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橘丸

SHEN JU WAN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19

寒性指數

6

熱/寒比例

(3.17)

複方歸經比例

脾經 42%
胃經 28%
肝經 14%
肺經 14%
脾經
胃經
肝經
肺經

最後更新日:2025-01-23

方劑組成解釋

神橘丸中包含神麴,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理氣和中:神麴性溫味甘,入脾胃經,具有理氣和中、消食健胃的功效。神橘丸中常以橘皮、陳皮等理氣之品為主,而神麴能輔助其理氣散結,促進脾胃運化,使藥效更加顯著。
  2. 消食化積:神麴能消食化積,對於食積停滯、脘腹脹滿等症狀有較好的改善作用。神橘丸中常用於治療食積胃脹、胸悶氣短等病症,神麴的加入可以加強其消食化積的效果,提升療效。

神橘丸中加入橘皮,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1. 理氣解鬱: 橘皮味辛、苦,性溫,入脾、肺經,具有理氣解鬱、燥濕化痰、止咳平喘的功效。其理氣解鬱之效,有助於疏通氣機,緩解胸悶、腹脹等症狀,並可促進血液循環,改善氣色。
  2. 化痰止咳: 橘皮能燥濕化痰,並可宣肺止咳,對於痰多咳嗽、氣喘等症狀具有良好的療效。配合神橘丸其他藥物,可增強其化痰止咳的效果,使患者更快恢復健康。

神橘丸方劑中加入蒼朮,主要基於其以下兩個原因:

  1. 燥濕健脾:蒼朮味辛、苦,性溫,入脾、胃經,具有燥濕健脾的功效。神橘丸主治脾胃濕困、脘腹脹滿、食少納呆等症,蒼朮可燥濕化痰,健脾開胃,改善脾胃運化功能,從根本上解決濕困問題。
  2. 祛風止痛:蒼朮還具有一定的祛風止痛作用。神橘丸中加入蒼朮,可輔助其他藥物,緩解因濕邪阻滯所致的疼痛症狀,如頭風、肢體疼痛等,進一步改善患者的整體狀態。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神橘丸」主治功效及治療原理分析

主治功效

根據古文記載,「神橘丸」主治:中脘宿食留飲,酸蜇心痛,口吐酸水

此方適用於因飲食不節,導致食物積滯於中脘(胃部),形成宿食,進一步產生痰飲停留,引發的一系列症狀。具體表現為:

  • 酸蜇心痛:指胃脘部有燒灼樣疼痛,如同被酸物刺激一般。
  • 口吐酸水:指胃酸反流至口中,口腔內出現酸味液體。
  • 中脘宿食留飲:「中脘」指胃部,「宿食」指停留未消化的食物,「留飲」指停滯的痰濕水飲。

治療原理

「神橘丸」的治療原理基於中醫的「消食導滯」、「理氣化痰」等法則。方中三味藥物協同作用,達到消除宿食、化解痰飲、緩解疼痛的效果。

  • 神麯:神麯為多種藥物與麵粉或麩皮混合後,經發酵而成。其性味甘、辛、溫,歸脾、胃經。具有調理脾胃、消食化積的功效。在本方中,神麯主要針對「宿食」發揮作用,能促進消化,消除食物積滯。此外,神麯還能健脾和胃,增強脾胃運化功能。
  • 橘皮:橘皮即陳皮,性味辛、苦、溫,歸脾、肺經。具有理氣健脾、燥溼化痰的功效。在本方中,橘皮主要針對「留飲」發揮作用。其理氣之功可促進氣機流通,使痰濕水飲得以運化;其燥溼之功可減少痰濕的生成。此外,橘皮還能健脾和胃,有助於消食化積。
  • 蒼朮:蒼朮性味辛、苦、溫,歸脾、胃經。具有發汗解表、祛風除溼的功效。在本方中,蒼朮輔助橘皮化痰除濕,加強祛除「留飲」的效果,以及能促進脾胃運化,對宿食留飲,酸蜇心痛,口吐酸水有一定的療效。

三藥合用,消食化積,理氣化痰,燥濕健脾,從而使宿食得消,痰飲得化,胃氣和降,酸蜇心痛、口吐酸水等症狀自然緩解。

總結:「神橘丸」以消食化積為主,兼以理氣化痰,針對宿食留飲導致的胃部不適,是一個療效確切的方劑。

古文內容分析

提供的古文內容主要有兩部分:

  1. 《簡明醫彀》引文:明確指出「神橘丸」的組成(神麯、橘皮、蒼朮)、劑型(神麯糊丸)、用法(薑湯送服)及主治功效(中脘宿食留飲,酸蜇心痛,口吐酸水)。
  2. 《簡明醫彀》提及「加味二陳湯」:作為相關方劑參考,並非「神橘丸」的組成部分。其適應症為「痰飲吐酸,頭眩,或食生冷,脾胃不和,加丁香九粒。」與「神橘丸」的主治有相似之處,但病機側重於痰飲。

由此可見,古文內容清晰地闡述了「神橘丸」的方劑信息和主治病症,為分析提供了依據。

傳統服藥法


神曲(炒)、橘皮、蒼朮各等分。
上為細末,神曲糊丸。
每服100丸,薑湯送下。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不宜長期服用。

相關疾病


消化不良心臟病心臟痛心絞痛胃潰瘍胃及十二指腸炎心肌梗塞肺性心臟病心包炎心肌炎風濕性心臟病

相同名稱方劑


神橘丸, 出處:《簡明醫彀》卷三。 組成:神曲(炒)、橘皮、蒼朮各等分。 主治:中脘宿食留飲,酸蜇心痛,口吐酸水。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