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風神驗方

DA FENG SHEN YAN FANG | 更多圖表

方劑配方組成

熱性指數

10

寒性指數

24

熱/寒比例

(0.42)

複方歸經比例

肝經 18%
心經 18%
胃經 9%
腎經 9%
小腸經 9%
膀胱經 9%
大腸經 9%
膽經 9%
脾經 9%
肝經
心經
胃經
腎經
小腸經
膀胱經
大腸經
膽經
脾經

最後更新日:2025-01-23

方劑組成解釋

「大風神驗方」中加入乳香,主要有兩大原因:

  1. 行氣止痛: 乳香性溫,味辛,歸心、肝經,具有活血化瘀、行氣止痛的功效。大風神驗方多用於治療風濕痺痛、麻木、肢體不遂等症,乳香可疏通經絡,緩解疼痛,改善肢體活動能力。
  2. 消腫生肌: 乳香亦有消腫生肌之效,可促進傷口癒合,對於風濕痺痛所致的局部紅腫、潰瘍等症狀,能起到輔助治療作用。

因此,乳香的加入,既能緩解疼痛,又能促進組織修復,配合其他藥材,達到治風濕痺痛的療效。

大風神驗方中包含苦參,主要原因如下:

  1. 清熱燥濕、殺蟲止癢: 苦參味苦寒,入肺、胃經,具有清熱燥濕、殺蟲止癢的功效。對於風濕熱邪引起的皮膚病,如濕疹、皮炎、疥瘡等,苦參能夠有效清熱解毒,止癢消腫。
  2. 疏風散寒: 大風神驗方本身為治療風寒濕邪所致的疾病,而苦參亦兼具疏風散寒之效,可助於驅散風寒,緩解病症。

因此,大風神驗方中加入苦參,不僅可針對濕熱邪毒,同時也能疏風散寒,達到治療風濕熱邪所致疾病的目的。

主治功效


大風神驗方之主治功效分析

方劑組成

大風神驗方由以下兩味藥材組成:

  • 乳香(通明者): 二十兩
  • 苦參(肥好者): 四兩

劑型與用法

將以上藥材細銼後,裝入生絹袋中,以清酒一斗五升浸泡,靜置三至七日。每日空腹及臨睡時,溫服一小盞。

主治功效

此方劑名為「大風神驗方」,其古籍記載主治為「大風」。根據方中藥材的藥性及古籍記載,可推論其主治功效及治療原理如下:

針對「大風」之分析

所謂「大風」,在中醫學上並非單指現代醫學中的「風」邪,而是指一種較為複雜的病症,多與皮膚病變、關節疼痛,甚至神經系統問題有關。此處的「大風」多指麻風病。

藥材功效解析

  1. 乳香:
    • 活血止痛: 乳香具有活血化瘀、通絡止痛的功效,對於血瘀氣滯引起的疼痛具有良好的療效。
    • 消腫生肌: 可促進局部氣血運行,消散腫脹,有助於創面癒合。
    • 行氣散瘀: 能疏通氣機,推動氣血運行,改善經絡阻滯。
  2. 苦參:
    • 清熱燥濕: 苦參性寒,味苦,具有清熱解毒、燥濕的功效,可治療體內濕熱蘊結之證。
    • 殺蟲止癢: 可殺滅皮膚寄生蟲,並能緩解瘙癢症狀。
    • 利尿消腫: 具有利水滲濕之功,有助於排除體內多餘水分,消退水腫。

治療原理分析

大風神驗方之所以能治療「大風」,其治療原理可概括為以下幾點:

  1. 活血通絡,祛風止痛: 乳香活血化瘀之功,可改善體內氣血瘀滯,疏通經絡,緩解因氣血運行不暢所致的疼痛。
  2. 清熱燥濕,解毒殺蟲: 苦參清熱燥濕之效,可清除體內濕熱,同時具有殺蟲止癢之功,對於由濕熱、蟲邪所致之皮膚病變有明顯療效。
  3. 輔以酒浸,增強藥力: 以清酒浸泡,可助藥力發揮,且酒性溫通,能促進藥效到達病所。

總結

大風神驗方通過乳香的活血通絡、消腫止痛,搭配苦參的清熱燥濕、解毒殺蟲之效,在酒的輔助下,達到治療「大風」的目的。此方著重於活血化瘀,清熱解毒,並兼顧殺蟲止癢,體現了中醫辨證施治的思想。該方劑體現了古代醫家對於「大風」的獨特見解,以及運用藥物組合以達到治療效果的智慧。

傳統服藥法


通明乳香20兩,苦參4兩(肥好者。細銼)。
上先用好酒5升浸苦參於瓷瓶內,以重湯煮1復時,其鍋釜下火亦不用絕猛,但令常小沸為候,經一復時足,即取出,濾去滓,只將酒浸乳香於銀鍋內煎如湯即止。入天麻末4兩,大麻仁2兩(別研如膏),入於乳香膏內,研攪令勻,慢火熬之,可丸即丸,如梧桐子大。
每服20丸,空心及夜飯前以大麻仁酒送下。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相關疾病


痲風 [漢生氏病]

相同名稱方劑


大風神驗方, 出處:《聖惠》卷二十四。 組成:通明乳香20兩,苦參4兩(肥好者。細銼)。 主治:大風。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