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rb Formula Database
中醫古籍記載主治「偏風」的中藥方劑清單與原文
偏風是中醫古籍中記載的一種疾病,又稱為中風、半身不遂、偏癱等。其主要症狀是突然一側肢體或身體某一局部麻木、無力,甚至癱瘓,伴有口眼歪斜、言語不利等。
偏風的病因主要有外感風邪、內傷痰濕、肝陽上亢、氣血虧虛等。外感風邪侵襲人體,阻遏經絡,導致氣血不通,出現偏癱;內傷痰濕阻滯經絡,導致氣血運行不暢,出現偏癱;肝陽上亢,氣血上逆,導致經絡閉阻,出現偏癱;氣血虧虛,不能濡養經絡,導致經絡失養,出現偏癱。
偏風的治療以扶正祛邪為主。外感風邪者,可用辛溫解表、祛風通絡之法;內傷痰濕者,可用健脾化痰、祛風通絡之法;肝陽上亢者,可用平肝潛陽、祛風通絡之法;氣血虧虛者,可用補益氣血、祛風通絡之法。
偏風的預防主要包括以下幾方面:
- 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避免過度勞累,注意休息。
- 飲食清淡,不吃辛辣刺激、油膩生冷之物。
- 適當鍛鍊,增強體質。
- 保持良好的精神狀態,避免情緒激動。
- 定期體檢,早期發現早期治療。
偏風是一種嚴重的疾病,但如果早期發現、早期治療,是可以治癒的。因此,大家一定要重視偏風的預防和治療。相關中藥方劑清單與古籍原文如下:
相關中藥方劑清單
甘草湯
- 1.《備急千金要方》:「治偏風積年不瘥,手腳枯細,面口喎僻,精神不定,言語倒錯方。」
獨活寄生湯
- 1.《備急千金要方》:「腰背痛者,皆是腎氣虛弱,臥冷濕當風得之。不時速治,喜流入腳膝,或為偏枯冷痹緩弱疼重。若有腰痛攣,腳重痹急,宜服之。(方見前八卷偏風門)。」
- 2.《醫辨》:「腳氣日久,腳脛枯細,或寒或熱,或疼或癢,或一腳偏患軟弱嚲曳,狀如偏風者,宜小續命湯加木瓜,或獨活寄生湯、附子八味湯,吞活絡丹、虎骨四斤丸。」
三黃湯
- 1.《三因極一病證方論》:「治中風,手足拘攣,百節疼痛,煩熱心亂,惡寒,不欲飲食。兼治賊風、偏風、猥退風、半身不遂、失音不言。」
- 2.《世醫得效方》:「治中風,手足拘攣,百節疼痛,煩熱,心亂,惡寒,不欲飲食。兼治賊風,偏風,猥退風,半身不遂,失喑不言。」
消風散
- 1.《太平惠民和劑局方》:「上為細末。每服二錢,茶清調下。如久病偏風,每日三服,便覺輕減。如脫著沐浴,暴感風寒,頭痛身重,寒熱倦疼,用荊芥茶清調下,溫酒調下亦得,可並服之。小兒虛風,目澀昏困,及急、慢驚風,用乳香荊芥湯調下半錢,並不計時候。」
小續命湯
- 1.《醫辨》:「腳氣日久,腳脛枯細,或寒或熱,或疼或癢,或一腳偏患軟弱嚲曳,狀如偏風者,宜小續命湯加木瓜,或獨活寄生湯、附子八味湯,吞活絡丹、虎骨四斤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