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止嘔安胎飲中加入人參,主要是因為人參具有以下兩點功效:
- 益氣固本,扶正祛邪:人參能補益元氣,增強體質,對於孕婦因氣虛所致的嘔吐、胎動不安等症狀有良好的緩解作用。
- 健脾和胃,止嘔安胎:人參能健脾和胃,增進食慾,改善消化功能,對於孕婦因脾胃虛弱而導致的嘔吐症狀也能起到一定緩解作用。
因此,在止嘔安胎飲中加入人參,可以有效地改善孕婦的體質,減輕嘔吐症狀,達到安胎的目的。
止嘔安胎飲中加入青皮,主要有兩方面作用:
一、 降逆止嘔: 青皮味辛、苦,性溫,入脾、胃經,具有行氣消脹、降逆止嘔的功效。孕婦常因氣機逆亂,或脾胃虛弱,導致嘔吐。青皮能疏肝理氣,降逆止嘔,緩解孕婦的嘔吐症狀。
二、 健脾和胃: 青皮能健脾和胃,增強脾胃消化功能,促進營養吸收。孕婦懷孕期間,由於荷爾蒙變化和子宮增大,容易出現消化不良、食慾不振等問題。青皮能幫助改善脾胃功能,維持孕婦的營養供應,有利於胎兒的生長發育。
止嘔安胎飲中加入陳皮,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理氣和胃,止嘔安胎:陳皮性溫,味辛,入脾、肺經,具有理氣健脾、燥濕化痰之效。孕婦妊娠期間,常因脾胃虛弱,氣機不暢而導致嘔吐。陳皮能理氣和胃,降逆止嘔,緩解孕婦的妊娠反應,安胎保胎。
- 行氣疏肝,調和氣血:陳皮還具備行氣疏肝的功效。孕婦情緒波動,肝氣鬱結,也會引起嘔吐。陳皮能疏肝解鬱,調和氣血,有助於穩定孕婦情緒,減少嘔吐頻率。
止嘔安胎飲中加入茯苓,主要有以下兩方面原因:
一、 健脾和胃,止嘔止吐: 茯苓性平味甘,入脾、肺經,具有健脾利濕、寧心安神之效。孕婦懷孕期間,脾胃虛弱,容易出現噁心嘔吐等妊娠反應,茯苓能健脾和胃,增強脾胃運化功能,改善孕婦的消化吸收,從而達到止嘔止吐的效果。
二、 寧心安神,安胎保胎: 茯苓還具有寧心安神的作用,能改善孕婦心神不安、睡眠不佳等症狀,有助於緩解孕婦的焦慮情緒,促進胎兒的正常發育,起到安胎保胎的作用。
止嘔安胎飲中加入吳茱萸,主要原因有二:
一、 溫胃止嘔:吳茱萸性溫,入脾胃經,具有溫中散寒、降逆止嘔之效。孕婦因氣血虛弱,易受寒邪侵襲,導致胃氣上逆,出現嘔吐。吳茱萸可溫暖脾胃,驅散寒邪,降逆止嘔,緩解孕吐。
二、 安胎固元:吳茱萸除了止嘔作用,還具有安胎固元之效。孕婦胎氣不固,易出現腹痛、漏紅等流產先兆,吳茱萸可溫補腎氣,固攝胎元,有助於穩定胎兒,防止流產。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止嘔安胎飲之傳統功效與方劑分析
一、傳統古代功效主治
此方主治「孕婦嘔吐」,即中醫所稱「妊娠惡阻」。妊娠初期,衝脈之氣上逆,胃失和降,易致嘔吐不止。古代醫家認為,此症多因脾胃虛弱、痰飲內停或肝胃氣逆所致,故以和胃降逆、健脾化痰、佐以安胎為治法。
二、組成邏輯與治療原理
(一)方劑組成解析
人參(5分)
- 作用:大補元氣,健脾益胃。
- 原理:妊婦嘔吐易耗氣傷津,人參可補中焦之虛,助脾胃運化,止嘔逆。
青皮(麩炒,5分)、廣皮(即陳皮,8分)
- 作用:青皮疏肝破滯,陳皮理氣和胃。
- 原理:二者配伍,一散一和,疏解肝鬱氣滯(青皮),兼降胃氣(陳皮),可調暢氣機以止嘔。
半夏(制,8分)
- 作用:燥濕化痰,降逆止嘔。
- 原理:為止嘔要藥,擅降胃氣、化痰濕,制後減其毒性,適合孕婦慎用。
白茯苓(8分)
- 作用:健脾利濕,寧心安神。
- 原理:滲濕以助半夏化痰,健脾以固中焦,防嘔吐傷脾。
吳茱萸(湯泡去黃水,微炒,3分)
- 作用:溫肝暖胃,下氣止嘔。
- 原理:善解肝胃之寒滯,降逆氣,針對寒性嘔吐或胃寒兼氣逆者。
炙甘草(3分)
- 作用:調和諸藥,補脾益氣。
- 原理:緩和藥性,兼顧脾胃,與人參、茯苓共成補益之勢。
煨薑(3片)
- 作用:溫中止嘔,散寒和胃。
- 原理:生薑為「嘔家聖藥」,煨後性更溫和,助半夏、吳茱萸加強止嘔之效。
(二)整體配伍邏輯
- 健脾益氣(人參、茯苓、甘草)+ 降逆止嘔(半夏、煨薑、吳茱萸)+ 理氣疏肝(青皮、陳皮)。
- 全方以「和胃降逆」為核心,佐以健脾化痰、疏肝解鬱,使氣機通暢,胃氣得降,嘔吐自止。
(三)治療原理推論
- 調和肝胃:針對孕後衝脈氣盛,肝氣犯胃之嘔逆,以青皮、陳皮疏肝,半夏、吳茱萸降胃。
- 化痰濕:痰濕阻胃亦致嘔,半夏、茯苓化痰滲濕,斷嘔吐之病理因素。
- 顧護胎元:人參、甘草補益中氣,茯苓安神,間接穩固胎氣,兼防頻嘔傷正。
此方體現「治病與安胎並舉」之思路,然用藥輕靈(分量輕),符合妊娠期「中病即止」原則。
傳統服藥法
人參5分,青皮(麩炒)5分,廣皮半夏(制)8分,白茯苓8分,吳茱萸(湯泡去黃水,微炒)3分,炙草3分。
加煨薑3片,水煎,徐徐溫服。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具有溫補的功效,孕婦體質虛熱者慎用。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止嘔安胎飲, 出處:《胎産心法》卷上。 組成:人參5分,青皮(麸炒)5分,廣皮半夏(制)8分,白茯苓8分,吳茱萸(湯泡去黃水,微炒)3分,炙草3分。 主治:孕婦嘔吐。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