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柳湯

TAO LIU TANG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聖惠》卷十七

方劑配方組成

熱性指數

0

寒性指數

47

熱/寒比例

極寒 (0.02)

複方歸經比例

肝經 50%
胃經 50%
肝經
胃經

最後更新日:2025-01-23

方劑組成解釋

桃柳湯中包含柳枝,主要是利用其清熱解毒、利水消腫的功效。

柳枝性味苦寒,入肝、膀胱經,具有清熱利濕、解毒消腫的作用。其寒性可清泄肝火,利水消腫,對於熱毒壅盛、濕熱內蘊所致的各種病症,如目赤腫痛、咽喉腫痛、濕熱黃疸、水腫等,都有一定的療效。

因此,桃柳湯中加入柳枝,不僅可以增強清熱解毒之力,還可以促進水液代謝,消散腫脹,達到治療疾病的效果。

主治功效


桃柳湯主治功效分析

古方記載與分析

桃柳湯在多個醫學典籍中被提及,主要用於治療以下病症:

  1. 小兒疳疾(疳蟲): 這是桃柳湯最主要且被反覆強調的功效。在《聖濟總錄》、《幼幼新書》、《証治準繩‧幼科》等多部醫書中,都有關於桃柳湯用於治療小兒疳疾的記載。這些古籍描述疳疾的症狀包括:

    • 身體消瘦,毛髮乾枯
    • 口鼻發癢
    • 不欲飲食,或腹痛
    • 大便異常(下痢)

    治療原理: 古籍認為疳疾是由於體內有“疳蟲”作祟。桃柳湯通常與其他藥物配伍使用,如夜明砂、麝香、蘆薈、使君子、胡黃連等,這些藥物多具有殺蟲、消積的作用。而桃柳湯本身則用於“浴兒”,即外洗。古籍認為,通過桃柳湯洗浴,可以使疳蟲從體內排出,常見的描述是“以青衣蓋,當有蟲出”。

  2. 傷寒、瘟疫、時氣: 《是齋百一選方》中提到桃柳湯可與特定藥方(五倍子、大戟、山慈菇、續隨子、麝香等)同用治療傷寒、瘟疫等外感熱病。症狀包括:

    • 心悶,狂言亂語
    • 胸膈壅滯
    • 邪毒未發
    • 山嵐瘴氣

    治療原理: 此處桃柳湯可能起到輔助發汗解表、清熱解毒的作用,與方中其他藥物協同,驅除外邪。

  3. 癰疽發背: 《是齋百一選方》中記載,桃柳湯與特定藥方同用,可用於治療癰疽發背未破之時,具有止癢消腫的作用。

    治療原理: 此處桃柳湯可能發揮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作用。

  4. 瘧疾: 《是齋百一選方》提到桃柳湯可與特定藥方同用治療瘧疾。

    治療原理: 此處桃柳湯可能起到輔助截瘧的作用。

  5. 其他病症: 《是齋百一選方》還提及桃柳湯可與不同藥物配伍,用於治療急中、顛邪、蛇犬蜈蚣傷、牙痛、湯火傷、打撲傷損、頭痛、癇疾、中風口噤等。但這些應用的具體機理尚不明確,需要進一步研究。

總結

綜合以上分析,桃柳湯在古代主要應用於小兒疳疾的治療,通過外洗的方式,配合其他殺蟲藥物,達到驅除疳蟲的目的。此外,桃柳湯還可與不同藥物配伍,用於治療外感熱病、癰疽、瘧疾等,可能發揮輔助發汗解表、清熱解毒、消腫止痛、截瘧等作用。然而,由於古籍記載的局限性,桃柳湯在其他病症中的應用機理尚不清楚,有待進一步研究。

格式說明:

  • 以標題、副標題組織內容。
  • 以列表形式展現病症和症狀。
  • 以加粗字體強調重點。
  • 分段落進行分析。
  • 使用繁體中文撰寫。

傳統服藥法


桃枝並葉5斤(細銼),柳枝並葉5斤(細銼)。
以水一碩,煮取七斗,去滓,帶熱,避風處淋浴。浴後於密室中刺頭並眼後兩邊及舌下。血斷,以鹽末塗針處,便宜服葛豉粥。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相關疾病


頭痛小便顏色偏黃原發性高血壓高血壓性心臟病高血壓性腎臟病

相同名稱方劑


桃柳湯, 出處:《聖惠》卷十七。 組成:桃枝并葉5斤(細銼),柳枝并葉5斤(細銼)。 主治:熱病1日,身體壯熱,頭痛,骨肉痠楚,背脊強,口鼻手足微冷,小便赤黃。小兒疳蟲。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