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香半夏湯

CHEN XIANG BAN XIA TANG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25

寒性指數

5

熱/寒比例

極熱 (5.00)

複方歸經比例

脾經 27%
肺經 21%
心經 12%
腎經 11%
胃經 10%
肝經 10%
膽經 5%
脾經
肺經
心經
腎經
胃經
肝經
膽經

最後更新日:2025-01-23

方劑組成解釋

沉香半夏湯中加入附子,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1. 溫陽散寒,回陽救逆: 附子性溫熱,入心、腎經,具有回陽救逆、溫陽散寒的功效。沉香半夏湯主治寒飲伏肺,氣逆喘咳,脾胃虛寒,嘔吐腹瀉等症狀,而附子的加入能溫補脾腎,化解寒飲,促進氣機宣降,從而緩解寒邪對肺部的影響。
  2. 助陽化氣,通暢經絡: 附子能溫陽化氣,促進氣血運行,打通經絡,有助於藥物成分更有效地到達病竈,發揮治療作用。沉香半夏湯中半夏和沉香都具有化痰止咳、理氣止痛的功效,附子的加入能助其發揮更好療效,共同達到治病的目的。

沉香半夏湯中加入沉香,主要考量以下兩點:

  1. 降逆止嘔: 沉香味辛、性溫,入脾、胃、腎經,能降逆氣、止嘔吐。半夏性寒,善化痰止嘔,二者合用,可協同降逆止嘔,對於因脾胃虛弱、氣逆上衝而引起的嘔吐症狀有較好的療效。
  2. 溫腎助陽: 沉香氣味芳香,能溫腎助陽,對於脾腎陽虛、寒凝氣滯所致的嘔吐,也有輔助治療作用。

沉香半夏湯中加入人參,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1. 補氣扶正: 半夏辛溫燥烈,易傷脾胃,而人參性溫味甘,能補脾益氣,緩解半夏對脾胃的損傷,並增強機體抵抗力,有助於疾病的康復。
  2. 調和藥性: 沉香性溫,善於行氣止痛,但偏於燥烈;半夏辛溫燥濕,亦有止嘔化痰之效,但容易傷陰。人參甘溫平補,可中和沉香和半夏的燥性,使藥性平和,避免對人體造成過大的負擔。

總而言之,人參的加入,不僅能補氣扶正,增強藥效,更能調和藥性,使沉香半夏湯的療效更加穩定,副作用更小。

沉香半夏湯中加入半夏,主要是考慮其 燥濕化痰降逆止嘔 的功效。

半夏味辛性溫,入脾、胃經,擅長化解痰濕,對於脾胃濕阻、痰涎壅盛引起的咳嗽、嘔吐、腹脹等症狀有顯著療效。此外,半夏還具有降逆止嘔的作用,可緩解因脾胃氣逆所導致的呃逆、嘔吐等症狀。

沉香半夏湯中,沉香具有溫腎納氣、降逆止嘔的作用,與半夏相輔相成,共同發揮溫胃降逆、化痰止嘔 的功效。

沉香半夏湯中加入天南星,是基於其 燥濕化痰、降逆止嘔 的功效。

方中半夏燥濕化痰,但易傷津液,天南星則可助其燥濕化痰,並兼具降逆止嘔之效,相輔相成,使藥效更加顯著。

此外,天南星辛溫,能 引導半夏之氣下行,使藥力更深入肺脾,更好地發揮其祛痰止嘔作用。

主治功效


沉香半夏湯主治功效分析

根據所提供的古文內容,沉香半夏湯主要用於治療中風相關的症狀,特別是氣去痰壅卒暴僵仆,不省人事,牙關緊急,喉中痰聲等危急情況。其治療原理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 溫陽益氣,扶正祛邪: 方中以附子溫經散寒、補火助陽,人參大補元氣,二者合用,可振奮一身陽氣,增強機體抵抗力,以驅逐風邪。此為「扶正祛邪」之法。

  2. 行氣化痰,開竅醒神: 沉香行氣止痛、調和脾胃,能疏通氣機,促進氣血運行;半夏化痰降逆、消痞除濕,天南星燥濕化痰,二者合用,可有效祛除壅塞於經絡、咽喉之中的痰濁。痰去氣暢,則神志可清,此為「開竅醒神」之法。

  3. 急救回陽,灌藥通關: 古文特別提到「卒暴僵仆,不省人事,牙關緊急,喉中痰聲」時,需要設法將藥灌下,甚至採用「人銜藥汁於銅管中,努力吹,衝入咽嗌而下」的急救措施。這說明沉香半夏湯在古代亦被用於中風急症的救治,通過強力灌藥,旨在迅速發揮藥效,回陽救逆,開關通竅。

綜合分析:

沉香半夏湯以溫陽益氣為本,行氣化痰為標,標本兼顧,旨在迅速改善中風後氣虛痰阻的病理狀態。其配伍精妙,既能補益正氣,又能祛除痰邪,還能行氣通絡,實為中風急症之良方。從現代醫學角度來看,方中藥物可能具有改善腦循環、抗炎、抗血栓等作用,從而發揮治療中風的功效。

古文內容對應分析:

  • **《針灸資生經》**中提到「夫人中風,心腎俱虛,百脈皆亂,氣散血凝」,明確指出中風的病機為心腎虧虛,氣血失調。並指出用金銀硃砂腦麝等涼藥,或單用生附子會導致不良後果,突顯了沉香半夏湯溫陽化痰的合理性。

  • **《救急選方》**中詳細描述了中風急症的症狀和灌藥方法,並明確指出沉香半夏湯「主氣去痰」,進一步證實了該方劑的臨床應用價值。

總結:

沉香半夏湯以其溫陽益氣、行氣化痰的功效,在古代中醫學中佔據重要地位,主要用於治療中風急症,尤其是氣虛痰阻型中風。其配伍精妙,藥效迅猛,是中醫急救學中的寶貴遺產。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有溫燥之性,陰虛火旺者慎用。

相關疾病


動脈粥樣硬化四肢麻痺癱瘓腦內出血腦動脈阻塞腦血栓塞多痰半身或下肢麻木

相同名稱方劑


沉香半夏湯, 出處:《東醫寶鑑·雜病篇》卷二引《資生方》。 組成:附子(炮)1隻,沉香與附子等分,人參5錢,半夏(制)2錢,南星(炮)1錢。 主治:去痰醒脾,和氣益心。主治:中風痰盛。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