鮮荷葉湯

XIAN HE YE TANG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4

寒性指數

27

熱/寒比例

極寒 (0.15)

複方歸經比例

肝經 21%
肺經 17%
膽經 14%
心經 14%
胃經 14%
大腸經 3%
脾經 3%
小腸經 3%
三焦經 3%
膀胱經 3%
肝經
肺經
膽經
心經
胃經
大腸經
脾經
小腸經
三焦經
膀胱經

最後更新日:2025-01-23

方劑組成解釋

鮮荷葉湯以荷葉為主要組成,其原因如下:

  1. 清熱解暑:荷葉性寒,味甘,具有清熱解暑、生津止渴之功效,可有效緩解暑熱引起的中暑、發熱、口渴等症狀。
  2. 利水消腫:荷葉還具有利水消腫之效,可促進體內水分代謝,對於因濕熱導致的浮腫、小便不利等症狀有較好的療效。

鮮荷葉湯常被用於夏季暑熱引起的各種不適,其清熱解暑、利水消腫之功效,使其成為夏季常見的解暑良藥。

鮮荷葉湯中加入甘菊,是為了其清熱解毒、疏散風熱的功效。

荷葉性寒,善於清暑解熱、利濕通竅,但其偏於寒涼,容易傷脾胃。甘菊性微寒,味甘苦,既能清熱解毒,又能疏散風熱,同時兼具平肝明目之效。

加入甘菊,不僅能協同荷葉清熱解毒之功,更可緩解荷葉的寒涼之性,避免傷脾胃,使方劑更平和,更有利於病患恢復。

在中藥方劑「鮮荷葉湯」中加入夏枯草,主要是利用夏枯草清熱解毒、散結的功效。夏枯草能夠清熱解毒、散結,對於治療熱毒內盛所致的膿腫、喉嚨痛等症狀有良好的效果。與其他草藥配伍使用,能夠增強整體療效,適用於治療因熱毒內盛導致的疾病。

鮮荷葉湯中加入黃芩,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清熱解毒:荷葉性寒,善清暑熱,而黃芩苦寒,亦能清熱解毒。二者合用,可加強清熱解毒之效,對於暑熱所致的發熱、口渴、煩躁、胸悶等症狀有較好的療效。

2. 止血止瀉:荷葉入肺經,有止血之功,黃芩入脾經,能止瀉。二者配合,可增強止血止瀉的效果,適用於熱毒所致的腸炎、痢疾等疾病,以及因暑熱引起的出血症狀。

鮮荷葉湯中加入梔子,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

  1. 清熱解毒,瀉火除煩:梔子味苦寒,入心、肺、三焦經,具有清熱瀉火、涼血解毒的功效。鮮荷葉性寒,亦能清熱解暑,與梔子相輔相成,可有效緩解因暑熱引起的發熱、口渴、煩躁、心煩等症狀。
  2. 利濕退黃,降肝火:鮮荷葉湯多用於治療濕熱黃疸、肝火上炎等病症。梔子能清熱利濕,降肝火,配合鮮荷葉的清熱解暑作用,可促進體內濕熱排出,達到退黃降火的功效。

因此,鮮荷葉湯中加入梔子,可增強其清熱解毒、利濕退黃的療效,並緩解因濕熱引起的相關症狀。

鮮荷葉湯中加入蔓荊子,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清熱解暑,疏風散熱: 荷葉性寒,善於清熱解暑,而蔓荊子亦具有疏散風熱、清利頭目之效。兩者合用,可增強清熱解暑之功,並能疏散風熱,對於暑熱所致的頭痛、眩暈、鼻塞等症狀,療效更佳。
  2. 利水消腫,化濕止嘔: 荷葉具有利水消腫之效,而蔓荊子則能化濕止嘔。二者配伍,可加強利水消腫之效,並能化解濕熱,改善暑濕所致的胃口不佳、嘔吐等症狀。

鮮荷葉湯中加入連翹,主要基於其清熱解毒、消腫散結之效。

連翹味苦性寒,入肺、心經,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散結的功效。鮮荷葉性寒,味甘,入肺、胃經,具有清熱解暑、利濕消腫的功效。二者相配,清熱解毒之力更強,且可有效消散暑熱所致的炎症和腫脹,達到清熱解暑、消腫止痛的功效。

因此,在鮮荷葉湯中加入連翹,可增強其清熱解毒、消腫散結的功效,使藥效更佳。

主治功效


鮮荷葉湯主治功效及治療原理分析

主治功效

根據古文記載,鮮荷葉湯主要用於治療以下症狀:

  1. 暑邪閉竅:因暑熱之邪閉塞耳竅,導致聽力下降或喪失,例如「暑邪竅閉而耳忽聾」、「有因暑邪閉竅者,鮮荷葉湯」。
  2. 左耳聤痛,挾暑風上郁:指左耳疼痛,並伴有因暑熱和風邪上擾的症狀。
  3. 輔助治療耳聾:鮮荷葉湯可作為龜肉搗勻後的泛丸材料,有助於增強體力、改善體質,間接輔助耳聾的治療,如「其甲、骨亦研細末,加入鮮荷葉湯泛丸,如麻子大,每晨服三錢,沸湯下。服完一料,精神倍於平日。」。

治療原理

鮮荷葉湯的治療原理基於中醫的「清熱解暑、疏風利竅」的思路。方劑中各味藥物的功效相互協調,達到整體治療效果:

  1. 清熱解暑

    • 鮮荷葉:清暑利濕,為方中主藥。
    • 夏枯草、黃芩、連翹:清熱解毒,清除體內熱毒。
    • 苦丁茶:清熱解暑、生津止渴。
  2. 疏風利竅

    • 蔓荊子:疏散風熱、通利清竅。
    • 青菊葉:疏風清熱、明目。
  3. 行氣活血、調經止痛

    • 山梔:清熱瀉火,行氣活血,改善耳部的氣血循環。

綜合分析:

鮮荷葉湯通過清熱解暑、疏風利竅、行氣活血,來解除暑邪對耳竅的閉塞,改善耳部的氣血循環,從而達到治療耳聾、耳聤痛的目的。方中以鮮荷葉為主藥,針對暑邪,其他藥物則起到輔助和加強作用,使整個方劑的功效更加全面和有效。該方劑體現了中醫辨證論治的思想,針對暑邪引起的耳部疾病,採用清涼疏散之法,以達到標本兼治的效果。

傳統服藥法


鮮荷葉、青菊葉、夏枯草、黃芩、山梔、苦丁茶、蔓荊子、連翹。
水煎服。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本方具有較強的清熱解毒作用,因此不宜長期服用。
  • 本方中含有夏枯草、黃芩、梔子等藥物,這些藥物均具有一定的毒性,因此在服用時應注意用量。
  • 本方不宜與其他具有清熱解毒作用的中藥同時服用,以免引起藥物相互作用。

相同名稱方劑


鮮荷葉湯, 出處:《類證治裁》卷六。 組成:鮮荷葉、青菊葉、夏枯草、黃芩、山梔、苦丁茶、蔓荊子、連翹。 主治:因暑邪閉竅致左耳聤痛者。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