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連膽丸中加入黃連,是因其具有清熱瀉火、燥濕止瀉的功效。
黃連味苦寒,入心、胃、大腸經,可清瀉心胃之火,並能燥濕止瀉。連膽丸主治濕熱蘊結所致的膽囊炎、膽石症,黃連在此方中起到清熱瀉火,利濕退黃的作用,與其他藥物共同發揮療效,達到治療目的。同時,黃連也能抑制細菌生長,有助於緩解炎症反應,進一步促進病症的緩解。
連膽丸中加入天花粉,主要基於其清熱解毒、利濕消腫的功效。
天花粉味甘性寒,入肺、胃經,具有清熱生津、利濕消腫、解毒止渴的功效。連膽丸主治濕熱蘊結、膽汁瘀滯所致的脅痛、黃疸、發熱、口苦、納呆等症。天花粉的清熱利濕功效,可以幫助清除體內濕熱,並促進膽汁分泌,從而緩解膽道炎症,改善肝膽功能,達到治療目的。
連膽丸中加入烏梅,主要基於其以下兩點藥理作用:
- 斂肝止瀉:烏梅味酸,性澀,入肝、脾、大腸經,具有收斂肝氣、固澀止瀉的功效。連膽丸常用於治療肝膽濕熱所致的腹痛、泄瀉,烏梅能收斂肝氣,防止脾胃氣虛,進一步緩解腹瀉症狀。
- 生津止渴:烏梅味酸,甘,能生津止渴,並能緩解肝膽濕熱引起的口苦、咽乾等症狀。連膽丸中加入烏梅,不僅能幫助止瀉,還能緩解患者因濕熱所致的不適症狀,提高療效。
連膽丸中加入蓮子,主要基於其以下兩點藥性:
- 清心安神: 蓮子性平味甘,入心、脾經,具有清心安神、益腎固精的功效。連膽丸主要用於治療膽囊炎、膽石症等,而這些疾病常常伴隨着心煩易怒、失眠多夢等症狀。蓮子可以清心安神,改善患者的情緒和睡眠,減輕病情。
- 健脾止瀉: 蓮子亦有健脾止瀉之效。膽囊炎、膽石症患者常有食慾不振、腹瀉等症狀,蓮子可以健脾益氣,改善消化功能,減輕腸胃負擔。
總體而言,連膽丸中加入蓮子,不僅可以起到清心安神的作用,更能健脾止瀉,改善患者的整體狀況,提高藥效。
連膽丸中添加杏仁,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 潤肺止咳: 杏仁味苦甘,性溫,入肺經,具有潤肺止咳、降氣平喘的作用。對於因燥熱引起的咳嗽、痰多、喘息等症狀,杏仁能起到滋潤肺部,化痰止咳的效果。
- 宣肺通絡: 杏仁還具有宣肺通絡的作用,能促進肺氣流通,利於痰液排出。連膽丸治療膽道疾病,常伴有氣滯血瘀、胸悶氣短等症狀,杏仁的宣肺通絡作用有助於改善這些症狀,促進膽汁排泄,達到疏肝利膽的目的。
主治功效
連膽丸主治功效分析
根據古文記載,連膽丸主要用於治療小兒五疳,特別是五疳之中的危證與死證。
五疳危證分析
- 疳干: 五臟俱不平,表現為舌乾多啼 (心疳)、乾啼且眼不轉睛 (肝疳)、搭口癡眼且口乾作渴 (脾疳)、聲焦皮燥且大便乾結 (肺疳)、身熱肢冷且小便乾澀 (腎疳)。若五干俱見,身上粟生,色斑黑者,為必死之證。
- 疳渴: 臟中宿有疳氣,加上乳母飲食不節,導致小兒心肺壅熱,表現為白天煩渴多飲,不思飲食,夜間渴止。若飲水不止且舌黑,則為死證。
- 疳癆: 表現為骨蒸、五心潮熱、盜汗、咳嗽、泄瀉、肚硬如石、面色如銀,為不治之證。
治療原理
連膽丸的組成為:黃連(豬膽汁浸)、天花粉、烏梅、蓮子、杏仁。其治療原理可從以下幾方面分析:
- 清熱燥濕: 黃連苦寒,擅長清熱燥濕,是方中主藥,直折五臟之熱邪。豬膽汁苦寒,增強黃連清熱解毒之力,並能清肝明目。
- 滋陰降火、潤肺化痰: 天花粉甘寒,能滋陰降火、潤肺化痰,針對疳渴、疳癆的陰虛燥熱之證。
- 收斂生津: 烏梅酸澀,能收斂固精、生津止渴,緩解疳渴的症狀。
- 補益脾腎、養心安神: 蓮子甘平,能補脾益腎、養心安神,針對五臟俱病的疳干,扶正固本。
- 止咳平喘、潤腸通便: 杏仁苦溫,能止咳平喘、潤腸通便,改善肺疳、疳癆的咳嗽、便秘等症狀。
綜上,連膽丸以清熱燥濕為主,兼顧滋陰潤燥、收斂生津、補益脾腎、止咳平喘,通過多途徑針對五疳的病機,達到治療效果。特別是針對五臟俱病的疳干、心肺壅熱的疳渴,以及出現部分疳癆症狀的患兒,連膽丸能發揮較好的療效。不過,對於已發展至疳癆晚期,或出現嚴重併發症的患兒,則難以救治。
總結
連膽丸是一個針對小兒五疳的古方,其藥物組成針對五疳的病機,從多方面入手進行治療。雖然古文指出部分危重證候為不治之證,但連膽丸仍能在一定程度上緩解症狀,改善病情。其對於早期、輕中度的五疳患兒,具有較好的治療價值。
傳統服藥法
黃連5錢(豬膽汁浸),瓜萎根2錢,烏梅2錢,蓮肉2錢,杏仁2錢。
上為末,牛膽汁浸糕為丸,如麻子大。
每服5丸,烏梅、薑、蜜煎湯送下。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連膽丸性味苦寒,脾胃虛寒者慎用。
- 連膽丸不宜長期服用,以免傷陰耗氣。
- 連膽丸服用後可能會出現口乾、舌燥、便秘等副作用,如果出現這些症狀,應立即停藥並諮詢醫生。
相同名稱方劑
連膽丸, 出處:《醫學入門》卷六。 組成:黃連5錢(豬膽汁浸),瓜萎根2錢,烏梅2錢,蓮肉2錢,杏仁2錢。 主治:小兒五疳。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