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仙救苦散
SHEN XIAN JIU KU SAN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本草綱目》卷二十三引《全幼心鑑》
方劑配方組成
熱性指數
寒性指數
複方歸經比例
最後更新日:2024-12-17
方劑組成解釋
神仙救苦散是一種具有悠久歷史的中藥方劑,它的組成中包含罌粟殼,這一成分的使用可追溯到古代。罌粟殼的主要成分是罌粟植物的果殼,具有鎮靜和止痛的特性。在神仙救苦散中,罌粟殼的加入旨在發揮其安神鎮靜的作用,特別對於因焦慮、失眠或疼痛引起的身心不適。這種方劑常用於調理因情緒波動或身體疾病而引發的各種症狀。
此外,罌粟殼還具有一定的麻醉特性,能夠減輕患者的痛苦,進而提高生活質量。然而,由於罌粟殼有一定的成癮性和副作用,因此在使用時需謹慎,切忌過量。中醫強調辯證施治,醫師會根據患者的具體症狀和體質,合理配置方劑,確保在安全有效的前提下發揮其最佳療效。整體而言,神仙救苦散是一個多元組合的方劑,旨在幫助患者從身心兩方面獲得緩解。
神仙救苦散中加入檳榔,主要基於其消積導滯和行氣止痛的功效。
檳榔味辛、苦,性溫,入脾、胃經,能消食導滯,對於食積停滯、脘腹脹痛、大便祕結等症有良好療效。此外,檳榔還有行氣止痛的作用,可以緩解胸脅脹痛、胃脘疼痛等症。
因此,神仙救苦散中加入檳榔,可以更好地發揮其消食導滯、行氣止痛的作用,更有效地治療相關病症。
主治功效
神仙救苦散
神仙救苦散,是中藥方劑之一,主治功效為小兒患赤白痢疾,晝夜拉肚子上百次,一直不止。方劑由罌粟殼和檳榔組成,具有殺滅腸道寄生蟲、止瀉、止痛等功效。
罌粟殼
罌粟殼,為罌粟的果殼,性味苦、寒,有毒。具有止瀉、止痛、鎮靜、催眠等功效。主治腹瀉、痢疾、腸炎等症。
檳榔
檳榔,為檳榔樹的果實,性味苦、辛,具有驅蟲殺蟲、降氣除煩、消食化積、利水消腫等功效。主治絛蟲病、鉤蟲病、蛔蟲病、繞蟲病、薑片蟲病等寄生蟲病;胃腸濕氣、胸腹滿悶、胃腸積滯、水腫、瘧疾等症。
方劑組成介紹
- 罌粟殼:苦、寒,有毒。具有止瀉、止痛、鎮靜、催眠等功效。主治腹瀉、痢疾、腸炎等症。
- 檳榔:苦、辛。具有驅蟲殺蟲、降氣除煩、消食化積、利水消腫等功效。主治絛蟲病、鉤蟲病、蛔蟲病、繞蟲病、薑片蟲病等寄生蟲病;胃腸濕氣、胸腹滿悶、胃腸積滯、水腫、瘧疾等症。
用法用量
口服,每日1-2次,每次3-5克。
注意事項
- 本方有毒,不可久服。
- 孕婦、哺乳婦女禁用。
- 兒童、老人及體弱者慎用。
總結
神仙救苦散,是中藥方劑之一,主治功效為小兒患赤白痢疾,晝夜拉肚子上百次,一直不止。方劑由罌粟殼和檳榔組成,具有殺滅腸道寄生蟲、止瀉、止痛等功效。
傳統服藥法
罌粟殼半兩(醋炒,為末,再以銅器炒過),檳榔半兩(炒赤,研末)。
上藥各收,每用等分,赤痢,蜜湯送下;白痢,砂糖湯送下。
本方方名,《觀聚方要補》引作「神仙救生散」。該書本方用法:赤白痢,砂糖、蜜同煎湯,食前調化服。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神仙救苦散, 出處:《醫方類聚》卷七十三引《醫林方》。 組成:盆消1錢,骷髅石(燒)1錢,沒藥少許,良薑1錢。 主治:頭疼牙痛。
神仙救苦散, 出處:《本草綱目》卷二十三引《全幼心鑑》。 組成:罂粟殼半兩(醋炒,爲末,再以銅器炒過),檳榔半兩(炒赤,研末)。 主治:小兒赤白痢下,日夜百行不止。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