煨蔥方

WEI CONG FANG | 更多圖表

方劑配方組成

熱性指數

25

寒性指數

0

熱/寒比例

極熱 (25.00)

複方歸經比例

肺經 50%
胃經 50%
肺經
胃經

最後更新日:2025-01-23

方劑組成解釋

煨蔥方中使用蔥白,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溫中散寒: 蔥白性溫,味辛,入肺、胃經,具有溫中散寒、發汗解表、通陽利氣之功效。對於因寒邪侵襲導致的脘腹冷痛、食慾不振、風寒感冒等症狀,蔥白可起到溫暖脾胃、驅散寒邪的作用。
  2. 解毒消腫: 蔥白含有揮發油、多種維生素和礦物質,具有解毒消腫、化痰止咳的作用。對於某些毒物中毒或外傷引起的腫痛,蔥白可以起到解毒消腫、緩解疼痛的效果。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煨蔥方」主治功效分析

根據《聖濟總錄》的記載,「煨蔥方」的組成極為單純,僅以蔥白一味藥材構成。此方主要用於治療「傷折惡血不散」之症。從古文描述可見,其用法是將蔥白於灰火中煨透,趁熱以木椎搗碎,敷於患處並以軟帛包紮,待冷卻後更換。

治療原理分析

蔥白,性溫味辛,其藥性偏於發散。其治療原理可歸納為以下幾點:

  1. 活血散瘀: 蔥白辛溫,具有活血通絡之效,能促進局部血液循環,加速瘀血消散。傷折後,局部氣血運行受阻,導致惡血積聚,疼痛腫脹。蔥白的辛散之性,可疏通經絡,使瘀滯之血得以散開,減輕腫痛。
  2. 消腫止痛: 蔥白的溫熱之性,可溫通經脈,驅散寒邪,緩解因外傷導致的局部氣滯血瘀所引起的腫痛。外敷加熱的蔥白,更能增強其活血散瘀、消腫止痛的效果。
  3. 溫通經絡: 煨蔥的過程,能使蔥白的溫熱之性更加突出,外敷於患處,可溫經散寒,通利經絡,使氣血運行暢通,有利於損傷組織的修復。
  4. 直接作用: 煨蔥搗碎後敷於患處,可使蔥白中的有效成分直接作用於局部組織,發揮其活血散瘀、消腫止痛的功效。

總而言之,「煨蔥方」利用蔥白辛溫之性,透過外敷的方式,溫通經絡、活血散瘀、消腫止痛,從而達到治療「傷折惡血不散」的目的。雖然此方組成簡單,但其治療原理卻十分符合中醫「不通則痛」的理論,體現了中醫藥方劑的靈活性和實用性。

傳統服藥法


蔥(青白俱用,去根不切)30莖。
上藥灰火中煨透,眾手乘熱木槌捶碎,裹患處,以軟帛縛之,冷即易。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相同名稱方劑


煨蔥方, 出處:《聖濟總錄》卷一四四。 組成:蔥(青白俱用,去根不切)30莖。 主治:傷折,惡血不散。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