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灰餅子
AI HUI BING ZI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楊氏家藏方》卷十八
方劑配方組成
熱性指數
寒性指數
熱/寒比例
熱 (4.75)複方歸經比例
最後更新日:2025-01-23
方劑組成解釋
艾灰餅子方劑中包含艾葉,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艾葉本身具有溫熱散寒、止痛止血的功效。 艾葉性溫,入肝、脾經,能溫經散寒,止血止痛,對於寒濕所致的疼痛、出血等症狀具有良好的療效。
- 艾灰能增強藥效。 艾葉經燒成灰後,其藥性更加溫和,且更容易被人體吸收。艾灰具有溫經散寒、止痛止血的功效,與艾葉相輔相成,能更好地發揮治療效果。
因此,艾灰餅子方劑中包含艾葉,是基於艾葉本身的藥效以及艾灰的增效作用,以達到溫經散寒、止痛止血的治療目的。
方劑「艾灰餅子」中包含「龍骨」,其原因主要有二:
- 固澀止汗: 龍骨性寒,味甘鹹,入腎經,具有收斂固澀的作用,能有效止汗止瀉。艾灰餅子多用於治療汗多、盜汗等症狀,龍骨的固澀作用可幫助收斂汗孔,減少汗液分泌。
- 鎮靜安神: 龍骨亦具鎮靜安神之效,可平息心神,緩解驚悸失眠。艾灰餅子在治療失眠、多夢等症狀時,龍骨的鎮靜作用能幫助患者入睡,提高睡眠品質。
艾灰餅子方劑中加入肉荳蔻,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溫中散寒: 肉荳蔻性溫,味辛,入脾、胃經,具有溫中散寒、行氣止痛的功效。艾灰餅子常用於治療脾胃虛寒、寒邪凝滯所致的腹痛、腹瀉等症,而肉荳蔻的溫中散寒之效可助艾灰餅子溫陽散寒,緩解腸胃不適。
2. 燥溼止瀉: 肉荳蔻還具有一定的燥溼止瀉作用,可用於治療脾虛溼盛、泄瀉不止等症。艾灰餅子中加入肉荳蔻,可增強其止瀉功效,緩解腹瀉症狀。
綜上,肉荳蔻在艾灰餅子方劑中的加入,可以有效地增強溫中散寒、燥溼止瀉的功效,從而更好地治療相關病症。
中藥方劑[艾灰餅子]的組成中包含[鉛丹],因為鉛丹具有燒灼和毒性作用,能夠處理一些病症如清除濕邪。然而,鉛丹的毒性非常強,現代中醫已不再使用鉛丹,改為選擇其他更安全的成分。使用鉛丹時需特別謹慎,以免對人體造成傷害。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艾灰餅子」主治功效分析
方劑組成
「艾灰餅子」由以下藥材組成:
- 艾葉:取其燒灰留性之用,性溫,具溫經止痛、散寒除濕、調經安胎之效。
- 龍骨:選用白龍骨,具有平肝鎮驚、安神定志、固精止汗的功效。
- 肉豆蔻:經麵裹煨熟處理,味辛溫,能溫中止瀉、健脾消食、行氣止痛。
- 鉛丹:取黃丹,火上飛過,具有收斂固腸、解毒止瀉、殺蟲止痢之功。
主治功效
根據《楊氏家藏方》記載,「艾灰餅子」主治小兒吐瀉,日夜無度。此方針對小兒因脾胃虛弱、寒濕內侵而導致的吐瀉症狀,具有良好的治療效果。
治療原理分析
此方劑的治療原理可歸納如下:
溫陽散寒,止瀉固脫:
- 艾葉燒灰留性,其溫熱之性更為緩和,能溫陽散寒,驅除體內寒濕之邪,同時有助於止瀉。
- 肉豆蔻溫中散寒,能溫暖脾胃,促進消化吸收,從根本上改善因脾胃虛寒引起的吐瀉。
固澀收斂,止瀉止嘔:
- 龍骨具有收斂固澀之性,能固澀腸道,防止腹瀉脫水,同時有安神定驚之效,對因吐瀉引起的小兒不安有緩解作用。
- 鉛丹經過火上飛過,使其收斂固腸的作用更加顯著,能有效止瀉,減少腸道蠕動,減少大便次數。
健脾和胃,調理消化:
- 肉豆蔻能健脾消食,促進脾胃功能恢復,有助於改善消化不良,從根本上緩解吐瀉。
綜合來看,「艾灰餅子」針對小兒吐瀉的病機,以溫陽散寒、固澀收斂為主,兼以健脾和胃,達到止瀉、止嘔、調理消化之效。其選藥精當,配伍合理,且經過特殊炮製,更使其藥效得以充分發揮。
用法分析
本方將藥材研為細末,再以水調和成丸,並捏作成餅狀,方便幼兒服用。以油燈盞湯送服,可使藥性更加溫和,亦能保護腸胃,促進藥物吸收。此方宜在乳食空腹時服用,有助於藥效的發揮。
傳統服藥法
艾葉(燒灰留性)2錢,白龍骨2錢,定粉2錢,肉豆蔻1枚(面裹煨熟),黃丹半錢(火煅飛過)。
上為細末,滴水為丸,每1兩作40丸,捏作餅子。
每服1餅子,先取油燈盞,水洗過,乳食前煎油燈盞湯化下。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具有收斂固澀的功效,不宜長期服用。
相同名稱方劑
艾灰餅子, 出處:《楊氏家藏方》卷十八。 組成:艾葉(燒灰留性)2錢,白龍骨2錢,定粉2錢,肉豆蔻1枚(面裹煨熟),黃丹半錢(火煅飛過)。 主治:小兒吐瀉,日夜無度。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