濡臟湯

RU ZANG TANG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千金》卷十五

熱性指數

5

寒性指數

15

複方歸經比例

脾經 16%
胃經 16%
心經 8%
小腸經 8%
膀胱經 8%
心包經 8%
三焦經 8%
肝經 8%
肺經 8%
大腸經 8%
脾經
胃經
心經
小腸經
膀胱經
心包經
三焦經
肝經
肺經
大腸經

最後更新日:2024-05-08

方劑組成解釋

濡臟湯中加入葛根,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1. 解肌發表,升陽解表: 葛根性涼,味甘,入脾、胃經,具有解肌發表、升陽解表的功效,可緩解表證所致的發熱、惡寒、頭痛等症狀,與濡臟湯中其他藥物共同起到疏風解表的作用。
  2. 生津止渴,潤燥通絡: 葛根還具有生津止渴、潤燥通絡的功效,可改善因津液不足、氣血運行不暢所導致的口渴、肢體麻木等症狀,與濡臟湯的滋陰潤燥、活血通絡功效相輔相成。

因此,葛根的加入不僅有助於解除表邪,更能滋養臟腑,促進氣血運行,使濡臟湯的療效更加全面。

濡臟湯中加入豬脂膏,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潤燥滋陰: 豬脂膏性潤滑,入肺、脾、腎三經,能滋陰潤燥,緩解臟腑乾燥。濡臟湯主治燥熱傷津所致的口乾舌燥、咽喉不利、便祕等症狀,豬脂膏可有效滋潤腸道,促進津液生成,緩解燥熱。
  2. 補益虛損: 豬脂膏富含脂肪酸,具有補益氣血、溫陽補虛的作用。濡臟湯常用於治療脾腎虛弱、氣血不足、體虛乏力等症狀,豬脂膏可以起到補益氣血,增強體質的作用,輔助藥效。

總而言之,濡臟湯中加入豬脂膏,旨在潤燥滋陰,補益虛損,達到治療疾病的目的。

濡臟湯中加入大黃,主要是為了其瀉熱通便的功效。

大黃味苦寒,入胃、大腸經,具有瀉熱、通便、清熱解毒的作用。濡臟湯主要用於治療熱盛傷津,津液虧損,導致腸燥便祕的病症。大黃在方中可以瀉去腸胃中的熱邪,促進腸道蠕動,幫助排泄宿便,從而達到清熱通便、滋陰潤燥的效果。

此外,大黃還可以引導其他藥物下行,促進其他藥物發揮效力,更好地治療疾病。

主治功效


濡臟湯

濡臟湯是由葛根、豬脂膏、大黃組成的中藥方劑,主治大便不通 6-7 天,腹中有乾燥的宿便,身體寒熱交迫,煩躁不安,呼吸短促,盜汗,腹脹。也用於治療大小便不通。

葛根

葛根具有多種功效,包括散風熱、發汗解表、止血、生津止渴、解酒毒、透疹、止瀉和清熱解毒。葛根可以治療感冒、發熱、咳嗽、氣喘、吐血、衄血、崩漏、外傷出血、熱病口渴、陰虛消渴、酒醉、乙醇中毒、麻疹不透、熱瀉熱痢、脾虛泄瀉以及感冒、發熱、喉嚨痛、口腔潰瘍等熱毒性疾病。

豬脂膏

豬脂膏具有潤腸通便、緩解疼痛、止咳化痰、滋補身體等功效。豬脂膏可以治療大便不通、腹痛、咳嗽、氣喘、虛弱乏力等症狀。

大黃

大黃具有清熱利尿、瀉下、止血、活血化瘀、清熱解毒、降氣、清熱涼血、清熱瀉火等功效。大黃清熱利尿,可治療實熱便祕、積滯腹痛、瀉痢不爽、濕熱黃疸。大黃瀉下,可治療熱結便祕、實熱結而兼氣血虛虧、脾陽不足、冷積便祕、濕熱痢疾初起、食積腹痛等症。大黃止血,可治療血熱妄行所致之吐血、衄血等症。大黃活血化瘀,可治療產後瘀阻腹痛、惡露不盡、瘀血腫痛等症。大黃清熱解毒,可治療實熱便祕、積滯腹痛、瀉痢不爽、濕熱黃疸、血熱吐衄、目赤、咽腫、腸癰腹痛、癰腫疔瘡、瘀血經閉、跌打損傷、水火燙傷等。大黃降氣,可治療腹痛、脹氣、嘔吐等消化系統問題。大黃清熱涼血,可治療血熱妄行之吐血、咳血、衄血等症。大黃清熱瀉火,能使感染所致發熱患者和致熱動物體溫明顯降低。

總結

濡臟湯是一種中藥方劑,具有滋陰、養血、活血化瘀的功效,主治大便不通 6-7 天,腹中有乾燥的宿便,身體寒熱交迫,煩躁不安,呼吸短促,盜汗,腹脹。也用於治療大小便不通。

傳統服藥法


生葛根5兩(切,無生者用乾葛2兩),大黃半兩(銼,炒)。
上為粗末。
每服3錢匕,水1盞,煎至7分,去滓溫服。以利為度。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具有瀉下通便的功效,孕婦慎用。

相關疾病


大便秘結排尿困難尿道炎前列腺增生胃腸脹氣呼吸氣短言語無力呼吸急促,氣不接續之症

相同名稱方劑


濡臟湯, 出處:《千金》卷十五。 組成:生葛根2升,豬膏2升,大黃1兩。 主治:大便不通6-7日,腹中有燥屎,寒熱煩迫,短氣,汗出,脹滿;亦治大小便不通。

濡臟湯, 出處:《聖濟總錄》卷一六六。 組成:生葛根5兩(切,無生者用乾葛2兩),大黃半兩(銼,炒)。 主治:婦人産後大小便不通6-7日,腹中有燥屎,寒熱煩悶,氣短汗出,腹滿。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