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元秘方

三元秘方

SAN YUAN MI FANG | 更多圖表

方劑配方組成

熱性指數

0

寒性指數

47

熱/寒比例

極寒 (0.02)

複方歸經比例

肝經 100%
肝經

最後更新日:2025-07-24

方劑組成解釋

三元祕方中加入茜草根,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活血化瘀:茜草根味苦性寒,入心、肝經,具有活血化瘀、涼血止血的功效。其能促進血液循環,改善血瘀狀態,有助於解決因氣血運行不暢引起的各種病症。
  2. 清熱解毒:茜草根亦有清熱解毒之效,可用於治療熱毒血瘀引起的各種疾病,例如癰腫、瘡瘍、跌打損傷等。其清熱解毒的功效,可配合其他藥材,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傳統古代功效主治分析

三元秘方主要針對痘疹(如天花、麻疹等)的急重症候,尤其適用於以下三種病況:

  1. 痘疹標點稠密無縫,如蠶種者:指痘疹密集如蠶卵,疹點無法分辨間隙,屬毒邪熾盛、氣血壅滯之象。
  2. 發熱一日即出者:痘疹未經典型發熱階段便迅速外發,提示邪毒來勢急迫,正氣未能逐邪透表。
  3. 一齊擁出者:疹點短時間內大量湧現,可能導致氣陰耗傷,甚至熱毒內陷。

此方功效重在涼血透疹、解毒疏風,配合酒煎以助藥力外達,並透過「慢餵」之法,避免藥力過猛損傷氣血。


組成邏輯與治療原理

藥物核心作用

  1. 茜根(3錢)

    • 性味苦寒,入肝經,能涼血止血、活血散瘀
    • 針對痘疹「血熱壅滯」之病機,既清血分伏熱,又防疹毒瘀結不散。
  2. 芫荽子(5錢)

    • 辛溫香竄,可透疹解表、疏風散邪
    • 其發表之力,助痘疹從肌表透發,避免邪毒內陷。與茜根寒溫相配,既清熱又透邪。
  3. 荔枝(4枚)

    • 甘溫補益,能養血生津、緩和藥性
    • 防茜根、芫荽子過於辛散寒涼而耗氣傷陰,兼補痘疹耗損之營血。
  4. 鎖鎖葡萄(加減用)

    • 若痘疹「不起」(透發不暢),加此藥以助氣血外托。其甘平之性可益氣透邪,類似現代葡萄乾的滋養作用。

配伍思路

  • 清透並行:茜根清血熱,芫荽子透表邪,一清一透,解除痘疹「熱毒內蘊、外發不暢」的矛盾。
  • 補瀉兼施:荔枝甘潤調和,防攻邪傷正,符合兒科「稚陰稚陽」之體需求。
  • 酒煎強化藥效:酒性溫通,助藥力速達肌表,促進疹毒外透;服時兌水解其燥烈,減輕對小兒腸胃刺激。

治療原理

此方透過涼血解毒、疏風透表、調和氣血三法,使痘疹毒邪從血分透達肌表,避免內陷生變。服後「色轉熱退」即氣血漸和、熱毒得泄之徵,後續可視情況補益虛損。此外,強調飲食清淡(乳、素粥),減少脾胃負擔,確保藥力專一。

劑量調整邏輯

「五歲兒為基準,每歲加之」體現中醫兒科用藥的年齡遞增原則,符合小兒氣血隨年齡增長而漸充的生理特點。

傳統服藥法


茜根3錢,芫荽子5錢,荔枝4枚。
痘疹如不起,加鎖鎖葡萄1錢5分。
好酒1鐘,煎至5分,候冷,用半盞,和入熟水半盞。時時慢慢餵之,2日服盡,次再用水煎之,如前慢餵。此就五歲兒份量,每歲加之。服後色轉熱退。可補則補之。
服藥後,不可雜食他物,只能吃乳,大者只能吃素粥。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相關疾病


麻疹

相同名稱方劑


三元秘方, 出處:《痘疹仁端錄》卷十三。 組成:茜根3錢,芫荽子5錢,荔枝4枚。 主治:痘疹標點稠密無縫,如蠶種者,或發熱一日即出者,或一齊擁出者。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