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生丸

飛生丸

FEI SHENG WAN | 更多圖表

方劑配方組成

熱性指數

7

寒性指數

4

熱/寒比例

偏熱 (1.75)

複方歸經比例

脾經 33%
胃經 33%
肝經 33%
脾經
胃經
肝經

最後更新日:2025-07-24

方劑組成解釋

飛生丸中包含蛇蛻,其主要原因如下:

  1. 袪風濕,通經絡: 蛇蛻性味甘平,入肝、腎經,具有祛風濕、通經絡、止痛的功效。飛生丸主要用於治療風濕痹痛、筋骨疼痛,蛇蛻可促進血液循環,緩解肌肉痙攣,達到舒筋活絡、止痛的效果。
  2. 生肌長肉: 蛇蛻富含膠原蛋白,具有生肌長肉、促進傷口癒合的功效。飛生丸亦可用於治療骨折、外傷、皮膚病等,蛇蛻能促進組織修復,加速傷口癒合。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傳統古代功效主治】
飛生丸主治「産難」,即現代所稱的難產。古代醫家認為此方可助胎兒順利娩出,具有催產、滑胎之效,尤其適用於產程遲滯、氣血運行不暢所致之難產。

【組成邏輯與治療原理】

  1. 飛生(鼯鼠)
    鼯鼠又稱「飛生」,其名寓「飛躍而生」之意,古人取其形象聯想,認為能助胎兒「飛速產出」。且鼯鼠習性敏捷,古代取其象徵意義,隱喻促進產程活動之力。部分醫籍記載其糞便(五靈脂)可活血散瘀,推測飛生可能具有類似功效,助通利胞宮氣血。

  2. 槐子
    槐子性涼,入肝、大腸經。古代用於催產,可能與其滑利之性有關,能潤滑產道;另《本草綱目》提及槐實「主催生」,可能通過調節氣血運行,間接舒緩產道緊滯。

  3. 故弩箭羽
    弩箭為古代兵器,其箭羽曾受急速飛行之勢,中醫取「象形類比」思維,認為此物能模仿箭矢迅疾之力,象徵性推動胎兒娩出。此外,箭羽材質(如雕翎)輕揚上躍,或隱含「升提助產」之意。

【配伍邏輯】
全方結合動物藥(飛生)、植物藥(槐子)及器物藥(箭羽),體現古代「取象比類」與「形氣相感」的思維:

  • 象形助產:飛生之「飛」、箭羽之「疾」,均隱喻產程速達;槐子之「滑」,象徵產道通利。
  • 協同作用:煉蜜為丸,既可緩和藥性,又能借蜂蜜滋潤之力,輔助滑胎;酒送服可溫通血脈,增強活血下行之效。

此方反映了古代對難產的直觀理解,結合藥物特性與象徵意義,試圖從氣血運行、產道潤滑及精神暗示(如器物速度聯想)多層面協助分娩。

傳統服藥法


飛生1枚,槐子14枚,故弩箭羽14枚。
上為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每服2丸,以酒送下。即易產。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相同名稱方劑


飛生丸, 出處:《普濟方》卷三五六。 組成:蛇蛻皮、飛生皮、馬銜。 主治:産難。

飛生丸, 出處:《外台》卷三十四引《小品方》。 組成:飛生1枚,槐子14枚,故弩箭羽14枚。 主治:難産。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