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物粱米湯

SI WU LIANG MI TANG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千金》卷十五

方劑配方組成

熱性指數

1

寒性指數

0

熱/寒比例

中性 (1.00)

複方歸經比例

大腸經 25%
肺經 25%
胃經 25%
脾經 25%
大腸經
肺經
胃經
脾經

最後更新日:2025-01-23

方劑組成解釋

對於[四物粱米湯]中的蜂蠟成分,蜂蠟在中醫中被認為具有滋陰潤燥、補肺止咳的功效,適用於治療乾咳、便秘等症狀。該方加入蜂蠟旨在增強滋陰潤燥的作用。

主治功效


四物粱米湯主治功效分析

組成:

  • 梁米、稻米、黍米(各一升或三升,各家劑量略有不同)
  • 蜂蠟(如彈丸大)

主治病證:

  1. 心勞吐衄,久服寒涼之劑,因壞脾胃者:
    • 此為本方主要適應證,源自《醫方考》與《濟陽綱目》。
    • 病因:由於過度勞心,導致心火妄動,氣血上逆,出現吐血、鼻出血(衄血)。同時,長期服用寒涼藥物,損傷脾胃,使脾胃功能虛弱,無法正常運化水穀精微。
    • 病機:心為脾之母,脾為心之子。脾胃虛弱會反過來消耗心之氣血,使心臟更加虛弱。
    • 治療原理:
      • 健脾益胃: 梁米、稻米、黍米皆為穀物,具有健脾益胃、補中益氣的功效,能夠調和脾胃,恢復其運化功能。
      • 厚腸胃: 蜂蠟能滋陰潤燥,保護腸胃黏膜,有助於修復受損的脾胃,同時有止瀉的作用。
      • 調脾以益心: 通過調和脾胃,使脾胃之氣充足,可以反補心氣,達到「療子益母」的效果,從根本上治療心勞吐衄。
  2. 小兒泄注(泄瀉):
    • 《幼幼新書》、《備急千金要方》均提及本方用於治療小兒泄瀉。
    • 病因:《幼幼新書》指出,小兒泄瀉可能因飲水時受驚或啼哭未止時飲水所致。
    • 病機:小兒脾胃嬌嫩,易受外邪侵襲或飲食不當影響,導致脾胃運化失常,水濕內停,引起泄瀉。
    • 治療原理:
      • 健脾止瀉: 梁米、稻米、黍米具有健脾益氣之功,可以增強脾胃的運化功能,有助於止瀉。
      • 澀腸止瀉: 蜂蠟具有澀腸固脫的功效,可以收澀止瀉。
  3. 總結:
    • 四物粱米湯主要通過健脾益胃、補中益氣的方式,以恢復脾胃的正常功能,達到治療疾病的目的。
    • 該方既可治療久服寒涼藥物損傷脾胃而導致的心勞吐衄,亦可治療因脾胃功能失調而導致的小兒泄瀉。
    • 其核心治療思路為「調脾益心」,認為脾胃強健是治療心臟疾病的根本。

煎服方法:

  • 將梁米、稻米、黍米先後煮沸,去渣,再將蜂蠟加入藥汁中,待蜂蠟融化後服用。
  • 《備急千金要方》記載,此方可數次嘗試,效果顯著。

傳統服藥法


粱米3升,稻米3升,黍米3升,蠟(如彈丸大)。
以水5升,煮粱米3沸,去滓;復以汁煮稻米3沸,去滓;復以汁煮黍米3沸,去滓;以蠟納汁中和之,蠟消取以飲之。
粱米湯(《聖濟總錄》卷一七九)、四味粱米湯(《聖濟總錄》卷一九○)。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相關疾病


肺結核牙齦出血

相同名稱方劑


四物粱米湯, 出處:《千金》卷十五。 組成:粱米3升,稻米3升,黍米3升,蠟(如彈丸大)。 主治:小兒泄註;心勞吐衄,久服寒涼之劑,因壞脾胃。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