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山甲丸

CHUAN SHAN JIA WAN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11

寒性指數

12

熱/寒比例

中性 (0.92)

複方歸經比例

肝經 29%
肺經 23%
腎經 17%
大腸經 11%
胃經 11%
膀胱經 5%
肝經
肺經
腎經
大腸經
胃經
膀胱經

最後更新日:2025-01-23

方劑組成解釋

穿山甲丸中含有穿山甲,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1. 穿山甲的藥用價值:

穿山甲具有通經活絡、消腫止痛的功效。其鱗片富含角蛋白,具有較強的活血化瘀作用,可用於治療跌打損傷、骨折、風溼痹痛等疾病。

2. 方劑的整體功效:

穿山甲丸多用於治療跌打損傷、骨折、風溼痹痛等疾病。穿山甲作爲重要成分,其通經活絡、消腫止痛的功效可以配合其他藥材,增強方劑的整體療效,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

穿山甲丸中加入皁莢,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增強藥效:皁莢性寒,味苦,具有消腫止痛、行氣散結的功效,與穿山甲的活血通絡、消腫排膿作用相輔相成,能更有效地治療風寒濕痹、筋骨疼痛、癰疽腫毒等疾病。
  2. 引導藥力:皁莢的特殊氣味,能引導穿山甲等藥物深入經絡、直達病竈,提高藥效。

總而言之,皁莢在穿山甲丸方劑中發揮著重要的輔佐作用,增強藥效、引導藥力,使藥物更好地發揮療效。

穿山甲丸中加入王不留行,主要源於其活血通絡、消腫止痛之效,與穿山甲的通經絡、消腫止痛功效相輔相成。

王不留行性味甘平,入肝經,能疏通經絡,促進血液循環,並有散瘀止痛、消腫生肌之效。配合穿山甲,可增強藥效,更有效地治療跌打損傷、瘀血腫痛、經絡不通等症狀。

因此,穿山甲丸中加入王不留行,可謂相得益彰,提升藥效,更好地發揮其治療作用。

穿山甲丸中包含自然銅,乃取其「化瘀散結,活血止痛」之效。

自然銅為銅礦石,經炮製後可入藥,其性寒,味辛,具有行氣活血、解毒消腫、殺蟲止癢之功效。在穿山甲丸中,自然銅主要用於治療跌打損傷、骨折瘀血、經閉痛經、癰腫瘡毒等症,與穿山甲、乳香、沒藥等藥材相輔相成,可達到散瘀止痛、消腫生肌之效。

穿山甲丸中加入蟬蛻,是基於中醫藥理的考量。

蟬蛻性味甘、寒,入肺經,具有疏風散熱、透疹止癢、解毒消腫等功效。穿山甲丸主要用於治療風濕痹痛、筋骨拘攣、癰疽腫毒等症,而蟬蛻的加入,可以加強方劑的疏風散寒、通經活絡之效,並有助於消腫止痛,使藥效更為全面。

例如,蟬蛻可以幫助穿山甲疏散風熱,緩解風濕痹痛導致的疼痛和僵硬;同時,蟬蛻也能清熱解毒,有助於治療癰疽腫毒等症。

穿山甲丸方劑中加入文蛤,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清熱解毒,利濕化痰:文蛤味甘鹹寒,入肺、胃經,具有清熱解毒、利濕化痰的功效。穿山甲擅長活血通絡,但其性燥烈,易傷陰耗津。文蛤的清熱作用可緩解穿山甲的燥性,避免過度傷陰,並可協同化解毒素,增強整體療效。
  2. 軟堅散結,消腫止痛:文蛤亦能軟堅散結,消腫止痛,對於穿山甲丸治療的腫瘤、結石等疾病,能起到輔助作用,促進病竈消散,緩解疼痛。

因此,穿山甲丸中加入文蛤,可有效平衡藥性,提升療效,並降低副作用。

穿山甲丸中加入胡桃仁,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

  1. 補腎固精:胡桃仁性溫,味甘,入腎經,具有補腎固精、潤腸通便的功效。穿山甲本身性寒,擅長活血通絡,但久服易傷腎氣,胡桃仁的加入可起到溫補腎陽、平衡藥性之效。
  2. 活血化瘀:胡桃仁含有豐富的油脂和維生素E,能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微循環,並有一定的抗血小板聚集作用。穿山甲也能活血化瘀,兩者結合,更能增強活血化瘀之效,有助於治療跌打損傷、瘀血腫痛等病症。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穿山甲丸」主治功效分析

「穿山甲丸」一方,綜觀其組成與古籍記載,可見其主要功效在於破癥散結、活血通絡、消腫止痛,且兼具清熱解毒、利水通淋之功。其治療原理主要圍繞以下幾個方面:

1. 疏通經絡,破積散結:

  • 穿山甲為本方主藥,其性善走竄,能「通關竅,走經絡」,專擅破癥散結,消腫排膿。
  • 王不留行活血化瘀,散癥消癓,與穿山甲合用,更能增強破積散結之效。
  • **《太平聖惠方》**記載本方「治食症,破結塊」,可見其對於因飲食不節所致的積塊,有良好的消散作用。
  • **《本草簡要方》**強調其「走竄」之性,可見其藥力能深入經絡,破除瘀阻。

2. 活血止痛,消腫解毒:

  • 自然銅能散瘀止痛,接骨生肌,對於跌打損傷、瘀血腫痛有效。
  • 皁莢清熱解毒,利咽消腫,可協助消除局部炎症,減輕腫脹疼痛。
  • 文蛤清熱涼血,利尿通淋,對於因熱毒引起的腫脹疼痛,亦有緩解之效。
  • **《太平聖惠方》**明確指出其「治吹奶,腫硬疼痛,日夜不歇」,可見其對於乳腺腫痛具有顯著的止痛消腫作用。

3. 輔助功能,兼顧整體:

  • 蝶蛻疏風止癢,明目退翳,可在某些症狀中起到輔助作用。
  • 胡桃仁補腎固精,潤腸通便,在攻邪的同時,亦能兼顧體質,避免過於耗傷正氣。
  • **《太平聖惠方》**又言其「治婦人月水不通,腹脅疼痛」,說明本方具有活血調經的作用,可治療婦科經絡不通所致的疼痛。

綜合分析:

「穿山甲丸」的組方,著重於攻邪散結,又兼顧清熱解毒、活血止痛,並佐以補益之品。其主要針對因氣血瘀滯、痰瘀凝結所致的腫塊、疼痛等症狀,如乳腺腫痛、食積痞塊、經絡不通等。其治療原理在於通過疏通經絡、活血化瘀、破積散結等手段,使氣血運行暢通,瘀滯消散,從而達到止痛消腫的目的。

本方亦可見其對於婦科疾病的應用,如治療月經不通、乳房腫痛等,體現了其活血化瘀、疏通經絡的功效。

總而言之,「穿山甲丸」是一首具有多重功效的方劑,其主要作用在於破除積滯、疏通經絡、消腫止痛,適用於多種因氣血瘀滯所致的病症。

傳統服藥法


穿山甲半兩,沒藥半兩,延胡索半兩,當歸(銼,微炒)半兩,,硇砂半兩,狗膽2枚(乾者)。
上為丸,如綠豆大。
每服10丸,食前以溫酒送下。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孕婦慎用。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穿山甲丸, 出處:《聖惠》卷七十二。 組成:穿山甲半兩,沒藥半兩,延胡索半兩,當歸(銼,微炒)半兩,硇砂半兩,狗膽2枚(乾者)。 主治:婦人月水不通,腹脅疼痛。

穿山甲丸, 出處:《聖惠》卷八十一。 組成:穿山甲(燒灰)半兩,豬牙皂莢(燒灰)半兩,王不留行半兩,皂莢針(炙微黃)半兩,自然銅(細研)半兩,蟬殼半兩,蛤粉半兩,胡桃瓤(燒灰)半兩。 主治:吹奶,腫硬疼痛,日夜不歇。

穿山甲丸, 出處:《聖惠》卷四十九。 組成:穿山甲1分(炙令黃色),乾薑1分(炮裂,銼),硼砂1分(細研),半夏1分(湯洗7遍,去滑),威靈仙半兩,斑貓1分(糯米拌炒微黃,去翅足),肉桂1分(去皺皮),川烏頭半兩(炮裂,去皮臍),芫花半兩(醋拌炒,令乾),巴豆半兩(去皮心,研,紙裹壓去油)。 主治:破結塊。主治:食癥,及積惡血氣。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