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幼集成》~ 裘序
裘序
1. 裘序
余讀太史公書而嘆越人之善乎方也,邯鄲貴婦人則治婦人,周貴老人則治老人,秦人愛小兒亦即治小兒,其施屢變,然其所奏亦並效。何哉?蓋古者卜筮、醫藥皆有專官,世授其業,不遷而為良。苟能專其傳、精其意,通知其理而無所惑,則婦人、孺子、老幼之各得其治,吾以為雖不必越人可也。
後世專業既失,凡其治方術者,又不能精而多通,由此,婦人、丈夫之與小兒,始各為分科。而小兒之中又有所為疹者、疳者、驚風者、瘡瘍者,與夫他疾多端之分部。《莊子》所云:道為天下裂者,非耶?然世之為小兒醫者,雖習其書、用其方,往往無所效,豈其傳於古者,法猶有未備,而道或猶有所未至也乎!嶺南陳君飛霞自幼知醫,以治小兒者多所乖誤,而弊實中於驚風家言,不憚大聲疾呼,以闢其謬。乃取前代之說,存其精要,辨其是非,訂為一書,名之曰《幼幼集成》。
其間以搐子易驚字,標出誤搐、類搐、非搐三條,既可使天下習驚風之教者,廢然自返,而又俾從書中所載病因、證治,循塗守轍,庶幾於動無不當,投無不宜。君之心勤而語懇如此,此蓋欲舉天下之幼,扶持而安全之,令一無夭札而後快也。君學仙好道,瓢笠灑然。吾聞道家者流,以老氏為宗。
老氏言三寶,其一曰慈。夫慈之為道大矣,固不獨幼幼,然幼幼則所以為慈。君本此意行之,而將托是書以為嬰兒孺子之福,豈非仁人長者所樂與哉!乃因其請而為之序云。
賜進士出身通奉大夫日講起居注官內閣學士兼禮部侍郎加二級西昌裘日修撰
白話文:
我讀太史公的書,感嘆越人擅長醫術。在邯鄲,越人專門治療貴婦人的疾病;在周朝,則專門治療老人的疾病;秦人喜愛小孩,他就專門治療小孩的疾病。他治療的對象不斷變化,但每次都能見效。為什麼呢?大概是因為古代占卜、醫藥都有專門的官員負責,世襲相傳,不輕易更換,所以才能做得好。如果能夠專心傳承、精通其意,通曉醫理而不迷惑,那麼婦人、兒童、老人都各自能得到妥善的治療,我認為即使不是越人也能做到。
後世專業分工的制度喪失了,凡是從事醫療的人,又不能精通而廣博,因此,婦人、男子和小兒的疾病開始各自劃分科別。而小兒的疾病中,又有疹病、疳病、驚風、瘡瘍等,以及其他各種各樣的病症。就像《莊子》所說的,大道因為天下人各持己見而分裂了,不是嗎?然而,現今的兒科醫生,即使學習了醫書、使用了藥方,往往沒有效果,難道是古代傳下來的方法還有不足之處,或是醫理還有未達到的地方嗎?嶺南的陳飛霞先生,從小就懂得醫術,認為治療小兒疾病的醫生大多有偏差,尤其在驚風方面的論述更是錯誤百出,他不怕麻煩地大聲疾呼,以糾正這些謬誤。於是,他選取前代的說法,保留精華,辨別是非,訂正成一本書,命名為《幼幼集成》。
書中將「搐」字改為「驚」字,並標明誤搐、類搐、非搐三種情況,既能讓天下學習驚風醫學的人,幡然醒悟,也能讓他們按照書中所記載的病因、證治,遵循正確的途徑,這樣才有可能做到沒有不適當的診斷,沒有不對症的治療。陳先生用心如此勤懇,言語如此懇切,這是想扶持天下所有的孩童,讓他們都能平安健康地成長,不希望有任何夭折。陳先生學習仙道,灑脫不羈。我聽說道家以老子為宗。
老子說有三寶,其中之一是「慈」。慈的道理非常博大,不僅僅是愛護幼小,但愛護幼小是實踐慈愛的方式。陳先生秉持這種理念行事,並將這本書作為嬰兒孩童的福祉,這難道不是仁人長者所樂見的嗎?因此,我接受了他的請求,為這本書寫了序言。
賜進士出身通奉大夫日講起居注官內閣學士兼禮部侍郎加二級 西昌 裘日修 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