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五寶仙丹方劑中加入珍珠,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清熱解毒: 珍珠性寒,味甘鹹,具有清熱解毒、鎮心安神之效。古籍記載,珍珠可治療熱毒瘡瘍、目赤腫痛等症,能有效清除體內熱毒,促進傷口癒合。
- 平肝潛陽: 珍珠入肝經,能平肝潛陽,鎮驚安神。對於肝陽上亢、頭暈目眩、心悸失眠等症,珍珠能起到安撫心神、平息肝火的作用,幫助患者恢復正常睡眠。
總之,珍珠在五寶仙丹方劑中起著清熱解毒、平肝潛陽的重要作用,有助於提高藥效,達到治病救人的目的。
五寶仙丹中包含琥珀,主要基於其以下兩點原因:
- 化瘀止痛: 琥珀性味甘平,入心、肝經,具有活血化瘀、止痛消腫之效。對於跌打損傷、瘀血腫痛等症狀,琥珀可促進血液循環,消散瘀血,緩解疼痛。
- 安神定驚: 琥珀具有鎮靜安神的作用,可用於治療心神不寧、失眠多夢、驚悸不安等症狀。
因此,五寶仙丹中加入琥珀,旨在發揮其活血化瘀、止痛消腫、安神定驚的功效,以達到治療疾病的效果。
「五寶仙丹」方劑中包含「冰片」,主要考量以下兩個原因:
- 清熱解毒,涼血止痛: 冰片性寒,具有清熱解毒、涼血止痛的功效。能有效抑制炎症反應,減輕疼痛,對於熱毒引起的發熱、咽喉腫痛、口舌生瘡等症狀有顯著療效。
- 開竅醒神,止痛止癢: 冰片味辛,能開竅醒神,並具有一定的止痛止癢作用。對於神志不清、昏迷、頭痛、頭暈等症狀,以及皮膚瘙癢、瘡瘍疼痛等,都能起到一定的緩解作用。
五寶仙丹方中包含硃砂,其目的在於:
- 鎮心安神: 硃砂性寒,入心經,能鎮心安神,平息躁動,用於治療心神不安、失眠多夢、驚悸怔忡等症。
- 解毒止痛: 硃砂亦具解毒止痛功效,可用於治療外傷疼痛、毒蛇咬傷、癰疽腫毒等。
然而,硃砂含有汞,長期服用或大量服用會導致汞中毒,因此使用需謹慎,需在醫師指導下服用。
五寶仙丹中包含土茯苓,主要因其具有以下兩點功效:
- 清熱解毒:土茯苓味甘淡性寒,能清熱解毒,對於因濕熱蘊結而引起的瘡瘍腫毒、皮膚瘙癢等症狀有良好的療效。五寶仙丹主要用於治療各種皮膚病,土茯苓的清熱解毒功效可以幫助清除導致皮膚問題的熱毒,從而達到治療效果。
- 利濕去濕:土茯苓具有利濕去濕的功效,可以幫助排出體內過多的濕氣,改善濕熱所致的各種病症。五寶仙丹中常配伍具有利水滲濕功效的藥物,如茯苓、豬苓等,土茯苓的加入可以增強方劑的利濕去濕效果,使治療效果更佳。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五寶仙丹傳統古代功效主治分析
此方載於《外科正宗》等典籍,主治「天疱頑瘡、楊梅潰爛、頑癬經年不癒」,皆屬濕熱毒邪深伏血分,腐蝕肌膚之證。
- 天疱瘡:皮膚膿皰潰爛,多因濕熱火毒熾盛。
- 楊梅瘡(梅毒):毒結皮膚,潰爛流膿,屬穢毒積滯。
- 頑癬:久治不癒,局部乾燥或濕潤,與風濕熱毒膠結相關。
此類病症共通點為毒邪纏綿、病程長久,需解毒斂瘡、活血通絡,兼顧祛腐生肌。
組成邏輯與治療原理
- 珍珠:甘鹹寒,清熱解毒、收斂生肌,針對潰爛瘡面,促進修復。
- 琥珀:甘平,活血散瘀、通絡安神,助化肌膚瘀毒,兼寧心定志(梅毒易伴神志不穩)。
- 片腦(冰片):辛涼,透散鬱火、消腫止痛,開竅透毒於外。
- 朱砂:甘微寒,清鎮解毒,抑菌殺蟲(古用於梅毒等穢瘡)。
- 滴乳石(鐘乳石):甘溫,傳統用於溫陽通脈,佐制諸藥寒涼,防冰伏邪氣。
配伍特點:
- 攻毒與護正並行:朱砂、珍珠攻毒斂瘡;琥珀、滴乳石調和氣血。
- 外用與內服聯動:藥末調敷或內服,配合土茯苓湯(每日1斤煎湯)專攻梅毒濕熱。土茯苓為治楊梅瘡要藥,清熱解毒、利關節,用量極重(12斤),以「湯劑送服藥末」形成內外夾擊之勢。
治療原理推論:
- 透毒外達:冰片辛散、朱砂清解,開洩腠理使毒邪外透。
- 活血生肌:琥珀化瘀、珍珠生新,改善局部氣血壅滯。
- 專病專藥:土茯苓全程主導,針對楊梅瘡濕毒,現代研究證實其抗梅毒螺旋體作用。
整體思路:以「清解血毒」為核心,結合「通絡斂瘡」,佐以大量土茯苓湯沖服藥末,形成持續性解毒攻效,適用於頑固性皮膚穢毒證候。
傳統服藥法
珍珠1分半,琥珀1分半,片腦1分半,朱砂1分半,滴乳石3分,飛面(炒過)3分,土茯苓12斤(每1日用1斤煎湯12碗,1日要飲盡,不可用別湯水,日日如此,服盡12帖為愈)。
上為細末,分作12帖。
每服1分,空心土茯苓湯調下。
五寶散(《外科正宗》卷三)、五寶丹(《景岳全書》卷六十四)、五寶聖靈丹(《外科學講義》)。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有毒,慎用。
相關疾病
皮膚癬菌病(鼠蹊肛門周圍)膿痂疹
相同名稱方劑
五寶仙丹, 出處:《魯府禁方》卷四。 組成:珍珠1分半,琥珀1分半,片腦1分半,朱砂1分半,滴乳石3分,飛面(炒過)3分,土茯苓12斤(每1日用1斤煎湯12碗,1日要飲盡,不可用别湯水,日日如此,服盡12帖爲癒)。 主治:天皰頑瘡、楊梅潰爛、頑癬經年不癒者。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