月中收採,陰半乾)。 主治:頸病痰核。未破者貼之即消;如已經潰穿者,貼之其核自出。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