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香荗散中加入藿香,主要基於其 解暑化濕 的功效。藿香性辛溫,入脾胃經,具有芳香闢穢,化濕解暑之效。方中加入藿香,可有效 祛除暑濕,改善脾胃功能,並 緩解因暑濕所致的症狀,如頭昏腦脹、脘腹痞悶、納呆噁心等。此外,藿香亦有 芳香開竅 的作用,有助於 改善因暑濕所致的頭昏腦脹 等症狀。總之,藿香在香荗散中扮演著 化濕解暑、芳香開竅 的重要角色,有助於整體提升方劑的療效。
香荗散方中包含莪朮,主要原因有二:
一、 消積化滯: 莪朮味辛、苦,性溫,歸肝、脾經。其具有破氣行滯、消積化瘀之效,可有效改善食積、腹脹、消化不良等症狀,配合香荗散中的其他藥物,可加強其消積止痛的效果。
二、 活血止痛: 莪朮亦有活血化瘀、止痛之效,可緩解因氣滯血瘀引起的疼痛,如胸腹疼痛、胃痛等。香荗散主治胸腹脹滿疼痛,莪朮的活血止痛功效可配合其他藥物,共同發揮止痛作用。
香荗散方中包含茯苓,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 健脾利濕:茯苓性平味甘,入脾、腎經,具有健脾利濕、寧心安神之功效。香荗散主治濕熱蘊脾、脾虛泄瀉,茯苓能利脾濕,健脾胃,促進消化吸收,並改善濕熱所致的腹瀉、腹脹等症狀,與其他藥物配合,達到清熱利濕、健脾止瀉的功效。
- 化濕止瀉:茯苓具有較強的利水滲濕作用,能去除體內過多的水分,有助於改善濕熱所致的腹瀉症狀。同時,茯苓還能寧心安神,緩解濕熱所致的煩躁不安。
主治功效
香荗散
- 莪朮
莪朮,具有活血化瘀、理氣行氣、破血消癥、健脾胃和消食化積的功效。它可以治療月經不調、小腹作痛、痛經兼寒、氣滯血瘀所致的癥瘕積聚、經閉以及心腹瘀痛等。莪朮還能夠改善功能性消化不良,增強胃排空率,促進胃動力作用。
- 茯苓
茯苓性平,味甘淡,歸脾、胃、心經。具有利水消腫、利水滲濕、清熱利尿、祛風除濕、安胎、健脾胃、補血、安神等功效。茯苓可以促進小便的生成和排出,幫助排除體內多餘的水分,適用於水腫、尿路感染、膀胱炎、腎炎等症狀。茯苓還可以祛風除濕,適用於風濕痹痛、關節炎、水腫等症。茯苓還可以安胎,適用於孕婦水腫、先兆流產等症。茯苓還可以健脾胃,適用於脾虛諸證,虛弱、食少納呆、倦怠乏力等症狀。茯苓還可以補血,適用於氣血兩虛、面色蒼白、頭暈目眩等症狀。茯苓還可以安神,適用於失眠、多夢等症狀。
- 藿香
藿香是一種中藥材,具有燥濕、芳香化濕、止嘔、止咳化痰、祛風除濕、健脾胃等功效。它可以幫助驅除濕氣、祛除陰霾濕邪、助脾胃正氣、止嘔嘔吐、化濕和胃、止咳化痰、祛風除濕、解暑和胃、促進胃液分泌、增強消化能力、改善消化吸收的功能等。
香荗散的功效
香荗散具有化濕和中、理氣止痛的功效。它可以治療小兒腹瀉後、胸悶不舒的症狀。
香荗散的使用方法
香荗散的用法是將莪朮、茯苓、藿香研磨成細粉,然後用水衝服。每次服用10克,一日3次。
香荗散的注意事項
香荗散不宜長期服用,以免損傷脾胃。孕婦慎用。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本方具有理氣和中的功效,因此不宜在感冒期間服用。
- 本方具有健脾化濕的功效,因此不宜在脾胃虛弱期間服用。
相同名稱方劑
香荗散, 出處:《衛生總微》卷十。 組成:藿香(去土)、蓬荗(炮,銼)、茯苓(焙)各等分。 主治:小兒瀉後胸中不快。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