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生硫黃丸中包含硫磺,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一、硫磺的藥性:硫磺味辛、性溫,具有解毒殺蟲、祛風止癢、活血通絡的功效。對於濕熱、風濕、疥癬、瘡瘍等病症,硫磺具有顯著的療效。
二、方劑的功效:生硫黃丸主要用於治療溼熱蘊結、風濕痹痛、疥癬瘙癢、瘡瘍腫毒等疾病。硫磺作為主要藥材,能夠有效發揮解毒殺蟲、祛風止癢、活血通絡的作用,配合其他藥材共同作用,達到治療疾病的目的。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生硫黃丸之傳統功效主治分析
此方所載主治「寒嘔,脈弱,小便復利,身有微熱,見厥者難治」,乃典型陰寒內盛、虛陽浮越之證:
- 寒嘔:因脾腎陽虛,陰寒上逆,胃氣不降而致嘔吐,多伴清冷稀涎。
- 脈弱:陽氣衰微,鼓動無力,故脈象沉弱無力。
- 小便復利:腎陽不足,不能固攝水液,導致小便清長或頻數,此與熱證之短赤迥異。
- 身微熱見厥:虛陽外浮,故雖身熱卻手足厥冷,屬真寒假熱之危候。
此證關鍵在「陽虛陰盛」,硫黃獨用即為峻補命門之火,驅散沉寒,使陽氣歸位。
組成與治療原理推論
硫黃(生用):
- 性味辛熱,純陽之品,直入腎、脾經。《本草綱目》謂其「補命門不足,陽氣暴絕」。生用則藥性更烈,可迅逐陰寒。
- 機理:溫腎陽以助氣化,暖脾胃以止嘔逆,更通過其熱性促陽氣外達,解四肢厥冷。
柳木褪研細:
- 柳木性涼,或取其制硫黃燥烈之性(古法炮製中常見「相反相制」之邏輯),然此處可能側重其纖維特性,助硫黃研磨成細粉,以利吸收。
生薑汁拌炊餅糊:
- 生薑汁辛溫,協同硫黃溫中止嘔,且能開胃氣,緩和硫黃毒性;炊餅(麵食蒸製)為穀物製糊,顧護脾胃,避免硫黃傷中。
米湯送服:
- 米湯甘平,補益胃氣,兼為引經,使藥力緩行下焦,專攻腎間陰寒。
全方邏輯:
以硫黃為君,單刀直入溫補元陽,生薑、米湯為佐制其悍烈,共奏回陽救逆、降逆止嘔之效。其方簡力專,針對陰寒內閉、陽氣欲脫之急症,符合「少火生氣」之旨,然須辨析真寒假熱,誤用則助火劫陰。
傳統服藥法
硫黃不拘多少。
以柳木褪研細,生薑汁拌炊餅糊為丸,如梧桐子大。
每服50丸,食前米湯送下。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生硫黃丸, 出處:《三因方》卷十一。 組成:硫黃不拘多少。 主治:寒嘔,脈弱,小便復利,身有微熱。見厥者難治。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