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柳青丸方劑中加入黃連,主要基於其清熱瀉火、解毒止痛的功效。
- 清熱瀉火: 黃連味苦寒,入心、肝、胃經,能清心火、瀉肝火、降胃火,對於因熱邪熾盛所致的各種炎症、疼痛,有較好的治療作用。
- 解毒止痛: 黃連具有解毒功效,可治療由熱毒引起的瘡瘍腫毒、口舌生瘡等。同時,其苦寒之性,也能起到一定的止痛作用。
總之,黃連在柳青丸方劑中,起到清熱瀉火、解毒止痛的作用,與其他藥物配合,共同達到治療疾病的效果。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方劑分析:柳青丸
1. 傳統古代功效主治
柳青丸主治「妊娠三月,心經火甚而墮胎」。妊娠初期(三月內),胎元未穩,若孕婦心經火熱熾盛,可擾動衝任,導致胎動不安甚至墮胎。此方針對「心火亢盛」之病機,通過清瀉心火以固胎元,強調需於懷孕滿三月前的十日開始服用,意在預先調理,防患未然。
2. 組成邏輯與功效推理
君藥:川黃連(薑汁炒三次)
- 黃連性味苦寒,主入心、胃經,為瀉心火之要藥。其苦能降泄,寒能清熱,尤善清心經實火。
- 以薑汁炒製三次,緩和黃連大寒之性,避免傷及胎氣,同時薑汁辛散可助黃連宣通鬱熱,防止苦寒凝滯。
配伍與製法
- 米糊為丸:米性甘平,能和中益氣,輔助護胃,減輕黃連苦寒對脾胃的刺激。
- 綠豆大丸劑型:劑量輕緩(每次僅服3-8分),符合妊娠用藥「輕清緩調」的原則,避免攻伐太過。
- 陳皮、半夏湯送服:陳皮理氣健脾,半夏和胃降逆,二者協同調理中焦氣機,既助黃連瀉火之效,又防心火下移犯胃,體現「治火兼調氣」的思路。
3. 治療原理
心經火旺,上炎擾神,下灼胞絡,易致胎元不固。柳青丸以黃連直折心火,火清則血寧,胞宮得安;薑製緩其峻性,米糊與陳皮、半夏顧護中土,使瀉火不傷正。全方重在「清心瀉火以安胎」,契合中醫「有故無殞」之理,即針對病因而用藥,雖寒涼亦不損胎。
總結
此方設計精簡,以瀉心火為核心,兼顧妊娠生理特點,通過炮製、劑量及配伍多重緩和,體現古代婦科用藥「祛病安胎並行」的辨證智慧。
傳統服藥法
川黃連(薑汁炒三次)3兩。
上為末,米糊為丸,如綠豆大。
每服3-5分至7-8分,以陳皮、半夏湯送下。須於未交3月前10日服起。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相同名稱方劑
柳青丸, 出處:《婦科玉尺》卷二。 組成:川黃連(薑汁炒3次)3兩。 主治:妊娠三月,心經火甚而墮胎。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