潤燥澀精湯

RUN ZAO SE JING TANG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證因方論集要》卷二

熱性指數

10

寒性指數

15

複方歸經比例

肝經 20%
心經 20%
腎經 20%
脾經 12%
肺經 8%
胃經 8%
膽經 4%
大腸經 4%
肝經
心經
腎經
脾經
肺經
胃經
膽經
大腸經

最後更新日:2024-12-19

方劑組成解釋

中藥方劑「潤燥澀精湯」的組成中,包含熟地黃是因為熟地黃具有滋補腎陰的作用。熟地黃能夠有效滋養腎陰,改善由腎陰虛引起的症狀,如腰膝酸軟和精力不足。其主要作用是滋補腎陰,幫助方劑改善腎虛症狀。熟地黃的加入能夠增強方劑的療效,使其對腎陰虛的改善更為顯著。

中藥方劑「潤燥澀精湯」的組成中,包含白芍是因為白芍具有養血調經的作用。白芍能夠改善由血虛引起的經期不調和腹痛,對於提升方劑的療效有良好的效果。其主要作用是養血調經,幫助方劑改善月經相關問題。白芍的使用能夠增強方劑的療效,使其對血虛症狀的改善更加顯著。

中藥方劑「潤燥澀精湯」的組成中,包含菟蕬子是因為菟蕬子具有補腎固精的作用。菟蕬子能夠增強腎功能,改善由腎虛引起的症狀,如腰膝酸軟和精力不足。其主要作用是補腎固精,幫助方劑提升腎功能。菟蕬子的加入能夠增強方劑的療效,使其對腎虛症狀的改善更為顯著。

中藥方劑「潤燥澀精湯」的組成中,包含龍骨是因為龍骨具有安神鎮靜的作用。龍骨能夠有效緩解焦慮和失眠,對於提升方劑的安神效果有良好的效果。其主要作用是安神鎮靜,幫助方劑穩定情緒。龍骨的使用能夠增強方劑的療效,使其對於安神方面效果更為顯著。

潤燥澀精湯中加入山藥,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1. 滋陰潤燥: 山藥性平味甘,入脾、肺、腎經,具有滋陰潤燥、益氣補虛的功效。其能補脾益氣,生津止渴,潤肺止咳,適用於燥邪傷肺、津液不足所致的咳嗽、口乾、咽痛等症狀。
  2. 固精止遺: 山藥含有豐富的黏液蛋白,具有補腎固精的作用。對於腎氣虛弱、遺精、滑精等症狀有改善作用。

因此,潤燥澀精湯中加入山藥,既能滋陰潤燥,又能固精止遺,協同其他藥材達到治療目的。

中藥方劑「潤燥澀精湯」的組成中,包含麥門冬是因為麥門冬具有滋陰潤燥的作用。麥門冬能夠有效滋養肺陰,改善由肺陰虛引起的乾燥和咳嗽。其主要作用是滋陰潤燥,幫助方劑改善乾燥症狀。麥門冬的加入能夠增強方劑的療效,使其對肺陰虛的改善更為顯著。

中藥方劑「潤燥澀精湯」的組成中,包含天竹黃是因為天竹黃具有清熱化痰的作用。天竹黃能夠有效清除體內的痰熱,改善由痰熱引起的乾燥症狀。其主要作用是清熱化痰,幫助方劑改善乾燥相關問題。天竹黃的使用能夠增強方劑的療效,使其對痰熱引起的症狀效果更為顯著。

中藥方劑「潤燥澀精湯」的組成中,包含龜版膠是因為龜版膠具有滋陰潤燥的作用。龜版膠能夠有效滋養身體陰液,改善由陰虛引起的乾燥症狀。其主要作用是滋陰潤燥,幫助方劑改善相關症狀。龜版膠的加入能夠增強方劑的療效,使其對陰虛症狀的改善更為顯著。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潤燥澀精湯」的主要成分是熟地黃、白芍、菟蕬子、龍骨、山藥、麥門冬、天竹黃、龜版膠,具有補腎、益精、澀精止遺、滋陰養血等功效,主治腎虛精虧引起的陽痿、早洩、遺精、腰膝酸軟、耳鳴、眩暈等症狀。

  • 中藥白芍:具有平肝息風、補血養肝、健脾胃等功效,可治療肝陰不足、肝氣不舒或肝陽偏亢引起的症狀。

  • 中藥龍骨:具有安神止驚、止瀉、止血、健脾胃、澀精止遺、強筋骨等功效,可治療精神緊張、焦慮不安、腸胃不適、腹瀉、以及男性患者的澀精和遺精等問題。

  • 中藥麥門冬:具有養陰生津、潤肺清心、益氣安神功效,可用於治療陰虛津虧的各種症狀,例如乾咳少痰、口乾咽燥、舌紅少苔等。

  • 中藥山藥:具有補氣、澀精止遺、補腎、止咳化痰、強筋骨、健脾胃、滋陰、止瀉等功效,可治療貧血、肝腎陰虛症狀、腰膝酸軟、久瀉不止等症狀。

  • 中藥熟地黃:具有補血、滋陰、益精、補腎、滋補養生等功效,可治療貧血、肝腎陰虛症狀、陽痿遺精等症狀。

  • 中藥菟蕬子:具有補腎、益肝、明目、壯陽、止瀉、補虛陰、益精血、充津液、通經絡等功效,可治療陽痿遺精、小便頻繁、腰膝酸軟、目昏耳鳴等症狀。

傳統服藥法


熟地、白芍(炒)、菟絲子、龍骨、山藥、麥冬、天竹、龜板膠。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本方具有滋陰補腎、澀精止遺的功效,適合於腎精不足、精關不固所致的遺精、早泄等症。
  • 本方中熟地黃、白芍、菟蕬子、龍骨、山藥、麥門冬、天竹黃、龜版膠等中藥均具有滋陰補腎的功效,可有效改善腎精不足、精關不固的症狀。
  • 本方中熟地黃、白芍、菟蕬子、龍骨、山藥、麥門冬、天竹黃、龜版膠等中藥均具有固精止遺的功效,可有效改善遺精、早泄等症狀。
  • 本方具有一定的滋陰補腎、澀精止遺的功效,但不宜長期服用,以免引起虛火上炎、口乾舌燥等症狀。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潤燥澀精湯, 出處:《證因方論集要》卷二。 組成:熟地、白芍(炒)、菟絲子、龍骨、山藥、麥冬、天竹、龜闆膠。 主治:遺精,不時懸饑,畏聞人聲,煩躁昏倦,溺時作痛。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