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復正

《幼幼集成》~ 卷三 (3)

回本書目錄

卷三 (3)

1. 瘧疾證治

一、濕瘧,因冒襲雨濕,汗出澡浴,坐臥濕地得之。身體重痛,肢節煩疼,嘔逆脹滿,胃苓湯;不退,平胃散加茯苓、檳榔、常山截之;久不止,參苓白朮散。

一、食瘧,一名痰瘧,由飲食不節,飢飽有傷然也。凡食啖生冷魚肉油膩之物,以致中脘停痰,皆為食瘧。其候飢不欲食,食則中滿,嘔逆腹痛,宜去其食,四獸飲;不止,以二陳湯送紅丸子;久不止,六君子湯加青皮、薑、桂。

有瘧痢並作者,初用小柴胡加當歸、白芍、檳榔以解表導滯;不已,六君子湯加桂枝。

瘧後腫,此病極多。胃苓丸、五皮湯下;不消,六君子湯加薑、桂、砂仁,四肢冷者,加附子。

瘧後食少黃瘦,不長肌肉者,將欲成疳,但以平瘧養脾丸調之,多服自愈。

有夜瘧,此邪在血分,宜麻黃桂枝湯加地黃、紅花。不止,以四物湯合小柴胡湯加升麻,提出陽分,用四君湯加常山、烏梅、檳榔截之。

白話文:

瘧疾的治療方法

一、濕瘧:這種瘧疾是因為冒雨受濕,或是流汗後洗澡,或是坐臥在潮濕的地方而引起的。症狀是身體沉重疼痛,四肢關節痠痛,想吐、覺得噁心,肚子脹滿,可以服用胃苓湯;如果沒有好轉,改用平胃散加上茯苓、檳榔、常山來截斷瘧疾;如果持續很久都沒有好,就服用參苓白朮散。

二、食瘧:又叫做痰瘧,是因為飲食不節制,或是過飢過飽而導致的。凡是吃了生冷的魚肉或油膩的食物,導致脾胃有痰停滯,都會引起食瘧。症狀是肚子餓卻不想吃東西,吃了就覺得肚子脹滿,想吐、覺得噁心,肚子痛,應該先去除積食,服用四獸飲;如果沒有好轉,用二陳湯送服紅丸子;如果持續很久都沒有好,就服用六君子湯加上青皮、薑、桂。

如果同時有瘧疾和痢疾,初期可以服用小柴胡湯加上當歸、白芍、檳榔來解表、疏導積滯;如果沒有好轉,改用六君子湯加上桂枝。

瘧疾之後出現腫脹,這種情況很常見。可以用胃苓丸、五皮湯來消腫;如果沒有消腫,就用六君子湯加上薑、桂、砂仁,如果四肢冰冷,就加上附子。

瘧疾之後食慾不佳、身體消瘦、肌肉不長,這是快要變成疳證的徵兆,只要用平瘧養脾丸來調理,多服用就會痊癒。

有一種是夜間發作的瘧疾,這是邪氣跑到血液裡,可以服用麻黃桂枝湯加上地黃、紅花。如果沒有好轉,就用四物湯合小柴胡湯加上升麻,將邪氣提出到陽分,然後用四君湯加上常山、烏梅、檳榔來截斷瘧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