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乳豆膏中包含綠豆,主要原因有二:
一、清熱解毒: 綠豆性寒,味甘,入心、胃經,具有清熱解毒的功效。乳豆膏常用於治療濕熱蘊結、脾胃不和所致的乳汁不通、乳房脹痛等症狀,綠豆的清熱解毒作用有助於消除體內濕熱,改善乳汁分泌。
二、利水消腫: 綠豆有很好的利水消腫功效,可促進體內水分代謝,減少乳房水腫,緩解乳房脹痛。
乳香,性溫、味辛,歸心、肝、脾經。其功效主要為活血止痛、消腫生肌。加入乳豆膏中,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一、乳豆膏常用於治療乳房腫塊、乳腺增生等疾病,乳香的活血化瘀、消腫生肌功效可有效改善乳房局部血液循環,促進乳腺組織的修復,緩解腫脹疼痛。
二、乳香具有一定的抗菌消炎作用,可輔助乳豆膏對乳房炎症進行消炎治療,改善乳房局部微循環,促進病變組織的修復。
因此,乳香的加入能夠提升乳豆膏的療效,使其更有效地治療乳房相關疾病。
主治功效
乳豆膏主治功效分析
根據《仁齋直指方論》所述:「乳豆膏,治癰疽腫節疼痛,入門先用此止痛。」,可知乳豆膏主要用於治療癰疽腫節之疼痛。其組成成分為綠豆(去皮取肉)與乳香。
治療原理分析:
- 綠豆: 綠豆性寒,味甘,具有清熱解毒、利水消腫的功效。癰疽腫節多因熱毒蘊結所致,綠豆的清熱解毒作用有助於清除局部熱毒,而利水消腫作用則可減輕局部腫脹。
- 乳香: 乳香性溫,味辛、苦,具有活血止痛、化瘀散結的功效。癰疽腫節的疼痛往往是氣血瘀滯所致,乳香的活血止痛作用可以疏通局部氣血,緩解疼痛;化瘀散結則有助於消散局部瘀滯,促進病灶的消退。
綜合分析:
乳豆膏以綠豆的清熱解毒、利水消腫與乳香的活血止痛、化瘀散結的功效相結合,主要針對癰疽腫節的熱毒、腫脹與疼痛等症狀。其治療原理為:通過綠豆的清熱解毒,消除局部炎症;透過利水消腫,減輕組織水腫;再藉由乳香的活血化瘀,疏通經絡,達到止痛的效果。
《仁齋直指方論》中將乳豆膏列為「入門先用此止痛」,意指其主要功能在於初步緩解癰疽腫節的疼痛,為後續消腫排膿等治療打下基礎。故乳豆膏雖有消腫作用,但主要仍以止痛為第一要務,此為其重要的臨床意義。
傳統服藥法
綠豆(去皮取肉)1兩,乳香(竹葉裹,熨斗熨)1分。
止痛。
上為末。
酒調敷,傘紙貼,乾則再敷。續後卻換消腫排膿藥。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乳豆膏, 出處:《直指》卷二十二。 組成:綠豆(去皮取肉)1兩,乳香(竹葉裹,熨鬭熨)1分。 主治:止痛。主治:癰疽腫癤疼痛。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