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胎方

ZHUAN TAI FANG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新中醫》(1981;7:26)

熱性指數

14

寒性指數

8

複方歸經比例

脾經 21%
肝經 18%
心經 15%
肺經 11%
腎經 9%
胃經 8%
大腸經 6%
三焦經 3%
膽經 2%
心包經 2%
脾經
肝經
心經
肺經
腎經
胃經
大腸經
三焦經
膽經
心包經

最後更新日:2024-12-19

方劑組成解釋

轉胎方中加入當歸,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一、補血活血,調經止痛: 當歸性溫,味甘辛,入心、肝、脾經,具有補血活血、調經止痛之效。轉胎方多用於治療婦科疾病,如月經不調、痛經、經閉等,而當歸可改善血液循環,促進血液流動,有助於改善經血運行不暢、痛經等症狀,起到調經止痛的作用。

二、滋陰養血,潤燥滑腸: 當歸還具有滋陰養血、潤燥滑腸的功效。轉胎方中加入當歸,可補充血氣,改善女性體虛乏力、面色蒼白等症狀,並有助於潤腸通便,改善便祕等問題,進而有利於孕育胎兒。

轉胎方中包含川芎,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1. 活血化瘀: 川芎性溫,味辛,入肝、膽經,具有活血化瘀、行氣止痛的功效。轉胎方主要針對婦科疾病,如月經不調、痛經、閉經等,而川芎有助於改善血液循環,促進經血流通,緩解經期疼痛。
  2. 升陽舉陷: 川芎還具備升陽舉陷的作用,能提升陽氣,改善氣血運行。對於因氣虛血瘀導致的子宮虛寒、胎兒不穩等問題,川芎能起到溫經散寒、固攝胎元的作用,有助於穩定胎兒,促進胎兒發育。

轉胎方中包含白芍,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1. 緩解肝氣鬱結:轉胎方多用於治療因肝氣鬱結所致的月經不調、痛經等症狀。白芍性微寒,味苦酸,入肝經,具有養血柔肝、緩解肝氣鬱結的作用。其能平息肝氣,使氣血運行順暢,緩解因肝氣鬱結所致的痛經和月經不調。
  2. 調和氣血:轉胎方中多配合其他藥物,如當歸、川芎等,共同達到活血化瘀、調和氣血的效果。白芍能養血柔肝,與其他藥物相輔相成,促進氣血運行,改善月經不調和痛經等症狀。

轉胎方中包含熟地黃,其主要原因有二:

  1. 滋陰補血: 熟地黃味甘性溫,入肝腎經,具有滋陰補血、益精填髓的功效。轉胎方主要用於治療腎虛、血虛所致的各種婦科疾病,而熟地黃正好能補益腎陰,滋養血液,改善氣血不足,從根本上調理女性身體。
  2. 調經安胎: 熟地黃能滋養衝任二脈,調節月經,並能固腎安胎,預防流產。轉胎方中使用熟地黃,可以改善女性的內分泌,促進子宮功能正常運作,從而達到安胎的效果。

轉胎方中加入黨參,主要基於以下原因:

  1. 補氣健脾: 黨參為補氣藥,能補中益氣、健脾益胃。轉胎方旨在調和氣血,改善體質,為孕育生命打下基礎,黨參的補氣作用可增強母體的氣血循環,為胎兒提供充足的營養。
  2. 固本培元: 黨參亦有固本培元之效,能增強體質,提高抗病能力,有助於孕期維持健康狀態,避免因體虛而導致孕期不適或胎兒發育不良。

轉胎方中包含白朮,主要基於其健脾益氣、燥濕利水、固表止汗的功效。

白朮為健脾要藥,能增強脾胃運化功能,使水谷精微轉化吸收,為胎兒生長提供充足營養。其燥濕利水功能,能祛除濕邪,防止濕邪困脾影響胎兒生長髮育。此外,白朮還具固表止汗作用,可防止胎兒因氣虛津傷而出現滑胎、早產等問題。

因此,白朮的加入能有效健脾益氣,促進胎兒生長,並防治孕期常見病症,故為轉胎方中重要藥材之一。

轉胎方中加入黃耆,主要基於其補氣固表、託毒生肌的功效。

黃耆性溫,味甘,入脾、肺經,具有補中益氣、固表止汗、託毒生肌的作用。轉胎方主要針對胎兒不足、母體虛弱等情況,而黃耆能補氣益氣,增強母體的免疫力,促進胎兒發育。同時,黃耆還能固表止汗,防止因氣虛導致的胎動不安或早產等問題。此外,黃耆也有託毒生肌的作用,可以幫助母體傷口癒合,減少感染風險。

轉胎方中包含續斷,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補腎固本,強壯筋骨: 續斷性味甘溫,入肝腎經,具有補肝腎、強筋骨之效。轉胎方常用於治療婦科疾病,如不孕不育、月經不調等,而腎虛、筋骨虧損是造成這些疾病的重要因素。續斷能補腎壯骨,改善體質,爲胎兒發育提供良好的環境。
  2. 固衝止崩,安胎保胎: 續斷能固衝止崩,即能止血止痛,並有助於穩定子宮,防止流產。在轉胎方中,續斷可以起到安胎保胎的作用,確保胎兒的正常發育。

轉胎方中包含枳殼,主要考量其行氣消積的功效。枳殼味苦、辛,性微寒,入脾、胃經。其具有破氣消積、化痰止嘔的功效,能有效緩解因氣滯痰阻所致的胎位不正、難產等問題。

此外,枳殼亦可通調氣血,促進胎兒順利下降,有助於胎兒轉正。因此,轉胎方中加入枳殼,可以協同其他藥物,發揮更佳的轉胎功效。

轉胎方中包含甘草,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調和藥性: 轉胎方中多使用藥性較強的藥材,如附子、乾薑等,甘草味甘性平,具有調和諸藥的作用,可以緩和藥性,避免藥物過於峻猛,減少對身體的刺激。
  2. 補氣益脾: 轉胎方常用於治療脾腎陽虛所致的疾病,甘草入脾經,具有補氣益脾的作用,可以增強脾胃功能,促進營養吸收,為身體提供充足的能量,有助於恢復體質。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轉胎方」以補氣、補血、益陰為主要治療方案,處方組成包括當歸、川芎、白芍、熟地黃、黨參、白朮、黃耆、續斷、枳殼、甘草等十味藥材,各藥材的藥性功效如下:

**1. 甘草:**性甘平,歸脾、肺、心經,具有清熱解毒、補氣、瀉火、止咳化痰、潤肺、生津止渴、補血、活絡止痛等功效。

**2. 白芍:**具有平肝息風、補血養肝、健脾胃等傳統功效。

**3. 白朮:**具有補氣、利水滲濕、固表止汗、生津止渴、安胎、健脾胃、祛風除濕等功效。

**4. 川芎:**具有活血化瘀、祛風除濕、理氣行氣、活絡止痛、燥溼、補血、強筋骨等功效。

**5. 當歸:**具有補血活血、調經止痛、止血、活血化瘀、止咳平喘等功效。

**6. 黨參:**具有補中益氣、健脾胃、生津止渴、補血、安神等功效。

**7. 黃耆:**性溫味甘,歸脾、肺經,具有補氣、固表、升陽、利水消腫等功效。

**8. 熟地黃:**具有補血、滋陰、益精、補腎、滋補養生等功效。

**9. 續斷:**具有補陽、補氣、強筋骨、補益肝腎、利水消腫、安胎、通經絡、止血等功效。

**10. 枳殼:**具有理氣行氣、止咳化痰、消食化積、降氣等功效。

「轉胎方」中的各味藥材相輔相成,共同發揮補氣、補血、益陰的作用,適用於氣血不足、陰虛體弱、胎動不安、產後虛弱等症狀。在臨牀上,中醫師會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調整藥方中的藥物劑量和配伍,以達到最佳的治療效果。

傳統服藥法


當歸10克,川芎6克,白芍10克,熟地10克,黨參10克,白朮10克,黃耆10克,炙甘草6克,川續斷10克,枳殼6克。
水煎服,每日1劑,早、晚各1次。連服3日為1療程。結束後復查胎位,糾正者追蹤至分娩,未轉正者,繼續服。復發者可重新治療。
胎位不正:應用本方矯正138例,結果成功126例,成功率為91.3%,失敗12例,失敗率為8.7%。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孕婦慎用。

相關疾病


胎位不正

相同名稱方劑


轉胎方, 出處:《新中醫》(1981;7:26)。 組成:當歸10g,川芎6g,白芍10g,熟地10g,黨參10g,白朮10g,黃耆10g,炙甘草6g,川續斷10g,枳殼6g。 主治:胎位不正。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