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鎧

《保嬰撮要》~ 卷五 (8)

回本書目錄

卷五 (8)

1. 腹痛

小兒腹痛,口中氣冷,不思飲食,脾土虛寒也,用調中丸主之。口中氣溫,大便酸臭,積痛也,用下積丸治之。面赤壯熱,或手足並熱,實熱也,用瀉黃散瀉之。面黃微熱,或手足並溫,虛熱也,用異功散補之。若作渴飲湯,胃氣虛熱也,用白朮散。若痛連兩脅,肝木乘脾也,用四君子湯加柴胡、芍藥。

若腹痛重墜,脾氣下陷也,用補中益氣湯加升麻。若手足指冷,或吃逆泄瀉,寒水侮土也,用六君、炮薑、肉桂;不效,急加附子。若服克滯之藥,致腹作痛,按之不痛,脾氣復傷也,用五味異功散。中脘痛者,屬脾。少腹痛者,屬腎。按之痛者為積滯;不痛者為裡虛。積滯者消之;裡虛者補之。

治驗

一小兒停食腹痛,發熱面赤,或用養胃湯、枳殼、黃連、山楂,反加腹脹,午後發熱,按其腹不痛,此脾虛而克伐傷之也。用六君子湯,數劑而瘥。

一小兒七歲,發熱驚悸。用化痰藥,反抽搐惡寒,吐痰喘嗽,腹痛少食,用抱龍丸,大便似痢,寒熱往來,殊類風症。余以為脾氣復損。用四君子湯少加升麻、柴胡,治之月餘而愈。

一小兒肚腹膨痛,食後即瀉,手足逆冷,此脾氣虛寒也,先用人參理中丸,後用六君子湯而愈。

一小兒九歲,常患腹痛。至冬月因食生冷之物,其腹仍痛,服理中丸之類輒效。至十六歲,秋初畢姻後,腹痛又作,唇面黯爪甲青,余先君用八味丸補火隨愈;服四兩許,痛不再作。至二十歲,外痛復作,服前丸不應,乃服附子理中湯而止,仍用八味丸而安。

一小兒腹痛吐舌,流涎作渴,飲冷便秘,用清涼飲下之,頓安。余謂:小兒元氣,易虛易實,病勢稍安,不必再藥。不信,自用三黃丸一服,果吐瀉發搐。余用白朮散加鉤藤鉤,補脾平肝而愈。

四七氣湯,治七氣所傷,痰涎結聚,心腹作痛,不能飲食。

半夏(制焙,五兩),人參,辣桂(去皮。各一兩),甘草(半兩)

上每服三錢,薑棗水煎。

指迷七氣湯,治七情相干,陰陽不升降,氣道壅滯,攻衝作痛。

青皮,陳皮,桔梗,蓬朮,辣桂,益智仁(各一兩),香附子(一兩半),甘草(炙,三分),半夏(制,三分)

上每服三錢,薑棗水煎。

異功散,治小兒諸般病症,角弓反張,胸高臍凸。以透明沒藥為末,薑湯調下。(方見天釣,即錢氏異功散)

桔梗枳殼湯,治氣壅痞結,腹脅疼痛。

枳殼(炒),桔梗(各二兩),甘草(炙,半兩)

上每服二三錢,姜水煎。

七味白朮散,治積痛,和胃氣,生津液。(方見積痛)

愚按:前方若脾胃氣虛,作渴飲湯;或因吐瀉,津液虧損,煩渴引飲;或脾胃虛弱,腹脹瀉渴,弄舌流涎,手足指冷,並宜服之,以溫補脾氣,化生津液。(方見積滯)

白話文:

小孩肚子痛,如果嘴巴吐出冷氣,不想吃東西,這是脾胃虛寒的表現,用調中丸來治療。如果嘴巴吐出熱氣,大便酸臭,這是積食引起的疼痛,用下積丸來治療。如果臉色紅潤發熱,或者手腳都發熱,這是實熱的表現,用瀉黃散來瀉熱。如果臉色發黃微微發熱,或者手腳只是微微溫熱,這是虛熱的表現,用異功散來補虛。如果覺得口渴想喝水,這是胃氣虛熱的表現,用白朮散來治療。如果疼痛連到兩側肋骨,這是肝木剋制脾土,用四君子湯加上柴胡、芍藥來治療。

如果肚子痛而且有下墜感,這是脾氣下陷的表現,用補中益氣湯加上升麻來治療。如果手腳冰冷,或者出現打嗝、腹瀉的情況,這是寒水欺侮脾土,用六君子湯加上炮薑、肉桂來治療;如果沒有效果,要趕緊加上附子。如果吃了消除積食的藥,反而導致肚子痛,按壓又不痛,這是脾氣又受損了,用五味異功散來治療。中脘(胃部)疼痛,是屬於脾的問題;少腹(小腹)疼痛,是屬於腎的問題。按壓會痛的,是積食造成的;按壓不痛的,是身體內部虛弱。積食就應該消除,虛弱就應該補養。

治療案例

一個小孩因為食物積滯導致肚子痛,發燒臉紅,有人用養胃湯、枳殼、黃連、山楂等藥,反而肚子更脹,下午發燒,按壓肚子又不痛,這是因為脾虛,反而用藥去剋伐它造成的傷害。改用六君子湯,幾劑藥就好了。

一個七歲小孩,發燒驚悸,用化痰藥反而抽搐、怕冷、吐痰、咳嗽、肚子痛、食慾不佳,用抱龍丸,大便像痢疾,忽冷忽熱,很像風症。我認為這是脾氣再次受損,用四君子湯稍微加上升麻、柴胡,治療一個多月就好了。

一個小孩肚子脹痛,吃完東西就拉肚子,手腳冰冷,這是脾氣虛寒的表現,先用人參理中丸,後來用六君子湯就好了。

一個九歲小孩,常常肚子痛,到了冬天因為吃了生冷的食物,肚子又痛,吃理中丸之類的藥就有效。到了十六歲,秋天剛結婚後,肚子又痛,嘴唇、臉色暗淡,指甲發青,我先父用八味丸補火就痊癒了;吃了四兩左右,痛就不再發作。到了二十歲,肚子又痛,吃之前的藥沒用,就改吃附子理中湯才止痛,仍然用八味丸來調理就沒事了。

一個小孩肚子痛吐舌頭,流口水想喝水,喝冷的就便秘,用清涼飲給他喝,馬上就好了。我說:小孩子元氣容易虛也容易實,病情稍微好轉,就不用再吃藥了。他不相信,自己吃了一劑三黃丸,結果吐又拉,還抽搐。我改用白朮散加上鉤藤,補脾平肝就好了。

四七氣湯,治療因為情志不暢導致的七氣所傷,痰涎堆積,心腹作痛,無法進食。

  • 半夏(製過,烘烤過,五兩),人參,肉桂(去皮。各一兩),甘草(半兩)
  • 每次服用三錢,用生薑、紅棗煮水服用。

指迷七氣湯,治療因為七情相互影響,導致陰陽不調,氣機不順暢,胸腹攻衝作痛。

  • 青皮,陳皮,桔梗,蓬朮,肉桂,益智仁(各一兩),香附子(一兩半),甘草(炙過,三分),半夏(製過,三分)
  • 每次服用三錢,用生薑、紅棗煮水服用。

異功散,治療小兒各種疾病,如角弓反張、胸部高起、肚臍凸出等。把透明沒藥研成粉末,用生薑水調服。(藥方參見天釣,就是錢氏異功散)

桔梗枳殼湯,治療氣機壅塞、痞塊結聚、腹部和脅肋疼痛。

  • 枳殼(炒過),桔梗(各二兩),甘草(炙過,半兩)
  • 每次服用二三錢,用生薑水煎服。

七味白朮散,治療積食引起的疼痛,調和胃氣,生發津液。(藥方參見積痛)

我認為:前面的藥方如果出現脾胃虛弱、口渴想喝水;或者因為嘔吐腹瀉導致津液虧損、煩躁口渴;或者脾胃虛弱、肚子脹滿、腹瀉口渴、吐舌頭流口水、手腳冰冷等情況,都適合服用這個藥,來溫補脾氣,生發津液。(藥方參見積滯)

六君子湯,治療脾胃氣虛,導致嘔吐腹瀉、食慾不振、肌肉消瘦;或者肺氣虛弱,導致咳嗽痰多、喘氣、怕冷;或者肝氣虛弱,導致驚厥、頭暈、自汗等各種症狀。都適合服用此藥,來滋養化生之源。(藥方參見內釣)

瀉黃散(藥方參見脾臟)

四君子湯(藥方參見內釣)

補中益氣湯(藥方參見虛羸)

八味丸(藥方參見腎臟)

附子理中湯

人參理中丸(兩種藥方參見冷瀉,也就是理中湯)

益黃散(藥方參見脾臟)

調中丸(藥方參見脾胃虛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