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制吹鼻通關散

自制吹鼻通關散

ZI ZHI CHUI BI TONG GUAN SAN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15

寒性指數

17

熱/寒比例

偏寒 (0.88)

複方歸經比例

肺經 25%
大腸經 18%
肝經 14%
心經 12%
胃經 7%
腎經 7%
膽經 7%
脾經 7%
肺經
大腸經
肝經
心經
胃經
腎經
膽經
脾經

最後更新日:2025-07-24

方劑組成解釋

吹鼻通關散中加入皁莢,主要基於其以下兩方面作用:

1. 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皁莢性寒,味苦,入肺、脾經,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之效。對於鼻腔炎症、鼻塞、流涕等症狀,皁莢能起到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作用,有助於改善鼻腔炎症。

2. 通竅開竅:皁莢具有通竅開竅之效,能疏通鼻腔,促進鼻腔分泌物排出,有助於緩解鼻塞、鼻涕倒流等症狀。

因此,吹鼻通關散中加入皁莢,能夠起到清熱解毒、消腫止痛、通竅開竅的作用,對於鼻腔炎症、鼻塞、流涕等症狀有一定的治療效果。

「自制吹鼻通關散」中加入絲瓜子,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清熱解毒,利咽通竅:絲瓜子性寒,味甘,入肺經,具清熱解毒、利咽通竅之效。對於因熱毒上攻引發的鼻塞、流涕、咽喉腫痛等症狀,絲瓜子能起到清熱解毒、疏通鼻竅的作用。
  2. 潤肺化痰,消腫止痛:絲瓜子含有豐富的營養成分,能滋潤肺燥,化痰止咳,並能消腫止痛,對於鼻腔黏膜腫脹、疼痛等症狀,也有一定的緩解作用。

「細辛」作為「自制吹鼻通關散」中的一味藥材,其入藥的用意主要在於:

  1. 辛溫通竅: 細辛味辛性溫,入肺經,具有通鼻竅、散風寒之效。對於因風寒侵襲所致的鼻塞不通、流涕清稀等症狀,細辛能溫散寒邪,使鼻竅通暢。
  2. 祛風止痛: 細辛亦能祛風止痛,對於鼻腔內疼痛、鼻淵、鼻鼽等症,細辛可起到一定的緩解作用。

因此,「細辛」在「自制吹鼻通關散」中扮演着溫經散寒、通竅止痛的重要角色,其辛溫之性有助於改善因風寒引起的鼻部不適症狀。

蟾酥(Toad Venom)是中醫中一種珍貴的藥材,主要來源於蟾蜍的分泌物。其性味辛熱,具有解毒、散瘀、通絡的功效。在自制的吹鼻通關散中,蟾酥的加入可以增強方劑的通暢功能,特別是在鼻塞或呼吸道不適的情況下。蟾酥具有顯著的解毒作用,對於由外界病邪引起的鼻部阻塞、炎症等情況,可以促進血液循環,緩解症狀。

此外,蟾酥還能夠激活機體的免疫系統,提高對外來病原微生物的抵抗能力,從而在防治呼吸道感染方面也有一定的輔助效果。然而,蟾酥的使用需謹慎,劑量不當可能引起中毒,因此應在專業指導下使用。綜合來看,蟾酥的特性使其在通鼻效果上具有較強的療效,對於改善鼻道通暢有積極的作用。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一、傳統古代功效主治分析

此方劑名為「自制吹鼻通關散」,屬外治吹鼻法,專攻氣機閉塞所致之急症。其主治明確指向三類病症:

  1. 雙單乳蛾(即扁桃體腫大或化膿,單側或雙側發病):多因風熱或肺胃火毒上攻,氣血壅滯於喉。
  2. 喉閉牙緊(咽喉腫塞、牙關緊閉):常見於熱毒內熾或痰濁壅阻,氣道不通,甚則痙搐。
  3. 各種氣閉:泛指氣機驟然閉塞之證,如中惡、痰厥等突發神昏口噤。

此方以「通關開竅」為核心,利用藥物辛烈之性刺激鼻竅,反射性宣通肺氣、鬆弛喉肌,達到急救效果。

二、組成邏輯及治療原理

(一)藥物配伍分析

  1. 豬牙皂角(君藥)

    • 性味辛咸溫,具強烈刺激性,傳統用於「通竅搜痰」。
    • 外用吹鼻可引嚏,通過神經反射宣通肺氣、鬆弛喉部痙攣,屬「開門逐邪」之法。
  2. 絲瓜子(臣藥)

    • 經炙乾存性後,其性轉溫,能化痰散結。現代研究示其含皁苷成分,可協同皂角加強刺激黏膜作用。
    • 與皂角同炙,減其寒滑之性,專用於消喉間痰熱壅結。
  3. 北細辛(佐藥)

    • 辛溫走竄,擅「通絡開閉」。其揮發油(甲基丁香酚)能局部麻醉並擴張血管,緩解喉部水腫。
    • 助皂角穿透鼻黏膜,引藥上行。
  4. 乾蟾酥(佐藥)

    • 辛溫有毒,功擅解毒消腫、強心開竅。所含蟾毒配基可刺激黏膜並興奮中樞,用於重症喉閉。
  5. 大梅片(冰片)(使藥)

    • 辛涼芳香,能散鬱火、透關竅。其快速滲透性可引諸藥直達病所,兼緩和皂角、蟾酥之烈性。

(二)製法與給藥途徑

  • 文火炙乾存性:保留皂角、絲瓜子藥性,去除燥烈之弊,專注通竅。
  • 吹鼻給藥:鼻為肺竅,與咽喉經絡相連(手太陰肺經「循喉嚨」)。刺激鼻黏膜可反射性調節喉部肌肉張力,改善氣道阻塞。

(三)治療原理推導

此方通過兩種途徑起效:

  1. 局部刺激反射:皂角、細辛等引發噴嚏,藉由鼻-肺-喉神經反射弧,解除喉肌痙攣。
  2. 藥理直接作用:冰片、蟾酥抑制炎症反應,減輕扁桃體腫脹;細辛擴張局部微循環,促進毒素代謝。

三、整體方義

全方以「辛香走竅、痰瘀並治」為綱,融豁痰、解毒、通絡於一體。針對急症氣閉,避開內服緩不濟急之弊,直取外治捷徑。其效迅捷,正合「急則治標」之旨。

傳統服藥法


豬牙皂角1兩(打碎),絲瓜子1兩2錢,北細辛3錢,乾蟾酥5分。
開喉閉,消喉蛾,松牙緊。
先將牙皂、絲瓜子用新瓦文火炙乾存性。共為細末,再加上好大梅片6分,杵勻。
瓷瓶收貯吹鼻用。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宜在醫師指導下使用,孕婦慎用。

相關疾病


牙齦腫脹痛扁桃腺炎乳腺炎乳房腺體瘤慢性鼻炎打噴嚏

相同名稱方劑


自制吹鼻通關散, 出處:《喉科心法》卷下。 組成:豬牙皂角1兩(打碎),絲瓜子1兩2錢,北細辛3錢,乾蟾酥5分。 主治:吹鼻連連得嚏,喉閉能開,喉蛾能消,牙緊亦松。主治:雙單乳蛾,喉閉牙緊,各種氣閉。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