催生乳香丸

催生乳香丸

CUI SHENG RU XIANG WAN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17

寒性指數

6

熱/寒比例

(2.83)

複方歸經比例

脾經 33%
心經 33%
肝經 33%
脾經
心經
肝經

最後更新日:2025-07-24

方劑組成解釋

催生乳香丸中加入乳香,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活血化瘀,通絡止痛: 乳香性溫,味辛,入心、肝經。其具有活血化瘀、通絡止痛的功效,能促進血液循環,改善乳房組織的血液供應,有助於乳汁分泌順暢。
  2. 消腫散結,疏肝理氣: 乳香還具有消腫散結、疏肝理氣的作用,能有效緩解乳腺炎、乳汁淤積等症狀,促進乳汁分泌。

總之,乳香在催生乳香丸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其活血化瘀、通絡止痛、消腫散結、疏肝理氣的功效,有助於促進乳汁分泌,改善產婦乳腺健康。

催生乳香丸中包含當歸,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活血化瘀,促進乳汁分泌:當歸性溫,味甘辛,具有活血化瘀、調經止痛、補血養血的功效。催生乳香丸針對產後乳汁不足,常因氣血不足、瘀血阻滯所致,當歸能促進氣血運行,改善乳腺血液循環,有助於乳汁生成分泌。
  2. 補血益氣,增強母體元氣:產後失血較多,容易導致氣血不足,影響乳汁分泌。當歸能補血益氣,增強母體元氣,為乳汁生成提供充足的營養,改善產後體虛乏力等症狀,利於母乳喂養。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傳統古代功效主治分析

「催生乳香丸」主治「産難」(難產),兼治「倒産」(胎位不正)。此方旨在催生下胎,主要通過活血行氣、鎮靜安神以促進子宮收縮,緩解產程停滯或胎位異常所致之疼痛與阻滯。古代醫家認為,產難多因氣血瘀滯或心神不寧導致,故以芳香通絡之乳香配伍豬心血、朱砂等藥,結合特定製法與使用儀式(如懸掛房門、面東研藥等),強化其催生效能。


組成與邏輯推理

1. 君藥:乳香

  • 炮製特點:以蛤粉炒至軟化(非焦黑),避免芳香成分揮發,保留活血止痛之效。
  • 功效推論:乳香辛散苦泄,可活血行氣、通經止痛,能舒緩子宮氣血瘀滯,促進宮縮。
  • 製法儀式:面東順手研藥,暗合「升發」之象,助藥力上行催生;冷卻後研細,避免黏滯,確保藥性溫和而持久。

2. 臣藥:豬心血

  • 配伍邏輯:心血屬陰,取其「以心歸心」之意,鎮靜安神。產婦恐懼憂慮易致氣機逆亂,豬心血可安定心神,間接助氣血運行。
  • 丸劑成型:血性黏合,利於丸劑成形,並引藥入血分,增強乳香走竄之力。

3. 佐使藥:朱砂

  • 外衣功用:朱砂色赤入心,安神定驚,預防產時昏厥;其質重下行,或可助胎兒娩出。
  • 懸掛儀式:紅紗袋盛裝懸門,朱砂避邪之俗信,可能緩解產房緊張氛圍,心理暗示助產。

4. 服用方法

  • 冷酒送服:酒性溫通,助藥力速行;冷服防熱性上沖,專注於下焦子宮。
  • 「急時吞服」:產程緊迫時直接吞丸,強調藥效之速,反映古代對急症的務實處理。

治療原理綜述

此方結合「藥理」與「心理」雙重作用:

  1. 活血通竅:乳香破瘀、豬心血引經,共暢胞宮氣血,改善產道滯澀。
  2. 鎮靜安神:朱砂與豬心血協同安定產婦情緒,避免氣亂加重難產。
  3. 儀式強化:製藥方位、懸掛門戶等行為,可能透過心理暗示降低疼痛敏感度,間接輔助生理療效。

整體而言,全方著眼於「通」與「安」,符合中醫「產前宜活」的治則,體現古代對難產的樸素藥理認識與精神調攝智慧。

傳統服藥法


乳香(以蛤粉略炒,不得焦,但軟為候,俟冷去粉,就乳鉢內,面東順手歸懷研細)。上取豬心血滴為丸,面西出手研搜丸,如雞子頭大,朱砂為衣,以紅紗袋盛,掛於房門上。
每覺作痛時,冷酒磨下1丸,如急時磨下,吞下亦得。
(《醫方類聚》卷二二九引《胎產救急方》)。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相同名稱方劑


催生乳香丸, 出處:《醫方類聚》卷二二九引《瑣碎錄》。 組成:乳香(以蛤粉略炒,不得焦,但軟爲候,俟冷去粉,就乳鉢內,面東順手歸懷研細)。 主治:産難,亦治倒産。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