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鎧

《保嬰撮要》~ 卷十三 (7)

回本書目錄

卷十三 (7)

1. 鶴膝風

鶴膝風者,其腿漸細,其膝愈粗,狀如鶴膝,是以名之。此因稟腎經不足,外邪所乘而患之,初則膝內作痛,外色不變,伸屈艱難。若一二月間,焮腫色赤而作膿者,可治;腫硬色白而不作膿者,難治。初起者,用大防風湯為主,佐以益氣養榮湯。膿成者,用補中益氣湯為主,佐以大防風湯,切勿用十宣、流氣等藥。

若不潰不斂,或發熱等症者,須調補脾胃為善,否則必變敗症矣。

白話文:

鶴膝風患者,腿部逐漸變細,膝蓋逐漸變粗,狀如鶴膝,所以被這麼命名。這是因為秉賦腎經不足,外邪乘虛而入而引起的疾病。初期表現為膝內疼痛,外觀沒有變化,伸屈困難。如果在一二個月內,腫脹發紅,並化膿的,是可以治療的;如果腫脹堅硬,顏色發白,不化膿的,治療起來很困難。疾病初期,以大防風湯為主,佐以益氣養榮湯。化膿後,以補中益氣湯為主,佐以大防風湯。千萬不要使用十宣、流氣等藥物。

一小兒九歲,患此作痛,用蔥熨法及大防風湯,腫起色赤,用仙方活命飲、補中益氣湯間服,腫漸消;又以獨活寄生湯與補中益氣湯間服;二三日,用蔥熨一次,至兩月餘而消。

白話文:

有一個九歲小孩,患有疼痛。醫生使用了蔥熨法和大防風湯治療,但腫脹加劇且發紅。於是改用仙方活命飲和補中益氣湯交替服用,腫脹逐漸消退。之後又使用了獨活寄生湯和補中益氣湯交替服用。兩三天之後,再用蔥熨法治療一次,大約兩個多月後,腫脹完全消退。

一小兒患此,大潰不斂,體倦食少,口乾發熱,日晡尤甚,此脾氣虛甚也,用補中益氣湯五劑,以補元氣,乃用大防風湯一劑,以治其瘡,如是月餘,諸症悉退,遂用十全大補湯,佐以大防風湯而斂。

白話文:

有一位小孩罹患了這個疾病,患處潰爛糜爛無法收斂,身體變得疲倦,食慾差,口渴且發燒,尤其在下午和晚上症狀更加嚴重,這是脾氣虧虛導致的。使用補中益氣湯劑,以補充元氣,隨後再用大防風湯劑,來治療他的瘡口,經過一個月的治療,所有的症狀都消退了,隨即使用十全大補湯,搭配大防風湯而痊癒了。

一小兒患此,潰而不斂,不時寒熱,小便赤澀,此血氣虛也,用十全大補湯加麥門冬、五味,諸症頓退,乃去桂,令常服;佐以和血定痛丸而愈。

白話文:

一個小孩患了這種病,潰瘍不收斂,時而寒熱交替,小便赤黃刺痛,這是血氣虛弱的證狀。用十全大補湯加入麥門冬、五味子,各種症狀立即消失,於是去掉桂枝,讓孩子長期服用;輔以和血定痛丸而痊癒。

一女子左腿作痛,服流氣飲之類,左膝腫硬,頭暈吐痰,余謂此鶴膝風也,其脈弦數而無力,乃稟賦肝脾腎三經之症,此形氣病氣俱虛者,當先調脾胃為主。不信,仍攻邪氣,諸症蜂起,余先用五味異功散加升麻、乾薑、肉桂,脾氣稍健,又用異功散、八珍湯而潰;卻間服大防風湯、地黃丸而痊。

白話文:

一名女子左腿疼痛,服用治療風濕的藥物後,左膝腫脹變硬,頭暈嘔吐痰液。我診斷她患有鶴膝風,因為她的脈象弦數而無力,屬於肝、脾、腎三經虛弱的症狀。由於她的形氣和病氣都虛弱,所以應該先調理脾胃為主。如果不信,仍舊攻伐邪氣,諸種症狀就會蜂擁而起。我先用五味異功散加上升麻、乾薑、肉桂,讓她的脾氣稍微恢復健全,再用異功散、八珍湯來治療,並偶爾服用大防風湯、地黃丸,最後她痊癒了。

一小兒兩膝漸腫,敷服皆消毒之藥,足頸赤腫,此稟父腎氣不足,用地黃丸、八珍湯而消。若用流氣、敗毒等藥,必致不起。

大防風湯,治鶴膝風,腫痛不消,或潰而不斂。

白話文:

一個小孩的兩個膝蓋逐漸腫脹,敷藥服用藥物全部都是消毒的藥,腳踝紅腫。這是因為他本質上腎氣不足,用地黃丸、八珍湯就可以治癒。如果用流氣、敗毒等藥物,那這個小孩肯定沒辦法治癒。

附子(炮),牛膝(酒炒。各一錢),白朮,羌活,人參,防風(各二錢),杜仲(去皮薑製),川芎,肉桂(去皮),黃耆(炒),熟地(自制),芍藥(炒。各一錢五分),甘草(一錢)

上每服三五錢,水煎,仍量兒大小用之。

白話文:

附子(經過炮製)、牛膝(用酒炒過,各一錢)、白朮、羌活、人參、防風(各二錢)、杜仲(去除樹皮後用生薑炮製)、川芎、肉桂(去除樹皮)、黃耆(炒過)、熟地(自己製作)、芍藥(炒過,各一錢五分)、甘草(一錢)

益氣養榮湯,治氣血虛弱,四肢頸項等處患腫,不問腫潰,日久不斂,俱宜服之。

白話文:

益氣養榮湯,治療氣血虛弱,四肢頸項等部位患有腫瘤,不論腫瘤潰爛與否,時間久了還不收斂,都可以服用此湯藥。

人參,茯苓,陳皮,貝母,香附(炒),當歸(酒洗),川芎,黃耆(炒),熟地黃(自制),芍藥(炒。各一錢),甘草(炙),桔梗(各五分),白朮(炒),柴胡(六分)

白話文:

  • 人參:補氣強身。

  • 茯苓:利水滲濕。

  • 陳皮:理氣化痰。

  • 貝母:清熱化痰。

  • 香附(炒):理氣活血。

  • 當歸(酒洗):補血活血。

  • 川芎:活血化瘀。

  • 黃耆(炒):補氣固表。

  • 熟地黃(自制):補血養陰。

  • 芍藥(炒):養血調經。

  • 甘草(炙):補氣健脾。

  • 桔梗:宣肺祛痰。

  • 白朮(炒):健脾益氣。

  • 柴胡(六分):疏肝解鬱。

上每服二三錢,薑水煎。

獨活寄生湯

白話文:

每次服用二到三錢,用薑水煎煮。 獨活寄生湯

獨活,桑寄生,杜仲(炒),細辛,牛膝(酒炒去土),秦艽,茯苓,白芍藥,桂心,川芎,防風,甘草,人參,熟地黃,當歸(各等分)

白話文:

獨活、桑寄生、杜仲(炒過的)、細辛、牛膝(用酒炒過並去掉泥土)、秦艽、茯苓、白芍藥、桂心、川芎、防風、甘草、人參、熟地黃、當歸(各等份)

上每服二三錢,水煎,空心,乳母同服。

八珍湯(方見發熱不止)

十全大補湯(方見便癰)

補中益氣湯(方見肌肉不生)

和血定痛丸

蔥熨法(二方見流注)

白話文:

每次服用二到三錢,用水煎煮後,在空腹時服用,乳母也一同服用。 八珍湯(方劑見於發熱不止的症狀) 十全大補湯(方劑見於便癰的症狀) 補中益氣湯(方劑見於肌肉不生長的症狀) 和血定痛丸 蔥熨法(兩種方法見於流注症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