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連丸

GE LIAN WAN | 更多圖表

方劑配方組成

熱性指數

0

寒性指數

24

熱/寒比例

極寒 (0.04)

複方歸經比例

胃經 25%
脾經 25%
心經 12%
大腸經 12%
肝經 12%
膽經 12%
胃經
脾經
心經
大腸經
肝經
膽經

最後更新日:2025-01-23

方劑組成解釋

葛連丸中含有葛花,主要源於其清熱解毒、止咳化痰的功效。葛花味甘、性涼,入肺經,具有清熱解表、止咳化痰之效。葛花能有效治療風熱感冒引起的發熱、咳嗽、咽痛等症狀,同時亦可緩解肺熱燥咳,痰稠難咯的病症。因此,葛花在葛連丸中扮演着清熱解毒、止咳化痰的重要角色,與其他藥材協同作用,達到治療疾病的目的。

葛連丸中包含黃連,主要原因如下:

  1. 清熱瀉火:黃連性寒,味苦,入心、胃、大腸經,具有清熱瀉火、燥濕止瀉、解毒消腫之效。葛連丸主要用於治療熱邪犯胃,胃火熾盛所致的口渴、煩躁、胃痛、腹瀉等症狀,黃連的清熱瀉火作用可以有效緩解這些症狀。
  2. 固腸止瀉:黃連具有收斂止瀉的作用,可以幫助固腸止瀉,對於因熱邪犯胃、脾胃虛弱導致的腹瀉有較好的療效。葛連丸中加入黃連,可以起到固腸止瀉、緩解腹瀉的作用。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葛連丸」主治功效分析

藥方組成:

葛連丸主要由葛花與黃連組成。

  • 葛花: 具有解酒毒、止嘔吐的功效。
  • 黃連: 具有清熱燥濕、殺菌消炎的功效。

古籍記載與分析:

從《醫學入門》及《濟陽綱目》等古籍中,我們可以歸納出葛連丸的主要應用情境與治療原理:

  1. 病因病機:

    • 飲酒過度,熱蘊胸膈: 古籍明確指出,葛連丸主要用於治療因飲酒過多,導致熱邪積聚於胸膈,進而引起吐血、衄血等症狀。此處的「熱蘊胸膈」指飲酒導致體內熱邪內盛,影響到脾胃及上焦的氣機。
    • 飲食辛熱,傷於肺胃: 《濟陽綱目》亦提及,飲食辛熱也可能損傷肺胃,導致嘔吐出血,此與飲酒過度導致熱蘊胸膈的病機相似,都屬於熱邪上擾。
  2. 臨床表現:

    • 吐血、衄血: 患者因熱邪迫血妄行,血不循經,從胃脘或鼻竅溢出,表現為嘔吐出血或鼻衄。
    • 身熱口渴: 古籍中提到「陽盛身熱多渴」,意味著患者可能伴有發熱、口渴等熱證表現。
  3. 治療原理:

    • 清熱解毒: 葛連丸中的黃連具有清熱燥濕、解毒的功效,能有效清除體內積聚的熱邪,從根本上解決病因。
    • 解酒止嘔: 葛花能解酒毒,同時具有止嘔吐的作用,可緩解因飲酒過多引起的嘔吐症狀。
    • 疏通氣機: 由於熱邪鬱結,導致氣機不暢,葛連丸在清熱的同時,亦有疏通氣機的作用,使氣血運行歸於正常。

總結:

葛連丸主要針對因飲酒過度或飲食辛熱導致的熱蘊胸膈證,症見吐血、衄血等上消化道出血症狀。其治療原理在於清熱解毒,解酒止嘔,同時疏通氣機,使氣血運行歸於正常。此方屬於清熱類方劑,用於治療實熱上擾證,能有效緩解由熱邪引起的出血症狀。

傳統服藥法


葛花4兩,黃連4兩。
上為末,用大黃末熬膏為丸,如梧桐子大。
每服100丸,溫水送下;或煎服。
葛黃丸(《古今醫鑒》卷四)、葛花丸(《保命歌括》卷八)。本方改為散劑,名「葛黃散」(見《類證治裁》)。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相關疾病


口咽惡性腫瘤(口腔癌)喉聲門之惡性腫瘤(喉癌)胃腸出血吞咽障礙吐血

相同名稱方劑


葛連丸, 出處:《醫學入門》卷七。 組成:葛花4兩,黃連4兩。 主治:飲酒過多,熱蘊胸膈,以致吐、衄。時令酷暑,上焦積熱,忽然吐血垂死者。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