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神靈枯藥膏
SHEN LING KU YAO GAO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醫方類聚》卷一八三引《脩丹魯般經》
熱性指數
寒性指數
熱/寒比例
極寒 (0.10)複方歸經比例
最後更新日:2025-07-24
方劑組成解釋
「神靈枯藥膏」方劑中加入白礬,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收斂止癢: 白礬性寒收斂,能有效止癢消腫,對於濕疹、皮炎等皮膚病引起的瘙癢,有明顯緩解作用。
- 燥濕殺菌: 白礬具有燥濕殺菌的功效,能抑制細菌和真菌的生長,有助於治療濕疹、癬症等皮膚病。
白礬的使用需謹慎,因其具有一定的毒性,需在醫師指導下使用,避免過量或長期使用。
「神靈枯藥膏」方劑中含有「硃砂」,其主要原因如下:
- 鎮心安神: 硃砂性寒,入心經,具有鎮心安神、清熱解毒的功效,可治療心神不寧、失眠、驚悸等症狀。古人認為心神不安是許多疾病的根源,因此藥方中使用硃砂以安定心神,達到治療目的。
- 外用止痛: 硃砂亦有外用止痛的作用,可治療跌打損傷、骨折、皮膚潰瘍等症狀。由於硃砂具有較強的毒性,因此在使用時需謹慎,一般以研末外敷為主,不宜內服。
「神靈枯藥膏」方劑中使用樟腦,主要是利用其 辛溫通竅、止痛消腫 的功效。
樟腦具有 疏風散寒、活血止痛 的作用,可有效 緩解疼痛、消炎止癢,對於風寒濕邪引起的疼痛,以及跌打損傷、皮疹濕疹等症狀,都有不錯的治療效果。
此外,樟腦還有 清涼止癢、殺菌止癢 的功效,對於皮膚病引起的瘙癢和疼痛,也能起到一定的緩解作用。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傳統古代功效主治分析】
此方劑「神靈枯藥膏」主治「痔漏」,古籍所載「痔漏」多指痔瘡潰瘍、瘻管久不癒,伴隨腫痛、滲液或出血等症狀。方中強調使用後「黃水出盡,自然焦黑,十日半月可安」,推測其機理為:
- 腐蝕斂瘡:以煅後白礬(枯礬)為主,搭配毒性強烈的「白腦子」(人言,即砒霜),通過局部腐蝕作用使痔核壞死脫落,並藉枯礬收濕斂瘡之力,減少潰瘍滲液。
- 殺蟲止癢:樟腦、朱砂外用可抑制局部濕瘡癢痛,傳統認為痔漏日久或伴「蟲蝕」,此類藥物能緩解不適。
- 防腐生肌:朱砂兼有輕微防腐之效,蜜或津液調膏可緩和峻藥刺激性,避免過度損傷周邊組織。
【組成與方義邏輯推理】
白腦子(砒霜):
- 毒性峻烈,古代用於腐蝕瘜肉痔核,其煅制後部分砷化合物轉化為砷氧化物,局部應用可促使組織壞死,但需嚴格控制劑量。此方僅用1錢,且強調「毒盡從煙去」,可能透過煅燒降低毒性,保留腐蝕功效。
白礬(煅後為枯礬):
- 生礬清熱解毒,煅後收濕斂瘡力更強,與砒霜共煅,可能形成複合物質(如砷酸鋁),緩解砒霜的擴散毒性,集中作用於患處。
朱砂:
- 性寒能清熱,外用可抑菌防腐,其色紅入血分,傳統認為能「鎮心安神」,或緩解痔瘡疼痛引起的煩躁不安。
樟腦:
- 辛香走竄,能透皮止癢、消腫止痛,現代研究顯示其具輕微麻醉與抗菌作用,輔助緩解痔瘡腫痛不適。
【治療原理總述】
此方屬「外用腐蝕斂瘡法」,透過劇毒藥物(砒霜)與收斂藥(枯礬)的配伍,達到「去腐生新」效果:
- 腐蝕階段:砒霜破壞痔核血管與組織,枯礬固定病竈邊界,防止毒素過度吸收。
- 修復階段:朱砂、樟腦保護創面,減少感染風險,蜜或津液調和緩衝刺激性,促進瘡面癒合。
- 古人觀察「黃水出盡」為濕毒排出之象,「焦黑」則為痔核壞死標誌,符合「截根療法」思維,直接清除病竈。
【用藥特點】
- 煅製減毒:砒霜與白礬共煅,利用高溫分解部分毒性,亦可能生成新物質(如硫化砷)增強局部作用。
- 動靜結合:砒霜動而攻蝕,枯礬靜而收斂,一攻一守控制作用範圍。
- 引經佐使:以樟腦引藥透達,朱砂鎮靜安絡,蜜潤燥緩衝,體現外用方「峻藥緩施」的智慧。
此方反映了古代對痔漏「腐蝕-修復」的直觀治療邏輯,雖用藥峻猛,但透過炮製與調劑降低風險,符合「以毒攻毒」的傳統思維。
傳統服藥法
白腦子1錢(即人言),白礬4兩(2味煅),朱砂1錢(通明者),樟腦半錢(3味後入)。
上用銅鐵器,先將白腦子打碎為末在下,後用礬蓋在上,用文武火煅令乾,須是毒物煅之,毒盡從煙去,然後放在地上出火毒,連下後三味,卻為末,用蜜或自津液調。
用篦子調藥搭痔,每日3次。黃水出盡,自然焦黑,10日半月可安。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具有收斂止血的作用,孕婦慎用。
相同名稱方劑
神靈枯藥膏, 出處:《醫方類聚》卷一八三引《脩丹魯般經》。 組成:白腦子1錢(即人言),白礬4兩(2味煅),朱砂1錢(通明者),樟腦半錢(3味後入)。 主治:痔漏。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