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嬰撮要》~ 卷六 (13)
卷六 (13)
1. 咳嗽
一小兒傷食,發熱抽搐,嘔吐喘嗽,屬脾肺氣虛有熱,用六君、炒黑黃連、山梔而愈。
一小兒咳嗽,因乳母素食膏粱炙煿所致,用清胃散而愈。後其母因怒,咳嗽脅痛,其子亦然,母服小柴胡湯,子亦隨愈。
吳江史萬洲子,傷風咳嗽,或用散表化痰之藥,反加痰盛腹脹,面色㿠白,余謂脾肺氣虛也,用六君、桔梗一劑,頓愈。三日後,仍嗽,鼻流清涕,此後感於風寒也,仍用前藥,加桑皮、杏仁,而愈。
一小兒發熱咳嗽,右腮赤色,此肺金有熱,用瀉白散而愈。次日重感風邪,前症復作,聲重流涕,用參蘇飲加杏仁、桑皮而愈。但右腮與額微赤,此心火乘肺也,用人參平胃散一劑遂痊。
一小兒咳嗽發熱,右臉赤色,作渴煩悶,倦怠少食,肚腹作脹,此風邪傷肺,飲食傷脾,先用六君、桔梗、杏仁、柴胡一劑,諸症少愈,後去杏仁、柴胡,又一劑而安。
一小兒發熱,右臉赤,咳嗽痰盛,余謂:風邪蘊結於肺,而痰作也。用二陳加桑皮、杏仁、桔梗治之將愈,自用發散降火之劑,風痰不退,發熱益甚。余曰:此脾肺俱虛也。用五味異功散加桔梗四劑漸愈,又用六君子湯而愈。
一小兒三歲,痰涎上湧,氣喘胸滿,大便不實,睡而露睛,手足指冷,此屬形病俱虛也,用六君、桔梗一劑,諸症稍緩,至四劑,將愈。復傷風寒,前症仍作,又以前藥加紫蘇、杏仁、桑皮而安。
一小兒傷風咳嗽痰盛,雜用化痰等藥,寒熱益甚,面色或青或赤,此風熱相搏也,用牛黃清心丸一服,又六君、桔梗二服而痊。
麥煎散,治夾驚傷寒,吐逆壯熱,表裡不解,氣粗喘急,面赤自汗,或狂語驚叫,或不語自汗。又治癮疹搔癢,往來潮熱,或時行麻痘,餘毒未盡,痰涎咳嗽,或變驚風,手足搐搦,眼目上視,或傷風頭痛。並宜服之。
滑石,地骨皮,赤芍藥,石膏,白茯苓,杏仁,人參,知母,甘草,葶藶子(炒。各半兩),麻黃(去節一兩半),小麥(五六十粒)
上為末,每服一錢,麥子煎湯調下。若久嗽傳於五臟,或唾痰涎,或厥冷驚悸,甚則目眶腫黑,白睛色赤,用生地黃、黑豆濕研,或膏掩目眶上,服麥煎散。久嗽成癇,服散癇之藥。
小青龍湯,治傷寒表不解,惡寒體熱,心下停水乾嘔,咳嗽喘急,或肺脹胸滿,鼻塞清涕,噯逆氣喘。仲景所謂:表不解,心下有水氣,乾嘔發熱而咳,或渴或噎,或小便不利,或小腹脹滿。此湯主之。
麻黃(去節),赤芍藥,半夏(湯炮。各七錢),細辛,乾薑(炮),甘草(炙),桂枝(各三錢),五味子(半兩,杵)
上每服二錢,水煎。
理中湯,治脾胃虛寒,胸膈痞滿,或心腹疼痛,痰逆嘔吐,飲食減少,氣短羸困,或霍亂吐利,手足厥冷,不喜飲水者。
白話文:
[咳嗽]
有個小孩因為吃太多東西消化不良,引起發燒、抽搐、嘔吐、呼吸急促咳嗽,這是因為脾肺虛弱又有熱,用了六君子湯、炒過的黃連、山梔子就好。
有個小孩咳嗽,是因為他母親平常吃太多油膩厚味的食物造成的,用了清胃散就好。後來他母親因為生氣,也開始咳嗽胸痛,他小孩也一樣,他母親吃了小柴胡湯,小孩也就跟著好了。
吳江史萬洲的兒子,感冒咳嗽,有人用發散風寒、化痰的藥,反而痰更多、肚子脹、臉色蒼白,我認為是脾肺氣虛,用了六君子湯加桔梗一劑就好。三天後又咳嗽,流清鼻涕,這是後來又感染了風寒,還是用之前的藥,加桑白皮、杏仁就好。
有個小孩發燒咳嗽,右臉頰紅紅的,這是肺有熱,用瀉白散就好。隔天又再次感冒,之前的症狀又出現,聲音很重、流鼻涕,用了參蘇飲加杏仁、桑白皮就好。但是右臉頰和額頭還是有點紅,這是心火跑到肺了,用人參平胃散一劑就好。
有個小孩咳嗽發燒,右臉發紅,口渴煩躁、疲倦食慾差、肚子脹,這是風邪傷到肺,飲食傷到脾,先用了六君子湯加桔梗、杏仁、柴胡一劑,症狀稍微好一點,後來去掉杏仁、柴胡,再用一劑就好。
有個小孩發燒,右臉紅,咳嗽痰很多,我認為是風邪鬱積在肺,造成痰多。用了二陳湯加桑白皮、杏仁、桔梗治療,快要好了,自己用了發散降火的藥,風痰沒退,發燒更嚴重。我說這是脾肺都虛了,用了五味異功散加桔梗四劑慢慢好轉,又用六君子湯就好。
有個三歲小孩,痰一直往上湧、呼吸急促、胸悶、大便不成形、睡覺眼睛半開、手腳冰冷,這是身體虛弱的表現,用了六君子湯加桔梗一劑,症狀稍微緩解,用了四劑快好了。後來又感冒,之前的症狀又出現,還是用之前的藥,加紫蘇、杏仁、桑白皮就好。
有個小孩感冒咳嗽痰很多,亂用化痰的藥,忽冷忽熱更嚴重,臉色有時青有時紅,這是風熱互相搏擊,用了牛黃清心丸一服,再用六君子湯加桔梗二服就好。
麥煎散,可以治療夾雜驚嚇的感冒,引起嘔吐、發高燒、表裡都沒有解開、呼吸急促、臉紅自汗,或胡言亂語、驚叫,或不說話自己流汗。也可以治療皮膚癢的紅疹、發燒時冷時熱、或流行麻疹、痘疹,餘毒還沒清完,痰多咳嗽,或變成驚風,手腳抽搐、眼睛向上看,或感冒頭痛。都適合服用。
藥方成分:滑石、地骨皮、赤芍、石膏、茯苓、杏仁、人參、知母、甘草、葶藶子(炒過,各半兩),麻黃(去掉節,一兩半),小麥(五六十粒)。
把以上藥材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一錢,用小麥煮的水調服。如果咳嗽很久,影響到五臟,或吐痰,或手腳冰冷、驚嚇、心悸,嚴重的話眼睛周圍會腫黑、眼白發紅,可以用生地黃、黑豆弄濕磨碎,或做成藥膏敷在眼睛周圍,再服用麥煎散。如果久咳變成癲癇,就服用治癲癇的藥。
小青龍湯,可以治療感冒表證沒解開,怕冷發燒、胸口有積水、想吐、咳嗽呼吸急促,或肺脹胸悶、鼻塞流清涕、打嗝呼吸困難。張仲景說:表證沒解開,胸口有水氣,想吐發燒而咳嗽,或口渴或噎住,或小便不順,或小腹脹滿,都可以用這個藥方。
藥方成分:麻黃(去掉節)、赤芍、半夏(用湯泡過,各七錢),細辛、乾薑(炮過)、甘草(炙過)、桂枝(各三錢),五味子(半兩,搗碎)。
每次服用二錢,用水煎服。
理中湯,可以治療脾胃虛寒,胸口悶、或心腹疼痛、痰多想吐、食慾差、呼吸短促、身體瘦弱,或霍亂吐瀉、手腳冰冷、不喜歡喝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