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木香粗散」方劑中包含「木香」,主要原因有二:
- 疏肝理氣:木香味苦性溫,入脾、胃、肝經,具有行氣解鬱、燥濕止瀉的功效。方中以木香疏肝理氣,可緩解肝氣鬱結,促進脾胃氣機運化,改善胸脅脹滿、脘腹疼痛等症狀。
- 健脾消食:木香亦能燥濕健脾,對於脾胃虛弱、飲食不消、脘腹脹滿等病症有輔助治療作用。配合方中其他藥物,可增強脾胃消化功能,改善食慾不振、腹脹等症狀。
木香粗散方中加入訶子,主要是利用其收斂止瀉、固澀止汗的功效。
訶子味酸澀,性平,歸脾、胃、大腸經。其收斂作用能固澀腸胃,減少腹瀉。同時,訶子還具有收斂汗腺,減少汗液分泌的作用,有助於治療因脾虛氣弱所致的汗多、腹瀉等症狀。
因此,在木香粗散方中加入訶子,可以加強其止瀉、固澀、止汗的療效,達到治療脾虛泄瀉、汗多等症狀的目的。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 [木香粗散] 主治功效分析
中藥方劑 [木香粗散] 由木香和訵子兩味藥組成。其古代主治為「大便不通」。
主治功效分析:
主要功效:
- 行氣止痛
- 健脾消食
- 降逆化痰
- 和胃安胎
治療原理分析:
針對「大便不通」這一主治,[木香粗散] 的治療原理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理解:
木香:行氣導滯,通腑泄熱
木香辛溫香竄,其主要功效在於行氣。氣機通暢則能推動腸道蠕動,改善大便不通的症狀。同時,木香亦有溫中散寒,健脾消食的作用,有助於改善脾胃運化功能,從而促進排便。對於因氣滯導致的大便不通,木香尤為有效。
訵子: 降逆化痰,和胃安胎
這裡的“訵子”應為梔子,在古文中,二者常通用。梔子苦寒,入心、肺、胃經。雖然方劑中未直接強調其瀉下通便的作用,但其主要功效為瀉火除煩,清熱利濕,涼血解毒。對於熱結便秘,或因濕熱蘊結導致的排便困難,梔子能夠清瀉熱邪,通利濕濁,進而改善便秘的症狀。
綜合分析:
[木香粗散] 中木香與梔子,一溫一寒,一氣一行,一升一降,互相配合。木香行氣導滯,通腑泄熱,促進腸道蠕動;梔子清熱利濕,涼血解毒,消除熱結濕阻。兩藥合用,可以有效緩解因氣滯、熱結、濕阻等原因導致的大便不通。
總結:
[木香粗散] 通過木香行氣通便、梔子清熱利濕,達到治療大便不通的目的。其藥味簡單,但配伍精妙,體現了中醫辨證論治的精髓。
註: 古文內容中僅提及了方劑名稱及之前一段內容,對 [木香粗散] 本身的記載並不足夠詳細,因此以上分析主要基於藥物組成和古代主治進行的推測。更完整的理解還需要結合更多古籍資料和臨床實踐經驗。
傳統服藥法
木香、訶子(煨取皮)各等分。
上為粗末。
每半錢或1錢,水煎去滓,放溫時服。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木香粗散, 出處:《衛生總微》卷十六。 組成:木香、訶子(煨取皮)各等分。 主治:大便不通。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