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玉龍丸方劑中包含陽起石,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利水通淋,排石止痛:陽起石性寒,味甘,具有利水通淋、排石止痛的功效。對於因濕熱、瘀血阻滯所致的泌尿系統結石、疼痛,陽起石能有效促進尿液排出,緩解疼痛。
- 清熱解毒,消腫止痛:陽起石亦能清熱解毒,消腫止痛。對於因熱毒、外傷引起的紅腫熱痛,陽起石可起到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功效。
玉龍丸中包含陽起石,正是利用其利水排石、清熱解毒的功效,以達到治療相關疾病的目的。
玉龍丸方劑中加入滑石,主要基於以下原因:
- 清熱利濕: 滑石性寒,味甘,入肺、膀胱經,具有清熱利濕、通淋止痛的作用。玉龍丸多用於治療濕熱蘊結膀胱所致的熱淋、血淋、石淋等症,滑石能清熱利濕,促進尿液排出,緩解尿道灼痛、尿頻、尿急等症狀。
- 利石排石: 滑石具有利石排石的作用,能幫助將膀胱中的結石排出體外。玉龍丸中常配伍其他利石排石藥物,如車前子、海金沙等,共同發揮排石功效。
玉龍丸方劑中包含寒水石,主要是因其清熱利濕、涼血止血的功效。寒水石性寒,味甘鹹,入心、膀胱經。其能清熱瀉火,利濕化瘀,對於熱盛濕阻、血熱妄行所致的各種病症,如熱病煩躁、口渴尿赤、血熱吐血、衄血等,都有較好的療效。因此,在玉龍丸中加入寒水石,可起到清熱解毒、涼血止血的作用,配合其他藥物,共同達到治療疾病的目的。
玉龍丸中含有硇砂,主要原因如下:
- 瀉火解毒:硇砂性寒,具有清熱瀉火、解毒消腫之效。玉龍丸常用於治療熱毒壅盛、咽喉腫痛、口舌生瘡等症,硇砂可針對這些熱證起到清熱解毒的作用。
- 活血化瘀:硇砂亦具有一定的活血化瘀功效。玉龍丸若用於治療跌打損傷、瘀血腫痛等症,硇砂可幫助活血化瘀,消腫止痛。
然而,硇砂毒性較大,需謹慎使用,應在醫師指導下服用。
玉龍丸是一種傳統的中藥方劑,以其獨特的組合成分和療效而聞名。其中,硼砂的使用尤為引人注意。硼砂在中醫中被視為一種重要的輔助材料,主要具有清熱解毒、去痰降火的功效。在玉龍丸中,硼砂的加入有助於增強方劑的總體療效,特別是在治療肺熱咳嗽、喉嚨腫痛等症狀時。
硼砂的性質偏寒,能有效調和方中的其他成分,使整體效果更為均衡。同時,其微鹼性也有助於中和體內的酸性物質,進一步促進身體的自我修復機制。此外,硼砂還能促進血液循環,增強免疫系統,對於改善因外感風熱引起的胳膊痠痛和疲勞等證候有良好效果。總之,硼砂在玉龍丸中的運用,不僅豐富了方劑的組成,還強化了其臨牀療效,是中醫藥學中智慧的體現。
玉龍丸方劑中包含輕粉,主要原因有二:
一、 驅除蟲積: 輕粉性寒,能殺蟲解毒,針對孩童及成人因寄生蟲引起的腹痛、腹脹、食慾不振等症狀,有較好的療效。
二、 消積導滯: 輕粉可消食積、化瘀滯,對於食積不化、脘腹脹滿、噯氣嘔吐等症狀,亦有輔助作用。
然而,輕粉毒性較強,需謹慎使用,且需遵照醫師指示,不可自行服用。
玉龍丸方劑中包含粉霜,主要是因為其具有以下兩方面的功效:
- 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粉霜味苦性寒,入心經,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功效。可有效治療因熱毒所致的瘡瘍、腫痛、發熱等症狀。
- 散結消瘀:粉霜能散結消瘀,對於因瘀血阻滯所致的腫塊、疼痛等症狀也有一定的療效。
玉龍丸方劑中,粉霜與其他藥材配合,能夠協同作用,達到更佳的療效。
主治功效
玉龍丸主治功效分析
玉龍丸主治「胃熱伏水,胸腹膨脹」,此方劑的治療原理主要從清熱利水、解毒消暑等方面著手。
治療原理分析:
從多篇古文的描述中,可以歸納出玉龍丸主要應用於以下幾種情況:
暑濕:
- 《類證治裁》提到「暑泄脈虛。自汗面垢,暴瀉如水。薷苓湯、桂苓甘露飲。伏暑久瀉,玉龍丸。」
- 《雜病源流犀燭》也指出「暑瀉...久者,暑邪留於三焦腸胃之間,以致久而成泄,所瀉亦是水,但不如新者之暴迫直注,其兼症亦相同(宜玉龍丸)。」
- 可見玉龍丸常被用於治療暑濕導致的泄瀉,尤其是伏暑久瀉。方中滑石利尿消腫,寒水石清熱燥濕,二者合用,可清除體內暑濕之邪。
胃熱:
- 《雞峰普濟方》明確指出玉龍丸「治胃熱伏水胸腹膨脹」。
- 《醫學綱目》提到「傷暑而痛,宜玉龍丸」。
- 《丹溪心法》也提到「如傷暑而腹痛,宜玉龍丸」。
- 這些文獻都指出玉龍丸可治療暑熱或胃熱引起的腹脹、腹痛。方中陽起石壓抑亢進,調節體溫,可能有助於緩解胃熱的症狀。
解毒:
- 《証治準繩‧類方》記載「玉龍丸,治一切暑毒伏暑,腹脹疼痛,神效。」
- 《醫學綱目》與《醫碥》也提到玉龍丸能治「一切暑毒伏暑」。
- 這些都表明玉龍丸具有解暑毒的功效。方中硇砂解毒殺菌,硼砂抗菌消炎,可能有助於清除體內暑毒。
水腫:
- 《雞峰普濟方》提到「此病緣脾氣衰弱土不能制水致水妄行始則脛腫漸次腹腫流溢皮膚遍身浮腫百藥不效可服此玉龍丸」。
- 雖然其他文獻中未明確提及玉龍丸治療水腫的功效,但從其組成和主治來看,方中多味藥物具有利水消腫的作用,因此可能對水腫也有一定的療效。
總結:
綜合以上分析,玉龍丸通過清熱利水、解毒消暑等作用,達到治療胃熱伏水、胸腹膨脹的目的。其藥物組成中,陽起石、滑石、寒水石針對熱與濕,硇砂、硼砂負責解毒,輕粉收斂止瀉,粉霜潤肺養陰,全方共奏清熱利濕、解毒消暑之功,對於暑濕內蘊、胃熱壅滯導致的腹脹、泄瀉等症狀有良好的療效。
傳統服藥法
陽起石1分,白滑石1分,寒水石1分,硇砂半錢,南硼砂半錢,輕粉1錢,粉霜1錢。
上7味都一處,先用紙裹了,次用面餅子,可半寸厚者裹上,更用數重濕紙裹之,文武火燒,經2時辰取出,上面紙盡作灰,悉去之,面如未焦色,再燒半時辰,已焦熟即止,地上掘1坑子,可5-6寸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本方有溫補作用,陰虛火旺者慎用。
- 本方含有硇砂、硼砂等有毒成分,使用時應注意用量。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玉龍丸, 出處:《萬氏家抄方》卷三。 組成:黃連2斤,好酒5升。 主治:傷暑腹痛。
玉龍丸, 出處:《脈因證治》卷一。 組成:焰消,明礬,滑石,硫黃1兩,白面6兩。 主治:傷暑泄瀉,或二便秘。
玉龍丸, 出處:《增補內經拾遺》卷三引《海上方》。 組成:半夏不拘多少(生用)。 主治:消散暑氣。主治:暑瘧。
玉龍丸, 出處:《雞峰》卷十九。 組成:陽起石1分,白滑石1分,寒水石1分,硇砂半錢,南硼砂半錢,輕粉1錢,粉霜1錢。 主治:胃熱伏水,胃腹膨脹。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