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三分茶方劑中添加蜂蜜,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 緩解苦寒: 三分茶方劑多以寒涼藥物組成,服用後易造成口苦胃寒。蜂蜜性甘溫,能緩解藥物苦味,並溫潤脾胃,避免寒涼之氣傷脾胃。
- 增進藥效: 蜂蜜具潤肺止咳、解毒消腫之效。與三分茶中的藥物相輔相成,可以增強藥效,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例如,蜂蜜可增強清熱解毒藥物的功效,並緩解藥物對胃腸道的刺激。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三分茶方劑分析
一、傳統古代功效主治
本方主治「咳嗽痰涎氣喘者」,其證屬痰氣壅滯、肺氣上逆所致。臨床表現為咳嗽頻作、痰涎壅盛、呼吸急促或喘鳴,甚則氣逆不順。古代醫家以「下氣不可停」為治療關鍵,透過通降肺氣、化痰消滯以平喘止咳。
二、組成與邏輯推理
茶(2錢)
- 性味功效:苦、甘,微寒,歸心、肺、胃經。
- 作用:清頭目、除煩渴、化痰消食,《本草綱目》載其「下氣消痰」,能降火氣而助肺肅降;其輕揚之性可透達胸膈痰滯,緩解氣逆喘促。
蜜(2兩)
- 性味功效:甘平,歸肺、脾、大腸經。
- 作用:潤肺止咳、緩急和中,既能制約茶葉寒涼之性,又能潤澤痰液使之易出,兼緩解氣管痙攣。《本草備要》言其「止嗽治痢」,與茶協同可化痰而不傷津。
蕎麥面(4兩)
- 性味功效:甘涼,歸脾、胃、大腸經。
- 作用:降氣寬腸、消積化痰,《食療本草》載其「實腸胃,益氣力」,其涼性可清肺熱,麩質黏滯能吸附痰涎;另蕎麥富含膳食纖維,或能通過通腑降濁以助肺氣肅降。
三、配伍原理與治療機制
- 降氣化痰:茶葉苦降、蜜甘潤、蕎麥消積,三者協力使痰涎軟化下行,氣機通暢。
- 調和寒熱:茶性微寒佐以蜜之平潤,避免寒涼過度;蕎麥涼而不峻,適合痰熱或食積所致喘咳。
- 物理作用:方中強調「打千餘數」,可能透過攪拌形成黏稠液體,覆蓋咽喉減少刺激,抑或促進痰液排出。
四、適用證型推論
此方適合「痰氣交阻」或「痰熱輕證」之喘咳,尤其痰多黏稠、胸膈痞滿者。然若屬虛寒喘咳(痰稀色白、畏寒)或陰虛燥咳(乾咳無痰),則恐非所宜。
總結
三分茶以消痰、潤降、通腑為核心,透過藥食兼用之品,調和氣機而止咳平喘,體現古代「藥治不如食治」的靈活思路。
傳統服藥法
茶2錢,蜜2兩,蕎麥面4兩。
上以新水1大碗,約打千餘數,連飲之,飲畢良久,下氣不可停,人喘自止。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三分茶, 出處:《儒門事親》卷十五。 組成:茶2錢,蜜2兩,荞麥面4兩。 主治:咳嗽痰涎氣喘者。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