蔞連丸

蔞連丸

LOU LIAN WAN | 更多圖表

方劑配方組成

熱性指數

0

寒性指數

30

熱/寒比例

極寒 (0.03)

複方歸經比例

胃經 25%
心經 12%
大腸經 12%
肝經 12%
膽經 12%
脾經 12%
肺經 12%
胃經
心經
大腸經
肝經
膽經
脾經
肺經

最後更新日:2025-07-24

方劑組成解釋

蔞連丸方劑中包含天花粉,乃因其具有清熱解毒、利咽消腫之效。

天花粉為瓜科植物栝樓的根,性寒味甘,入肺、胃經。其清熱解毒之性可有效針對咽喉腫痛、口乾舌燥等症狀,而利咽消腫之效則可緩解咽喉炎、扁桃體炎等疾病。

蔞連丸整體功效為清熱解毒、利咽消腫,而天花粉的藥性與方劑主治相符,因此成為方劑的重要組成部分。

蔞連丸中包含黃連,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清熱燥濕,瀉火解毒: 黃連味苦性寒,入心、胃、肝、膽經,具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之功效。蔞連丸以清熱燥濕、瀉火解毒為主,而黃連正是此方劑中重要的清熱解毒藥物,可有效控制炎症反應,降低體內熱毒。
  2. 配伍增效: 黃連與蔞連丸中的其他藥物,如蔞、連翹等,相輔相成,互相增效。黃連的苦寒之性,可抑制其他藥物的寒涼之性,避免過寒傷正,同時也能更好地發揮其他藥物的功效,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蔞連丸」分析

一、傳統古代功效主治

《蔞連丸》主治「消渴」,即現代醫學中的糖尿病或類似以多飲、多食、多尿為主要表現的疾病。此方以清熱生津、瀉火止渴為核心,針對體內熱盛傷津所致的消渴症狀。

二、組成邏輯與治療原理

  1. 栝蔞根(天花粉)

    • 性味功效:甘、微苦,寒。歸肺、胃經,具清熱生津、潤燥止渴之效。
    • 作用分析
      天花粉擅長清肺胃之熱,滋養陰液,尤其適用於熱病傷津或陰虛內熱的消渴證。其甘寒質潤的特性可直接補充津液,緩解口乾舌燥。
  2. 黃連

    • 性味功效:苦,寒。歸心、肝、胃、大腸經,具清熱燥濕、瀉火解毒之效。
    • 作用分析
      黃連苦寒降瀉,能清中焦濕熱,尤擅瀉心胃之火。消渴病機中常見胃火熾盛或心火亢盛,黃連可直折火勢,防止火熱進一步耗傷陰津。
  3. 麥門冬汁(輔助配伍)

    • 性味功效:甘、微苦,微寒。歸心、肺、胃經,養陰潤肺、益胃生津。
    • 作用分析
      麥門冬汁作為丸劑黏合劑,兼顧輔助療效。其甘寒滋陰特性可加強天花粉的生津作用,同時緩和黃連的苦燥之性,避免過度傷陰。

三、方劑配伍邏輯

  • 「清熱生津」與「瀉火存陰」並行
    天花粉與黃連一潤一燥,相輔相成。天花粉補津液之不足,黃連瀉火熱之有餘,共奏清熱生津、調和陰陽之效。
  • 標本兼治
    針對消渴「本虛標實」(陰虛為本、火熱為標)的病機,此方以黃連治標(瀉火)、天花粉治本(生津),麥門冬汁調和藥性,形成協同作用。

四、延伸推理

此方可視為「清熱劑」與「補陰劑」的簡化組合,適用於熱盛為主、陰傷為次的消渴早期階段。若病程日久、陰虛嚴重,可能需加配生地、山藥等滋陰固本之品。

傳統服藥法


栝蔞根、黃連。
上為細末,研麥門冬取自然汁,和藥為丸,如綠豆大。
每服15-20丸,熟水吞下。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蔞連丸, 出處:《百一》卷十二。 組成:栝蔞根、黃連。 主治:消渴。

蔞連丸, 出處:《簡易方》引《衛生方》(見《醫方類聚》卷一二五)。 組成:黃連(去須)、瓜蔞(連瓤)各等分。 主治:消渴,小便頻數滑如油。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