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磁石腎羹中加入磁石,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固腎止遺: 磁石性寒,味甘鹹,入腎經,具有鎮心安神、固腎止遺的功效。對於腎氣虛弱、遺精滑泄、小便頻數等症狀,磁石能起到固腎收斂的作用,改善腎臟功能。
2. 平肝潛陽: 磁石亦可平肝潛陽,對於肝陽上亢、頭暈目眩、心悸失眠等症狀,磁石能起到鎮靜安神的作用,使肝火下降,恢復平衡。
「磁石腎羹」方劑中加入豬腎,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一、補腎益精:豬腎性溫,味甘鹹,歸腎經,具有補腎益精、填精壯陽的功效。腎為先天之本,主藏精,與男性生殖功能息息相關。磁石具有鎮心安神、潛陽斂汗之效,但同時也可能影響腎氣的運行,加入豬腎可以起到補腎固精的作用,平衡藥性。
二、調和藥性:磁石偏寒涼,而豬腎則性溫,二者配合使用,可以相互調和,避免藥性過於偏寒,減輕對脾胃的負擔,使藥效更加溫和,更容易被人體吸收。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磁石腎羹」之主治功效分析
方劑組成
「磁石腎羹」由以下兩味藥組成:
- 磁石: 具引火歸元、鎮靜安神、固精止遺之功。
- 豬腎(萬腎): 具滋補腎陽、養血潤燥、益精填髓之效。
古文記載
《太平聖惠方》記載:「治久患耳聾。養腎臟。強骨氣。磁石腎羹方。磁石(一斤搗碎水淘去赤汁綿裹),豬腎(一對去脂膜細切)。」
主治功效分析
1. 久患耳聾
古籍明確指出本方主治「久患耳聾」。中醫認為,耳與腎經關係密切。《靈樞·脈度》雲:「腎氣通於耳,腎和則耳能聞五音矣。」耳聾的病因複雜,但久病不癒的耳聾常與腎虛相關。腎精不足,則耳竅失養,清陽不升,濁陰不降,導致耳聾。
- 磁石: 其性重鎮,能引虛火下行,使上浮之火歸於腎元,減少虛火擾亂耳竅的情況。同時,其鎮靜安神之功,亦有助於緩解因耳疾而引發的心神不寧。
- 豬腎: 補腎精,填骨髓,充養耳竅。腎精充足,則耳竅得養,聽力自然得以恢復。
兩藥合用,能標本兼治,既能引火下行,又能滋補腎精,改善腎虛導致的耳聾。
2. 養腎臟、強骨氣
《太平聖惠方》亦提及本方具有「養腎臟、強骨氣」之效。腎主骨生髓,腎精充足則骨骼強健。腎氣不足,則骨骼失養,容易出現骨質疏鬆、腰膝酸軟等症狀。
- 磁石: 雖非直接補腎之藥,但其引火歸元、安神定驚的作用,有助於穩定腎氣,減少腎氣耗散,間接起到養腎的作用。
- 豬腎: 直接入腎經,能滋補腎陰腎陽,填精補髓。腎精充足,則骨髓充盈,骨骼自然強健有力。
兩藥合用,相輔相成,能補腎益精,強壯筋骨,達到養腎壯骨的目的。
治療原理
「磁石腎羹」的治療原理在於:
- 標本兼顧: 磁石引火下行,治標,消除虛火上擾;豬腎滋補腎精,治本,充養耳竅,強健骨骼。
- 陰陽互補: 磁石性重鎮,偏陰;豬腎血肉之品,偏陽。兩藥合用,可調和陰陽,使腎氣平衡。
- 內外兼治: 本方既能改善內在的腎精虧虛,又能改善外在的耳聾症狀,達到內外兼治的效果。
綜上所述,「磁石腎羹」以磁石引火歸元,鎮靜安神,配伍豬腎滋補腎精,填髓養骨,共同發揮治療耳聾、養腎壯骨的功效。本方以調理腎虛為中心,達到標本兼治的目的,充分體現了中醫整體觀念和辨證論治的精髓。
傳統服藥法
磁石1斤(搗碎,水淘去赤汁,綿裹),豬腎1對(去脂膜,細切)。養腎臟,強骨氣。
以水5升煮磁石,取2升,去磁石,投腎,調和以蔥、豉、薑、椒作羹。空腹食之,作粥及入酒並得。磁石常用煎之。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磁石腎羹, 出處:《聖惠》卷九十七。 組成:磁石1斤(搗碎,水淘去赤汁,綿裹),豬腎1對(去脂膜,細切)。 主治:養腎臟,強骨氣。主治:久患耳聾。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