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rb Formula Database
中醫古籍記載主治「小兒咳嗽」的中藥方劑清單與原文
小兒咳嗽是中醫臨床常見病證,多由外感風寒、風熱、燥邪侵襲肺衛,或內傷脾胃虛弱,肺氣失宣所致。臨床表現以咳嗽、痰多、喘促、發熱、鼻塞、流涕、咽痛等為主要症狀。
風寒咳嗽
風寒咳嗽多見於冬春季節,起病較急,咳嗽頻繁,痰白稀薄,質黏,易咳出,伴有鼻塞、流清涕、咽喉癢痛、頭痛、身倦、畏寒等症狀。治療宜以辛溫解表為主,常用方劑有麻黃湯、桂枝湯、小青龍湯等。
風熱咳嗽
風熱咳嗽多見於夏秋季節,起病較急,咳嗽頻繁,痰黃稠,質黏不易咳出,伴有發熱、口渴、咽喉腫痛、鼻塞流黃涕、大便乾燥等症狀。治療宜以辛涼清熱為主,常用方劑有桑菊飲、銀翹散、牛黃清肺丸等。
燥咳
燥咳多見於秋冬季節,起病緩慢,咳嗽頻繁,痰少而乾,質黏不易咳出,伴有咽喉乾燥、口乾、鼻燥、皮膚乾燥等症狀。治療宜以養陰潤肺為主,常用方劑有百合固金湯、沙參麥冬湯、玉竹百合湯等。
小兒咳嗽的護理
- 注意保暖,避免受涼。
- 多喝水,保持呼吸道濕潤。
- 飲食清淡,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
- 適當運動,增強體質。
- 保持室內空氣流通,勤通風換氣。
- 如有發熱、咳嗽等症狀,應及時就醫。相關中藥方劑清單與古籍原文如下:
相關中藥方劑清單
六君子湯
- 1.《保嬰撮要》:「一小兒咳嗽,服抱龍丸,反吐瀉不乳,腹脹發熱,用六君子湯,母子並服而瘥。後因母飲酒仍嗽,用清胃散加麴櫱,母服而子亦愈。」
紫菀散
- 1.《玉機微義》:「紫菀散治小兒咳嗽上氣喉中水雞之聲」
清胃散
- 1.《錢氏小兒直訣》:「一小兒咳嗽,因其母素食膏梁炙煿所致,用東垣清胃散而愈。後其母因怒咳嗽脅痛,其子亦然,母服小柴胡湯,其子亦愈。」
滋陰降火湯
- 1.《幼幼集成》:「_滋陰降火湯_,治小兒咳嗽見血,升水降火。」
清肺飲
- 1.《保嬰撮要》:「一小兒咳嗽寒熱,咽喉不利,鼻上有瘡,久而不結痂,此肺經疳症也,用地黃清肺飲而痊。」
- 2.《續名醫類案》:「一小兒咳嗽喘逆,壯熱惡寒,皮膚如粟,鼻癢流涕,咽喉不利,頤爛吐紅,氣脹毛焦,是名曰肺疳,以地黃清肺飲,及化蟲丸治之而愈。」
參蘇飲
- 1.《保嬰撮要》:「一小兒咳嗽,服參蘇飲而益甚,右寸之關脈浮散,余謂:此風傷皮毛,熱傷血脈,血氣羈留蘊結於肺而成癰也。不信,乃服表散,唾咳膿血。余曰:此因肺虛不能攝氣,脾虛不能攝涎耳,當補脾土以生肺金。又不信,果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