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蜜粉膏
MI FEN GAO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醫方類聚》卷二四一引《吳氏集驗方》
方劑配方組成
熱性指數
1
寒性指數
0
熱/寒比例
中性 (1.00)複方歸經比例
脾經 25%
胃經 25%
大腸經 25%
肺經 25%
脾經
胃經
大腸經
肺經
最後更新日:2025-07-24
方劑組成解釋
蜜粉膏方劑中添加蜂蜜,主要基於以下原因:
- 潤燥止癢:蜂蜜具有潤燥、止癢的功效,可以有效緩解皮膚乾燥、瘙癢等症狀,與其他藥物協同作用,提高療效。
- 促進傷口癒合:蜂蜜具有抗菌消炎、促進組織再生等功效,可以加速傷口癒合,防止感染,減少疤痕形成,有利於皮膚的修復。
蜜粉膏中蜂蜜的添加,不僅提高藥效,更能改善藥膏的口感和使用體驗,使其更易於接受。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蜜粉膏方劑分析
一、傳統古代功效主治
「麻舌」
「麻舌」指舌體麻木、感覺遲鈍或異常,屬中醫「舌痹」範疇。古代醫家認為,此症多因風痰阻絡、血虛失養、或熱毒上攻所致。蜜粉膏外敷患處,推測其作用為:
- 局部刺激緩解:丹粉(硃砂或鉛丹類)可能具輕微刺激性,能促進局部氣血流通,改善麻木。
- 潤燥解毒:蜂蜜甘緩潤燥,可中和丹粉之燥烈,兼能解毒,減輕熱毒對舌體的影響。
- 物理性覆蓋:膏體形成保護層,減少外部刺激對舌黏膜的影響。
二、組成邏輯推理與治療原理
丹粉(可能為硃砂或鉛丹)
- 性質:辛、微寒,有毒,傳統用於鎮靜、解毒、殺蟲。
- 作用推測:
- 寒涼屬性可清解局部熱毒,緩解舌體灼熱或腫脹。
- 辛散之性可能疏通經絡滯氣,改善氣血不暢所致的麻木。
蜂蜜
- 性質:甘、平,潤燥解毒、緩急止痛。
- 作用推測:
- 調和丹粉的毒性與燥性,減少對黏膜的刺激。
- 其黏附性助藥效持久作用於患處,並滋養舌體組織。
製法與用法邏輯
- 飯上蒸製:利用蒸汽溫和加熱,使丹粉與蜜充分融合,降低丹粉毒性,提升藥性溫和度。
- 雞毛掃塗:輕柔塗抹避免損傷舌面,同時雞毛可能具傳統「祛風」象徵意義。
可能的治療原理
- 氣血調和:丹粉通絡,蜂蜜養陰,二者協調改善局部氣血瘀滯。
- 毒邪外解:蜂蜜解毒配合丹粉抑菌,適用於輕度熱毒上攻之症。
- 物理屏障:膏體覆蓋舌面,阻隔外界刺激,緩解感覺異常。
總結
蜜粉膏以「辛寒通絡、甘潤護黏膜」為核心,通過外治法直接作用患處,推測其對輕度風熱或血瘀型「麻舌」有一定緩解作用。然方中丹粉毒性需嚴格控制劑量,此為古代用藥特色之一。
傳統服藥法
丹粉、蜜。
上藥調和,飯上蒸些時候取下。以雞毛掃抹所患處。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相同名稱方劑
蜜粉膏, 出處:《醫方類聚》卷二四一引《吳氏集驗方》。 組成:丹粉、蜜。 主治:麻舌。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