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rb Formula Database
中醫古籍記載主治「牙齦腐爛」的中藥方劑清單與原文
牙齦腐爛在中醫稱為「齒齦腐爛」,是一種常見的口腔疾病,主要表現為牙齦紅腫、疼痛、出血,嚴重者可導致牙齒脫落。
牙齦腐爛的病因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 不良的口腔衛生習慣:如不刷牙、不漱口,導致牙菌斑和牙結石堆積,刺激牙齦引起發炎。
- 牙周病:牙周病是一種慢性感染性疾病,會導致牙齦萎縮、牙周組織破壞,最終導致牙齒脫落。
- 全身性疾病:如糖尿病、免疫缺陷等疾病,會降低機體的抵抗力,使牙齦更容易受到感染。
- 遺傳因素:有些人由於遺傳因素,牙齦組織比較脆弱,更容易發生牙齦炎症。
牙齦腐爛的治療方法主要有以下幾種:
- 局部治療:包括刷牙、漱口、使用牙膏、牙線等,以清除牙菌斑和牙結石,減輕牙齦炎症。
- 藥物治療:可使用抗生素、消炎藥等,控制感染,減輕炎症。
- 手術治療:如牙周手術、牙齒拔除等,以清除病灶,改善牙周組織。
牙齦腐爛的預防方法主要有以下幾點:
- 養成良好的口腔衛生習慣,早晚刷牙、飯後漱口,使用牙線清潔牙齒。
- 定期進行口腔檢查,早期發現、早期治療牙周病。
- 注意飲食,避免吃過甜、過酸、過辣的食物。
- 戒菸戒酒,避免吸菸、飲酒對牙齒造成傷害。
牙齦腐爛是一種常見的口腔疾病,如果不及時治療,會導致牙齒脫落,影響美觀和健康。因此,大家要養成良好的口腔衛生習慣,定期進行口腔檢查,早期發現、早期治療牙周病,以免牙齦腐爛。相關中藥方劑清單與古籍原文如下:
相關中藥方劑清單
四物湯
- 1.《古今醫鑒》:「一、麻疹退後,若牙齦腐爛,鼻血橫行,併為失血之證,急宜服四物湯加茵陳、木通、生犀角之類,以利小便,使熱下行。如疳瘡色白者,為胃爛,此不治之證也。」
- 2.《古今醫鑑》:「一、麻疹退後,若牙齦腐爛,鼻血橫行,併為失血之證,急宜服四物湯加茵陳、木通、生犀角之類,以利小便,使熱下行。如疳瘡色白者,為胃爛,此不治之證也。」
補中益氣湯
- 1.《外科心法要訣》:「【注】此證由熱而成。當分虛實,無論大人小兒,若胃經實熱者,則血出如湧,口必臭而牙不動,宜服清胃湯,甚則服調胃承氣湯,或用酒製大黃末三錢,以枳殼五錢煎湯,少加童便調服,下黑糞即愈。若胃經虛火者,牙齦腐爛,淡血滲流不已,宜服二參湯及補中益氣湯加黃連、丹皮。」
- 2.《外科證治全書》:「齒縫出血,無論大人小兒,當別虛實治之。陽明實熱,則血出如湧,口必臭而牙不動,清胃散主之。陽明壅實之甚,口渴便秘而衄不止者,用調胃承氣湯入童便和服,下黑糞即愈。然必便秘口渴燥熱方可用。如陽明虛熱,牙齦腐爛,血水滲流不已者,二參湯主之,或補中益氣湯加山梔、丹皮。」
肥兒丸
- 1.《赤水玄珠》:「_四味肥兒丸_,嘔吐不食,腹脹成疳,作瀉不止,或食積脾疳,目生雲翳,口舌生瘡,牙齦腐爛,發熱瘦怯,遍身生瘡,小便澄白,腹大青筋,一切疳候。」
- 2.《証治準繩‧幼科》:「_四味肥兒丸_,治嘔吐不食,腹脹成疳,或作瀉不止,或食積脾疳,目生雲翳,口舌生瘡,牙齦腐爛,發熱瘦怯,遍身生瘡。又治小便澄白,腹大青筋,一切疳證。」
- 3.《保嬰撮要》:「_四味肥兒丸_,治嘔吐不食,腹脹成疳,或作瀉不止,或食積脾疳,目生雲翳,口舌生瘡,牙齦腐爛,發熱瘦怯,遍身生瘡。又治小便澄白,腹大青筋,一切疳症。」
- 4.《內科摘要》:「四味肥兒丸(一名小肥兒丸),治諸疳發熱,目生雲翳,口舌生瘡,或牙齦腐爛,肌肉消瘦,遍身生瘡等症,與地黃丸兼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