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子大黃丸

JI ZI DA HUANG WAN | 更多圖表

方劑配方組成

熱性指數

0

寒性指數

31

熱/寒比例

極寒 (0.03)

複方歸經比例

肝經 12%
胃經 12%
大腸經 12%
脾經 12%
心包經 12%
小腸經 12%
心經 12%
三焦經 12%
肝經
胃經
大腸經
脾經
心包經
小腸經
心經
三焦經

最後更新日:2025-01-23

方劑組成解釋

雞子大黃丸中包含大黃,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

  1. 瀉熱通便:大黃性寒,味苦,具有瀉熱通便、清熱解毒、涼血止血的功效。雞子大黃丸主要用於治療熱結便祕、腸燥便祕等症,而大黃的瀉下作用可以有效緩解便祕症狀。
  2. 活血化瘀:大黃還具有活血化瘀的作用,可以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局部血液循環障礙。雞子大黃丸除了治療便祕,也用於治療血瘀證,如跌打損傷、瘀血腫痛等。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雞子大黃丸主治功效分析

主治

雞子大黃丸主治溫毒、便毒,以及毒濁下疳

治療原理

從古文記載可見,雞子大黃丸主要用於治療由「毒」引起的病症,特別是與性傳染病相關的症狀。其治療原理主要基於以下幾點:

  1. 清熱解毒,瀉下逐瘀

    • 從古文「若淫女媾精,精化欲染者重,乃肝腎受毒,...,然後始生此瘡,...,此證最重。因其毒氣內入骨髓,外達皮毛」可見,古人認為這類疾病是由於「毒」侵入人體,甚至深入骨髓,外達皮毛所致。
    • 雞子大黃丸中以大黃為君藥,其性味苦寒,具有清熱解毒、通便瀉火的功效,可以針對性地清除體內的「毒」。
    • 古文亦提到「斯時即宜用雞子大黃丸,...,使毒濁從來路而出,是為正治」,表明大黃的瀉下作用,可以將體內的毒邪通過排便的方式排出體外。
  2. 針對病症,對症下藥

    • 古文描述的症狀包括「下疳」、「魚口」、「大而且硬,濕而後爛,筋骨多疼,小便澀淋」,這些症狀與現代醫學中的一些性傳染病症狀相似。
    • 大黃的清熱解毒、消腫散結的功效,可以針對性地緩解這些症狀。
  3. 扶正祛邪

    • 雞子大黃丸主治的「毒濁下疳」證情較為嚴重,古文指出「若非汗下兼行,何以洗濯其臟腑乎?」,說明單純的瀉下可能還不夠,需要配合發汗等方法,以徹底清除體內的毒邪。
    • 然而,此方僅用大黃與雞子,顯示主要還是以瀉下為主。雞子(雞蛋)可能起到一定的滋養作用,以防大黃過於峻猛,傷及正氣。

總結

雞子大黃丸以大黃為主要成分,通過其強大的清熱解毒、瀉下通便的功效,將體內的毒邪排出體外,從而達到治療溫毒、便毒,以及毒濁下疳的目的。其治療原理體現了中醫「實則瀉之」的治療原則,針對病邪的性質和病位,選擇相應的藥物進行治療。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相關疾病


腮腺炎淋巴腺炎

相同名稱方劑


雞子大黃丸, 出處:《瘍科心得集·補遺》。 組成:錦紋大黃1兩(切片,曬乾,研)。 主治:溫毒,便毒。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