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神授烏金散中加入豬肝,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一、 補肝益血: 豬肝性平味甘,歸肝經,具有補肝益血、養血生血之效。中醫認為肝藏血,血為氣之母,氣血不足會導致頭髮枯黃、早白等症狀。神授烏金散用於治療頭髮早白、鬚髮脫落等症,豬肝可為其提供必要的血氣補充,促進頭髮生長。
二、 潤燥生髮: 豬肝富含維生素A、B族維生素以及蛋白質,能滋潤毛囊,促進頭皮血液循環,改善頭髮乾燥、枯黃等狀況,促進毛髮生長。
因此,神授烏金散中加入豬肝,有助於補肝益血、潤燥生髮,達到治療頭髮早白、鬚髮脫落的功效。
神授烏金散中加入血餘炭,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 活血化瘀止痛:血餘炭為牛血煅製而成,性溫,入肝經,具有活血化瘀、止痛止血之效。神授烏金散多用於治療跌打損傷、瘀血腫痛等症狀,血餘炭能促進血液循環,消散瘀血,緩解疼痛。
- 補益腎氣:血餘炭還有補腎益精的功效,能改善腎虛所致的腰膝酸軟、頭昏耳鳴等症狀。神授烏金散中常配伍補腎藥物,血餘炭能協同作用,加強補腎效果,促進病患康復。
神授烏金散方劑中包含白僵蠶,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祛風止痙: 白僵蠶性寒,味辛,具有祛風止痙、解毒散結之效。方中白僵蠶可與其他藥物協同作用,緩解風邪入侵所致的痙攣抽搐、肢體麻木等症狀,如小兒驚風、破傷風等。
2. 疏通經絡: 白僵蠶可通經活絡,改善氣血循環,有助於驅散瘀血,消除腫痛。方中白僵蠶與其他藥物配合,可有效疏通經絡,改善因風寒濕邪阻滯經絡而引起的疼痛、麻木等症狀。
神授烏金散中加入桂枝,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溫陽散寒,活血通絡: 桂枝性溫,味辛,具有溫陽散寒、活血通絡的作用。神授烏金散多用於治療寒凝血瘀、經絡阻滯所致的病症,桂枝的溫陽散寒之性可溫經散寒,改善血瘀,配合其他藥物,可有效促進氣血運行,改善肢體麻木、疼痛等症狀。
- 調和營衛,協同其他藥物: 桂枝入心、肺、膀胱經,具有調和營衛、疏通經絡的作用。神授烏金散中包含多種藥材,桂枝可起到調和各藥物作用,協同藥力,增強療效,使藥效更為協調和諧。
神授烏金散中加入白附子,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 溫陽散寒,祛風止痛: 白附子性溫,具有溫陽散寒、祛風止痛之效,可溫暖脾腎,驅散寒邪,緩解因寒凝血瘀引起的疼痛,特別是對於寒凝筋骨、腰膝冷痛等症狀,具有顯著療效。
- 化痰止咳,宣肺通竅: 白附子亦具化痰止咳、宣肺通竅之功效,能有效緩解痰阻肺經、氣道不通引起的咳嗽、喘息等症狀,配合其他藥物,可增強治療效果。
總體而言,白附子在神授烏金散中的加入,體現了中藥配伍的精妙之處,通過溫陽散寒、祛風止痛和化痰止咳的功效,協同其他藥物,達到治療疾病的最佳效果。
神授烏金散中加入當歸,主要考量其以下兩點功效:
- 補血活血: 當歸為補血要藥,能補益心血、養血調經,並具有活血化瘀的功效。烏金散主要用於治療血虛所致的各種病症,如頭昏眼花、面色蒼白、四肢乏力等,而當歸能補血益氣,改善血液循環,有助於改善這些症狀。
- 潤燥止痛: 當歸具有一定潤腸通便、潤燥止痛的功效,可以緩解因血虛或氣血運行不暢導致的疼痛,並有助於改善腸道功能。烏金散中可能包含其他藥材,如川芎、白芍等,當歸與這些藥材共同作用,能更加有效地改善血虛所致的疼痛和不適。
「神授烏金散」方劑中含有墨,乃取其烏髮生髮之效。墨乃由松煙、膠、油等製成,性質寒涼,能清熱解毒,並具收斂、止血之功。古人認為墨色黑如烏髮,且其性沉降,故能滋陰潛陽,烏髮黑髮。此外,墨亦可涼血止血,治療因血熱引起的頭髮早白、脫髮等症狀。故神授烏金散中加入墨,意在改善頭髮色澤,促進生髮,並達到清熱解毒之效。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神授烏金散傳統功效主治分析:
此方專治產後諸症,涵蓋難產、兒枕痛(產後宮縮痛)、惡露不下、血暈(產後血虛昏厥)、血風抽掣(產後中風痙攣)、傷寒外感、產後精神異常(如見鬼神、不識人),以及四肢浮腫。其適應症以「瘀、虛、風」為主軸,推測為活血化瘀、溫通散寒、熄風鎮驚之複方。
組成邏輯與治療原理:
煅炭藥組(鯉魚皮、豬肝衣、頭髮):
- 三者煅炭後加強止血化瘀之效,中醫理論中「血見黑則止」,炭藥能吸附滯血,適用於惡露不下、血暈。鯉魚皮利水,炭化後兼顧浮腫;髮為「血餘」,傳統認為能散瘀生新;豬肝衣(疑為豬肝或胎盤製劑)補虛,煅後兼顧祛瘀。
祛風通絡組(白僵蠶、白附子):
- 白僵蠶熄風止痙,治血風抽掣;白附子祛風痰、定驚搐,針對產後中風不識人。此組鎮靜神經症狀,尤其「血風」相關肢體抽搐或精神異常。
溫陽活血組(桂心、當歸):
- 桂心溫通經脈,助陽化氣以行滯,改善產後虛寒瘀阻;當歸補血活血,調理血虛夾瘀,共治兒枕痛、惡露不暢。
收斂止血組(香墨、灶突土膜、灶門膜):
- 香墨(松煙墨)涼血止血,灶心土類藥(灶突土膜等)溫中收澀,合煅炭藥強化止血防崩,適用於血暈或惡露過多。
整體方義:
全方以「煅炭化瘀」為核心,結合溫通、祛風、補血三法。產後多虛多瘀,易感風邪,方中煅炭藥直攻瘀滯;桂心、當歸溫養血脈;僵蠶、白附子熄風定驚;墨與土膜收斂防脫。諸藥協同,促使惡露排出、緩解疼痛、安定神志,並兼顧外感與水腫,體現「標本兼治」思維。
特殊用法原理:
- 難產用榆白皮湯送服:榆皮滑利降氣,助產道潤滑。
- 兒枕痛以小便(童便佳)引藥下行,化瘀止痛。
- 血暈用酒行藥勢,或小便(取其降火)防血熱上沖。
- 人參湯送服治血風抽掣,意在補氣固脫,防風痰耗正。
此方結構反映古代對產後病「瘀不去則新不生」的治療觀,結合「炭藥止血」「蟲藥搜風」「溫補並行」等手法,為典型的攻補兼施劑。
傳統服藥法
鯉魚皮、豬肝衣、頭髮(3件煅過)、白僵蠶、桂心、白附子、當歸、香墨、灶突土膜、灶門膜各等分。
前三件(煅過,出火毒)為細末,後七味為散,卻同前三味混和。
每服2錢,難產,榆皮湯送下,木通草亦得;兒枕,小便送下;惡露不下,酒送下;血運,小便送下;血風抽掣,人參湯送下;傷寒,熱水送下;產後乍見鬼神,桃仁湯送下;血風不識人,米囊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孕婦慎用。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神授烏金散, 出處:《醫方類聚》卷二三四引《王岳産書》。 組成:鯉魚皮、豬肝衣、頭發(3件煅過)、白僵蠶、桂心、白附子、當歸、香墨、竈突土膜、竈門膜各等分。 主治:産後一切諸疾。難産、兒枕痛,惡露不下,血暈,血風抽掣,傷寒,産後乍見鬼神,血風不識人,産後四肢浮腫。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