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雪湯

ZI XUE TANG | 更多圖表

方劑配方組成

熱性指數

0

寒性指數

41

熱/寒比例

極寒 (0.02)

複方歸經比例

肝經 40%
心經 20%
脾經 20%
膀胱經 20%
肝經
心經
脾經
膀胱經

最後更新日:2025-01-23

方劑組成解釋

紫雪湯中包含紫草,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1. 清熱解毒: 紫草性寒,味甘,入心、肝、肺經,具有清熱解毒、涼血止血的功效。紫雪湯主要用於治療熱毒壅盛所致的發熱、咽喉腫痛、口舌生瘡等症狀,紫草的清熱解毒之效可以有效緩解這些症狀。
  2. 活血化瘀: 紫草具有活血化瘀的功效,可以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局部微循環,有利於炎症消退。紫雪湯中配合其他活血化瘀藥物,可以更有效地達到治療效果。

總之,紫草在紫雪湯中發揮著清熱解毒、活血化瘀的重要作用,有助於治療熱毒壅盛所致的各種症狀。

紫雪湯中包含地龍,主要原因如下:

  1. 清熱解毒:地龍性寒,味鹹,入肝、心經,具有清熱解毒、涼血止血的功效,可有效抑制熱毒壅盛引起的發熱、神昏、驚厥等症狀。紫雪湯主要治療溫病熱邪入營血,而地龍可清熱解毒,與其他藥物共同作用,達到治療效果。
  2. 通絡止痙:地龍可活血化瘀,通絡止痙,對於熱邪入絡、筋脈痙攣等病症,具有良好的治療作用。紫雪湯中常與其他通絡止痙藥物配合使用,協同作用,達到疏通經絡、緩解痙攣的目的。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紫雪湯」主治功效分析

我們可以針對「紫雪湯」的兩種不同方劑組成及主治功效進行分析:

一、《聖濟總錄》中的紫雪湯

組成: 紫草茸、地龍(去土,等分)

製法: 上二味為粗末,每服二錢匕,用水酒共七分,煎至四分,去滓溫服。

主治: 小兒瘡疹倒靨。

治療原理:

  • 小兒瘡疹倒靨: 指小兒出疹時,疹毒內陷,不能透發於外,反而向內攻伐的危重病症。表現為疹點突然回隱,或疹色晦暗不鮮,伴有高熱、煩躁、氣促、神昏等症狀。
  • 紫草茸: 紫草性寒,味甘、鹹,具有清熱涼血,解毒透疹的功效。在此方中,主要用於清解疹毒,促使疹毒外透。
  • 地龍: 地龍性寒,味鹹,具有清熱息風,通絡,平喘,利尿等功效。在此方中,推測其作用有二:一是協助紫草清解熱毒;二是利用其通絡之性,引導藥力到達病所,促進疹毒外透。
  • 水酒共煎: 酒具有辛散行氣,活血通絡的作用,可以增強藥物的透發之力。

綜合分析: 此方主要針對小兒瘡疹倒靨之危重病症,以紫草清熱涼血、解毒透疹為主,配以地龍清熱通絡,並用水酒共煎以增強透發之力,旨在迅速清解內陷之疹毒,使其外透,從而緩解病情。

二、《感症寶筏》中的「白虎加犀羚紫雪湯」

組成: 生石膏(八錢),知母(六錢),犀角(一錢),羚角(錢半),紫雪(五分,沖),生甘草(一錢),生粳米(四錢)

主治: (古文未明確記載,根據方劑組成推測可能用於治療溫病熱入營血,高熱煩渴,神昏譫語,或發斑疹等症。)

治療原理:

  • 白虎湯為底: 此方以白虎湯(石膏、知母、甘草、粳米)為基礎,白虎湯是清熱瀉火的經典方劑,主治陽明氣分熱盛。
  • 加犀角、羚羊角: 犀角、羚羊角皆為清熱涼血、息風止痙之要藥,用於清解營血分之熱毒,並能鎮痙安神。
  • 加紫雪: 紫雪在此方中用量較小,且為沖服,推測其作用主要是取其清熱解毒、開竅醒神的功效,以增強清熱解毒之力,並能輔助犀角、羚羊角開竅醒神。

綜合分析: 此方是在白虎湯的基礎上,加用犀角、羚羊角、紫雪等藥物,加強了清熱涼血、息風止痙、開竅醒神的功效。推測其主治可能為溫病熱入營血,出現高熱、煩渴、神昏譫語,甚至發斑疹等症狀。

三、《感症寶筏》中的「竹葉石膏加牛黃清心湯」

組成: 鮮竹葉(四十片),生石膏(六錢),麥冬(三錢),生甘草(八分),仙露夏(錢半),西洋參(錢半),牛黃清心丸(一顆,研細,藥湯調服)

主治: (古文未明確記載,根據方劑組成推測可能用於治療溫病後期,餘熱未清,氣陰兩傷,心神不寧等症。)

治療原理:

  • 竹葉石膏湯為底: 此方以竹葉石膏湯為基礎,竹葉石膏湯具有清熱生津,益氣和胃的功效,主治暑熱病後期,餘熱未清,氣津兩傷之證。
  • 加麥冬、西洋參: 麥冬、西洋參皆能滋陰潤燥,生津止渴,加強了益氣養陰的功效。
  • 加仙露夏: 仙露夏,應為半夏曲,可能具有化痰、和胃、降逆的作用。
  • 加牛黃清心丸: 牛黃清心丸具有清心豁痰,開竅安神的作用,用於熱病神昏,中風痰壅等症。在此方中,用於清心安神,以改善患者的精神狀態。

綜合分析: 此方是在竹葉石膏湯的基礎上,加用麥冬、西洋參、仙露夏、牛黃清心丸等藥物,增強了清熱生津、益氣養陰、清心安神的功效。推測其主治可能為溫病後期,餘熱未清,氣陰兩傷,伴有心神不寧等症狀。

總結:

以上三種方劑,雖然都冠以「紫雪」之名,但其組成和主治有較大差異。《聖濟總錄》中的紫雪湯以紫草、地龍為主,主要用於治療小兒瘡疹倒靨;《感症寶筏》中的「白虎加犀羚紫雪湯」以白虎湯為底,加用犀角、羚羊角、紫雪,可能用於治療溫病熱入營血;《感症寶筏》中的「竹葉石膏加牛黃清心湯」以竹葉石膏湯為底,加用麥冬、西洋參、半夏曲、牛黃清心丸,可能用於治療溫病後期,餘熱未清,氣陰兩傷,心神不寧等症。可見,中醫方劑的命名和應用具有靈活性和多樣性,需要根據具體的組成和臨床表現進行辨證分析。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相關疾病


麻疹

相同名稱方劑


紫雪湯, 出處:《聖濟總錄》卷一六九。 組成:紫草茸、地龍(去土)各等分。 主治:小兒瘡疹倒靨。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