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rb Formula Database
中醫古籍記載主治「寒濕腰痛」的中藥方劑清單與原文
寒濕腰痛
寒濕腰痛是一種常見的腰部疾病,多發於中老年人。其主要症狀為腰部酸痛、冷痛,可伴有下肢冷涼、乏力、尿頻等。
寒濕腰痛的病因主要與感受寒濕之邪有關。寒濕之邪侵襲人體,可導致腰部經絡阻塞、氣血運行不暢,從而引起腰部酸痛、冷痛等症狀。此外,腰部受涼、久坐、勞累等因素,也可導致寒濕腰痛的發生。
寒濕腰痛的治療以祛寒除濕、通絡止痛為主。常用中藥有獨活、防風、白芷、蒼朮、桂枝、白芍、甘草等。此外,針灸、推拿、拔罐等外治方法,也可用於治療寒濕腰痛。
寒濕腰痛的預防主要包括以下幾點:
- 注意保暖,避免受寒。
- 不宜久坐,保持腰部活動。
- 勞逸結合,避免過度勞累。
- 飲食清淡,不吃生冷寒涼食物。
- 適當鍛鍊,增強腰部肌肉力量。
如果出現腰部酸痛、冷痛等症狀,應及早到醫院就診,以免延誤治療。相關中藥方劑清單與古籍原文如下:
相關中藥方劑清單
腎著湯
- 1.《醫方集宜》:「治寒濕腰痛加杜仲」
- 2.《時方歌括》:「治寒濕腰痛。如帶五千錢。此帶豚為病。名曰腎著。」
- 3.《本草便讀》:「逐寒燥濕。是其所長。與肺腎藥同用。亦能入肺腎。觀小青龍之治飲邪咳嗽。腎著湯之治寒濕腰痛可知。炮黑則辛少苦多。燥散之性已減。溫守之力獨優。能入血分。協助補藥之力。故營血虛寒而欲溫補者。非此不為功。即純虛而無寒者。亦可用之。不溫則虛不復也。)」
- 4.《醫方集宜》:「一寒濕腰痛如掣冷癉不可俯仰宜用 五積散加杜仲、獨活寄生湯、腎著湯、麻黃蒼朮湯、」
- 5.《不知醫必要》:「_腎著湯_,微熱,治寒濕腰痛,其痛冷重,如帶五千錢。此症不渴,小便亦利。」
獨活寄生湯
- 1.《醫方集宜》:「一寒濕腰痛如掣冷癉不可俯仰宜用 五積散加杜仲、獨活寄生湯、腎著湯、麻黃蒼朮湯、」
五積散
- 1.《赤水玄珠》:「五積散加桃仁,治寒濕腰痛。」
- 2.《醫方集宜》:「方見中寒門 治寒濕腰痛加杜仲」
- 3.《醫方集宜》:「一寒濕腰痛如掣冷癉不可俯仰宜用 五積散加杜仲、獨活寄生湯、腎著湯、麻黃蒼朮湯、」
- 4.《醫學綱目》:「〔無〕小續命湯,加炒去皮桃仁,治風腰痛最妙。(方見中風。)五積散加桃仁,治寒濕腰痛最效。(方見傷寒發熱。)」
- 5.《古今醫統大全》:「婦人腎臟繫於胞絡。腎主於腰,若腎氣虛弱,外感六邪,內傷七情,皆致腰痛。古方亦有五種之說,如風腰痛,宜小續命湯加桃仁、杜仲煎服;脾胃氣蔽及寒濕腰痛,五積散加桃仁;如虛損及五種腰痛,青娥丸、神應丸皆可;氣滯腰痛,神保丸加黑醜、茴香、橘核神效。」
▼ 展開更多
羌活勝濕湯
- 1.《大方脈》:「治風寒腰痛,牽引背脅,或身熱惡寒,無汗肢冷,惡食,服五積散(見表裡門)。若寒濕腰痛,沉沉重著,用羌活勝濕湯加味(見利濕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