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掃帚

鐵掃帚

TIE SAO ZHOU | 更多圖表

方劑配方組成

熱性指數

25

寒性指數

8

熱/寒比例

(3.13)

複方歸經比例

脾經 25%
腎經 25%
心經 14%
肺經 14%
肝經 10%
大腸經 10%
脾經
腎經
心經
肺經
肝經
大腸經

最後更新日:2025-07-24

方劑組成解釋

鐵掃帚方劑中包含硫磺,主要原因有二:

一、 殺蟲止癢: 硫磺性寒,具有殺蟲止癢的功效,對於疥瘡、濕疹等皮膚病引起的瘙癢症狀有良好的療效。

二、 解毒消腫: 硫磺具有解毒消腫的作用,可以治療瘡瘍、腫毒等病症。鐵掃帚方劑常用於治療皮膚病,而硫磺的解毒消腫作用有助於消滅病竈,促進傷口癒合。

鐵掃帚方劑中含有硃砂,其主要原因在於硃砂的特殊藥性。

1. 鎮心安神: 硃砂性寒,入心經,具有鎮心安神之效,可治療心神不寧、失眠多夢、心悸不安等症狀。

2. 解毒止痛: 硃砂亦具有解毒止痛之效,可治療熱毒內盛、口舌生瘡、咽喉腫痛等症狀。

鐵掃帚方劑中,硃砂的加入,不僅有助於緩解心神不寧,更能起到解毒止痛之效,從而達到治療疾病的目的。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鐵掃帚方劑分析

一、傳統功效主治

此方主治「疥癬血風,諸瘡瘙癢難當」,即皮膚濕疹、疥瘡、癬症及風熱或血燥引起的頑固性皮膚瘙癢。古代醫家認為此類病症多因濕毒、風邪或蟲毒蘊結肌膚,導致氣血不暢、皮膚乾燥或潰爛。本方外用,着重殺蟲止癢、解毒燥濕,同時透過油膏劑型潤膚斂瘡。

二、組成與治療原理

  1. 硫黃

    • 性溫有毒,傳統用於殺蟲療瘡,直接作用於皮膚寄生蟲(如疥蟎),並抑制真菌生長(如癬症)。其燥濕特性可緩解濕疹滲液。
    • 邏輯推導:硫黃為主要殺蟲成分,針對「蟲毒」致病的核心病機。
  2. 人言(砒霜)

    • 少量外用可攻毒蝕瘡,古代用於頑固性瘡瘍,以其強烈毒性抑制嚴重感染或壞死組織。
    • 邏輯推導:與硫黃協同增強殺蟲解毒效力,但須嚴格控制劑量。
  3. 白蘿蔔火煅存性

    • 蘿蔔火煅後轉為炭藥,具吸附收斂作用,可減輕瘡面滲出,並緩和硫黃、砒霜的刺激性。
    • 邏輯推導:調和藥性,避免過度刺激皮膚。
  4. 香油與雞子煎製

    • 香油(芝麻油)潤膚生肌,雞蛋黃含卵磷脂可促進瘡口癒合。先煎後去蛋,取其油脂滋養之性。
    • 花椒煎油後去渣,利用其辛溫殺蟲、止癢功效,並加強藥液滲透力。
    • 邏輯推導:油劑作為載體,既能緩釋藥性,又可形成保護層,防止乾裂。

三、整體治療思路

此方結合「殺蟲解毒」與「潤膚止癢」兩大方向:

  • 攻邪:硫黃、砒霜直擊蟲毒與濕熱,消除致病主因。
  • 調護:蘿蔔炭與香油修復皮膚屏障,花椒助攻藥力滲透。
  • 全方體現「以毒攻毒」與「標本兼顧」的古代外用方特色,適用於毒性較強的皮膚頑疾。

四、潛在機制推測

從現代角度:

  • 硫黃與砒霜可能通过抑制微生物(細菌、真菌、寄生蟲)減輕感染。
  • 花椒所含揮發油(如檸檬烯)具局部麻醉效果,緩解瘙癢。
  • 香油中的不飽和脂肪酸可促進表皮修復。

此方反映古代對「蟲毒致癢」的直觀認知,透過毒性藥物速效控制症狀,再以油脂緩和刺激,符合「峻藥緩用」的傳統製劑智慧。

傳統服藥法


硫黃不拘多少,人言少許。
上為末,入白蘿蔔內,火燒存性,取出為細末聽用;另用香油四兩,入雞子三個煎熟,去雞子不用;再用花椒四兩,油內煎至焦黑,去椒不用。
用香油調藥搽患處。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相關疾病


疥癬皮膚癬菌病(鼠蹊肛門周圍)

相同名稱方劑


鐵掃帚, 出處:《古今醫鑑》卷十五引徐鯉川方。 組成:硫黃不拘多少,人言少許。 主治:疥癬血風,諸瘡瘙癢難當。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