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菀丸

ZI WAN WAN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雞峰》卷十

方劑配方組成

熱性指數

10

寒性指數

24

熱/寒比例

(0.42)

複方歸經比例

肺經 50%
肝經 50%
肺經
肝經

最後更新日:2025-01-23

方劑組成解釋

紫菀丸中包含紫菀,主要原因有二:

  1. 宣肺止咳: 紫菀性溫,味辛,入肺經,具有宣肺化痰、止咳平喘的功效。對於寒痰咳嗽、喘息氣促等症狀,紫菀能有效疏通肺氣,化解痰液,達到止咳平喘的效果。
  2. 潤肺止燥: 紫菀具有潤肺止燥的功效,可以緩解肺燥引起的咳嗽、咽乾、口渴等症狀。

因此,紫菀丸中加入紫菀,可以有效治療因肺氣不足、寒痰阻肺或肺燥引起的咳嗽、喘息等症狀。

紫菀丸中包含茜草根,主要是利用其涼血止血的功效。

茜草根味苦、性寒,入肝、膀胱經,具有涼血止血、活血化瘀的功效。紫菀丸主治肺熱咳嗽、痰多、咯血等症,而茜草根的涼血止血作用可以抑制肺熱導致的咯血,並輔助紫菀、款冬花等藥物清熱化痰止咳,達到整體療效。此外,茜草根的活血化瘀作用也助於促進血液循環,改善肺部微循環,進一步緩解咳嗽症狀。

主治功效


紫菀丸主治功效分析

古方主治

紫菀丸的古代主治功效相當廣泛,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 呼吸系統疾病:

    • 咳嗽、上氣、喘息:多篇文獻皆指出紫菀丸可治「咳嗽上氣,喘息」等症狀,如《醫心方》中「《葛氏方》云:上氣喘嗽,肩息不得臥」、《聖濟總錄》的「治咳嗽上氣,胸膈煩悶,紫菀丸方」、《本草簡要方》的「主治宣肺熱益肺氣化痰。止咳。上氣喘逆」以及《雞峰普濟方》中的「崔氏療肺虛而嗽,上氣喘急,不得坐臥,身面腫,不下食,消腫下氣止嗽立驗方」。
    • 肺痿吐膿:《本草簡要方》提到紫菀丸可治「肺痿吐膿」。
    • 吐血、咯血、嗽血:《雞峰普濟方》明確記載紫菀丸可治「吐血、咯血、嗽血」。
  2. 消化系統疾病:

    • 反胃吐食,嘔逆噁心,飲食不消:《奇效良方》和《証治準繩‧女科》均提到紫菀丸可治「反胃吐食,嘔逆噁心,飲食不消」。
    • 心下停水:《雞峰普濟方》記載紫菀丸可治「心下停水」。
  3. 婦科疾病:

    • 月經不調,經閉,痛經:《証治準繩‧女科》和《奇效良方》皆指出紫菀丸可治「婦人多年月水不通,或腹如懷孕,多血」、「月信不通」、「血氣痛」、「室女血氣不通」等婦科疾病。
  4. 其他疾病:

    • 痃癖:指腹中痞塊。《証治準繩‧女科》和《奇效良方》皆提到紫菀丸可治「臍腹久患痃癖如碗大」。
    • 諸黃病:《証治準繩‧女科》和《奇效良方》皆提到紫菀丸可治「諸黃病」。
    • 水腫:《証治準繩‧女科》和《奇效良方》皆提到紫菀丸可治「十種水病」。
    • 蠱病:《証治準繩‧女科》和《奇效良方》皆提到紫菀丸可治「十種蠱病」。
    • 風痹:指風邪侵襲經絡導致的肢體麻木、疼痛等症狀。《証治準繩‧女科》和《奇效良方》皆提到紫菀丸可治「十二種風,頑痹不知年歲」、「一切風及無孕婦人身上頑麻,狀如蟲行,四肢俱腫」。
    • 精神情志疾病:《証治準繩‧女科》和《奇效良方》提到紫菀丸可治「夢與鬼交,頭白多屑,或哭或笑,如鬼魅所著」、「小兒驚癇,大人癲狂」等精神情志疾病。
    • 心痛、脅痛:《聖濟總錄》提到紫菀丸可治「肝心痛連兩脅。不得太息」、「治兩肋連心及肩痛。乍發乍止」。

治療原理分析

從上述古方記載可以看出,紫菀丸的應用範圍極廣,這與其複雜的藥物組成和多樣的藥物功效有關。以下從中醫理論角度分析其治療原理:

  1. 宣肺止咳平喘: 紫菀是方中的主藥,具有良好的宣肺止咳、化痰平喘功效,針對肺氣不宣、痰濕阻肺導致的咳嗽、喘息等症狀有顯著療效。其他如款冬花、杏仁、五味子、桔梗等藥物也具有止咳化痰的功效,協同紫菀加強療效。
  2. 活血化瘀通經: 茜草根是方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活血調經、涼血止血的功效。配合川芎、當歸等活血藥物,可以有效改善血瘀引起的痛經、月經不調等婦科疾病,以及吐血、咯血等出血症狀。
  3. 行氣止痛: 方中包含多種行氣藥物,如吳茱萸、厚朴、柴胡、枳殼等,這些藥物具有疏肝理氣、行氣止痛的功效,可以有效緩解肝氣鬱結導致的脅痛、心痛,以及氣機不暢導致的腹痛、腹脹等症狀。
  4. 溫陽散寒: 方中包含多種溫熱藥物,如乾薑、桂枝、川烏、蜀椒、巴豆等,這些藥物具有溫陽散寒、溫經通絡的功效,可以有效治療寒邪侵襲導致的各種疾病,如風寒咳嗽、寒痹、腹痛等。
  5. 燥濕化痰: 方中包含多種燥濕化痰藥物,如半夏、皂莢、茯苓等,這些藥物具有燥濕化痰、健脾利水的功效,可以有效治療痰濕內阻導致的咳嗽、嘔吐、水腫等症狀。
  6. 補益氣血: 方中包含人參、甘草等補益藥物,具有補益氣血、扶正固本的功效,可以有效提高機體抵抗力,改善虛弱體質。

總體而言,紫菀丸是一個組方複雜、功效多樣的方劑,其治療原理涵蓋了宣肺、化痰、止咳、平喘、活血、化瘀、通經、行氣、止痛、溫陽、散寒、燥濕、補益等多個方面。通過多種藥物的協同作用,紫菀丸可以有效治療多種疾病,尤其是呼吸系統疾病、消化系統疾病和婦科疾病。然而,由於其藥物組成複雜,且包含一些有毒性的藥物,如巴豆,因此其具體應用還需根據患者的具體病情和體質,由專業中醫師辨證施治。

傳統服藥法


紫菀半兩,桔梗(銼,炒)半兩,白朮半兩,木香半兩,當歸(切,焙)半兩,鬱李仁(湯浸,去皮,炒)3分,桂(去粗皮)3分。
上為末,煉蜜為丸,如小豆大。
每服20丸,空腹、食前以檳榔湯送下。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相關疾病


氣喘心絞痛陰道炎肺結核胰臟炎霍亂大便秘結白帶胃及十二指腸炎百日咳心肌梗塞肺性心臟病心包炎心肌炎低血壓慢性喉炎和喉氣管炎支氣管炎肺氣腫慢性腎衰竭痢疾

相同名稱方劑


紫菀丸, 出處:《雞峰》卷十。 組成:真紫菀、茜根各等分。 主治:吐血、咯血、嗽血。

紫菀丸, 出處:《雞峰》卷十一。 組成:紫菀1兩,半夏曲半兩,阿膠半兩。 主治:肺胃勞傷,痰涎咳嗽。

紫菀丸, 出處:《普濟方》卷一八八引《指南方》。 組成:紫菀(去苗土枝梗)、五味子(炒)各等分。 主治:吐血後咳血。

紫菀丸, 出處:《普濟方》卷二二八引《指南方》。 組成:紫菀、官桂、五味子各等分。 主治:虛勞咳嗽喘急,唾如濃涕,漸漸瘦弱。

紫菀丸, 出處:《雞峰》卷十一。 組成:人參3分,紫菀3分,附子3分,款冬花3分,橘皮3分,半夏3分,杏仁3分,細辛半兩,甘草半兩,乾薑半兩,桂半兩。 主治:咳嗽。

紫菀丸, 出處:《聖惠》卷二十七。 組成:紫菀3分(去苗土),前胡1兩(去蘆頭),麥門冬1兩半(去心,焙),桔梗半兩(去蘆頭),鱉甲1兩半(塗醋,炙令黃,去裙襕),白芍藥3分,貝母半兩(煨微黃),百合3分,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主治:虛勞咳嗽,胸膈不利,骨節疼痛,飲食無味。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