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三滿丸是一種傳統中藥方劑,主要用於治療各種疾病,其組成中包含了常山這一重要藥材。常山,學名為【Dichroa febrifuga】, 在中醫理論中被認為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功效。常山的主要成分為生物鹼,能夠有效地抑制細菌和病毒的生長,這使得它在治療感染性疾病時顯得格外重要。
在三滿丸中,常山的加入有助於增強整體方劑的療效,使其在治療上具有更強的針對性和有效性。尤其是在治療由於濕熱內生所引起的疾病,常山的清熱利濕作用能夠迅速緩解患者的不適,促進康復。此外,常山還能增強免疫力,提高人體抵抗疾病的能力,因此它成為三滿丸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綜合而言,常山在三滿丸中不僅提升了方劑的藥效,還擴大了其適用範圍,是臨牀應用中的重要藥材。
三滿丸中加入蜂蜜,主要有兩大原因:
- 潤燥和緩: 蜂蜜性平味甘,入脾肺二經,具有潤燥止渴、和脾養胃、潤肺止咳的功效。三滿丸常用於治療腸燥便祕、口乾舌燥等症狀,蜂蜜可以潤滑腸道,促進排便,並滋潤咽喉,緩解口乾。
- 調和藥性: 蜂蜜具有緩和藥性、調和藥味的功效,可以使藥物更容易被身體吸收,減少藥物的刺激性,提高藥效。三滿丸中可能含有較為苦寒的藥物,加入蜂蜜可以中和藥性,使其更加溫和,更容易服用。
主治功效
三滿丸主治功效分析
根據古籍記載,《雞峯普濟方》與《幼幼新書》皆收錄「三滿丸」,主治瘧疾,且強調療效顯著,謂之「百發百中」、「神效」。然而,兩書所載方劑組成略有差異,需分別分析其治療原理。
一、《雞峯普濟方》版本的三滿丸:
此方僅記載「恆山末」、「白蜜」、「生雞子白」三味藥材。其中:
恆山(常山): 為本方核心藥材。《雞峯普濟方》未詳細列出用量,但從其功效「清熱解毒,驅蟲消積,發汗解表,利尿退黃」來看,常山在此方中應發揮其清熱解毒,截瘧的功效。瘧疾發病機理與熱毒相關,常山苦寒,具有清熱解毒之效,能抑制瘧原蟲的滋生和繁殖,達到治療瘧疾的目的。
白蜜(蜂蜜): 蜂蜜具有潤肺止咳,滋陰養胃,緩和藥性等作用。在三滿丸中,蜂蜜的作用主要體現在緩和常山的苦寒之性,使藥性更易於人體接受,並起到輔助治療的作用。
生雞子白: 雞蛋清具有清熱解毒的作用,與常山協同作用,增強清熱解毒之效。 同時,雞蛋清也可能起到緩和藥性,保護胃黏膜的作用。
二、《幼幼新書》版本的三滿丸:
此方記載藥材為「常山(一兩,末),白蠟(半兩),雞子(一枚)」。與《雞峯普濟方》版本相比,此方以白蠟代替蜂蜜,藥物組成略有不同,但治療瘧疾的原理基本一致:
常山: 如同《雞峯普濟方》版本,常山仍然是主藥,發揮清熱解毒,截瘧的功效。
白蠟: 白蠟具有潤燥、止痛的功效,在這裡可能起到緩和常山苦寒之性,保護胃腸的作用,同時也可能具有某些抗菌消炎作用,輔助治療瘧疾。
雞子: 與《雞峯普濟方》類似,雞子(雞蛋)可以提供營養,同時也可能起到緩和藥性,保護胃黏膜的作用。
總結:
無論是《雞峯普濟方》還是《幼幼新書》版本的三滿丸,其治療瘧疾的原理都基於常山清熱解毒、截瘧的功效。 其他藥物則起到緩和藥性、保護胃腸、增強療效的輔助作用。 兩種版本方劑的差異可能與不同醫家經驗和地域藥材資源有關。 需要注意的是,古方劑的療效和安全性需要在現代醫學的指導下進行評估。
傳統服藥法
恆山末,白蜜,生雞子白各1,雞子殼。
上藥於鐺中相和熬,看丸得即止。
早40丸,晚40丸,粥飲送下。大約雞子白2個,方得1殼。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三滿丸, 出處:《雞峰》卷十四。 組成:恆山末1雞子殼,白蜜1雞子殼,生雞子白1雞子殼。 主治:瘧疾。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