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葵散

DONG KUI SAN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肘後方》卷六

熱性指數

1

寒性指數

13

複方歸經比例

肝經 13%
脾經 13%
心經 13%
腎經 13%
大腸經 13%
肺經 13%
小腸經 6%
胃經 6%
膀胱經 6%
肝經
脾經
心經
腎經
大腸經
肺經
小腸經
胃經
膀胱經

最後更新日:2024-12-24

方劑組成解釋

冬葵散中包含冬葵子,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冬葵子性寒滑潤,善於利水通淋,清熱解毒。 冬葵散主要用於治療小便不利、淋痛、熱毒瘡瘍等病症,而冬葵子正能發揮其利水通淋、清熱解毒之效,配合其他藥材,達到治療目的。
  2. 冬葵子與其他藥材配伍,相輔相成,增強療效。 冬葵散中其他藥材如車前子、滑石等,也具有利水通淋之功,冬葵子與其搭配使用,可以加強利水通淋的效果,更有效地治療相關疾病。

冬葵散方劑中加入柏子仁,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潤腸通便:柏子仁性味甘平,入腎、大腸經,具有潤腸通便的功效。冬葵散以清熱利濕為主,但容易造成腸燥便祕,加入柏子仁可緩解藥物對腸道的刺激,促進排便,使藥效更佳。
  2. 養心安神:柏子仁還具有養心安神的功效,可緩解因清熱利濕藥物所引起的燥熱不安。冬葵散多用於治療熱證,患者容易出現心煩、失眠等症狀,柏子仁的加入有助於改善這些症狀,使患者更快適服。

總之,柏子仁在冬葵散方劑中的作用是潤腸通便、養心安神,協調藥性,使藥效更佳,同時兼顧患者的舒適度。

冬葵散中加入茯苓,主要是為了其利水滲濕,健脾寧心的功效。

茯苓味甘淡,性平,歸脾、腎經,具有利水滲濕、健脾寧心之效。冬葵散主要治療小便不利、水腫、腹脹等症,而茯苓可利水滲濕,有助於排泄體內多餘水分,緩解水腫、腹脹等症狀。同時,茯苓還有健脾寧心的作用,可改善脾胃功能,安神定志,對於伴隨小便不利而出現的乏力、心悸等症狀也有一定的緩解作用。因此,茯苓在冬葵散中,起到利水滲濕、健脾寧心的作用,有助於整體療效的提升。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冬葵散」

冬葵散是中藥方劑之一,主要由冬葵子、柏子仁、茯苓三味藥材組成。冬葵散具有清熱涼血、養陰潤燥、益氣生津的功效,主治年輕人血氣旺盛,臉上長滿了青春痘。

藥材組成介紹

  • 冬葵子: 冬葵子性甘、寒,歸腎經、膀胱經。具有清熱通淋、利水消腫、益氣生津的功效。冬葵子中含有葵皮素,具有利尿作用,能增加腎臟排尿量,幫助排出體內多餘的水分和毒素。冬葵子富含植物蛋白質、植物纖維、維生素等成分,能驅除腸道寄生蟲及蟲卵。

  • 柏子仁: 柏子仁性平、味甘、歸心、肝、腎經。具有安神鎮靜、止血、固澀固表、生津止渴、潤燥滑腸、補氣補陰等功效。其中,安神鎮靜是柏子仁最主要的功效之一,常用於治療心慌心悸、失眠多夢等症狀。柏子仁還可以補氣養血、潤燥滑腸,用於治療氣虛體弱、腸燥便祕等症。此外,柏子仁還有固澀固表、生津止渴等功效,常用於治療盜汗、遺精、尿頻、口乾舌燥等症狀。

  • 茯苓: 茯苓性平、味甘淡,歸脾、胃、心經。具有利水消腫、利水滲濕、清熱利尿、祛風除濕、安胎、健脾胃、補血、安神等功效。茯苓可以促進小便的生成和排出,幫助排除體內多餘的水分,適用於水腫、尿路感染、膀胱炎、腎炎等症。茯苓還可以祛風除濕,適用於風濕痹痛、關節炎、水腫等症。茯苓還可以安胎,適用於孕婦水腫、先兆流產等症。茯苓還可以健脾胃,適用於脾虛諸證,虛弱、食少納呆、倦怠乏力等症。茯苓還可以補血,適用於氣血兩虛、面色蒼白、頭暈目眩等症。茯苓還可以安神,適用於失眠、多夢等症。

總結

冬葵散是中藥方劑之一,由冬葵子、柏子仁、茯苓三味藥材組成,具有清熱涼血、養陰潤燥、益氣生津的功效。冬葵散主治年輕人血氣旺盛,臉上長滿了青春痘。

傳統服藥法


冬葵子1兩,柏子仁1兩,茯苓1兩,瓜瓣1兩。美白麵部皮膚。
上為散。
每服方寸匕,日3次,食後酒送下。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1. 本方不宜長期服用。
  2. 孕婦、哺乳期婦女慎用。
  3. 有濕熱症狀的人不宜服用。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冬葵散, 出處:《肘後方》卷六。 組成:冬葵子1兩,柏子仁1兩,茯苓1兩,瓜瓣1兩。 主治:美白麵部皮膚。主治:少年血氣甚,面生皯皰。

冬葵散, 出處:《聖惠》卷九十二。名見《普濟。 組成:冬葵子3分,滑石3分(細研),粱上塵半兩,黃芩半兩,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主治:小兒心臟熱,或煩躁不安,小便赤澀不通。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