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凝水石塗方中包含水銀,其主要原因有二:
- 抑菌消炎: 水銀具有強烈的殺菌作用,能抑制細菌和真菌的生長,用於治療皮膚病、潰瘍等感染性疾病。
- 收斂止癢: 水銀能收斂皮膚,減輕炎症和瘙癢,適用於濕疹、皮炎等皮膚疾病。
然而,水銀屬於重金屬,具有毒性,使用不當會造成嚴重的副作用。因此,凝水石塗方應由專業醫師根據患者病情謹慎使用,不可自行配製或使用。
「凝水石塗方」中包含「輕粉」,此乃因輕粉具有清熱解毒、燥濕止癢之效。
輕粉為硃砂經升華製成的藥物,性寒,味甘,歸心、肝經。其具有較強的毒性,故需謹慎使用,不可內服。
在「凝水石塗方」中,輕粉主要用於外敷,其清熱解毒之力可消散皮膚表面之濕熱毒邪,燥濕止癢之效可緩解皮膚瘙癢,適合治療濕疹、皮炎等皮膚病。
然而,輕粉有毒,外用亦需遵醫囑,不可自行使用。
主治功效
《聖濟總錄》凝水石塗方主治功效分析
《聖濟總錄》所載之「凝水石塗方」為一外用方劑,其組成簡潔,僅由凝水石、水銀與膩粉三味藥材構成。此方主要針對「大風癩病」而設,分析其組方及藥性,可歸納出其治療原理與功效如下:
組成分析:
- 凝水石: 此方以凝水石為主藥,用量最多。凝水石性味甘鹹寒,具有清熱、解毒、利水之功效。古籍中亦有記載其能「解諸熱毒」,可見其清解熱毒之效。於此方中,其作用在於清解大風癩病所生的熱毒,以釜底抽薪之法,遏制病邪發展。
- 水銀: 水銀性味辛寒,有毒。其主要作用為溫通經絡、殺蟲解毒、化腐生肌、除濕止痛。水銀的「殺蟲解毒」之效,可針對大風癩病中的致病蟲邪,直接進行殺滅;其「溫通經絡」之效,則能疏通經絡,以利氣血運行,使藥力能直達病竈;「化腐生肌」之效,則能幫助潰爛組織新生,促進傷口癒合。
- 膩粉 (輕粉): 膩粉即輕粉,性味辛寒,亦有毒。其功效為清熱解毒、消炎鎮靜、散瘀消腫、止血收口。輕粉「清熱解毒」之效,可加強凝水石清解熱毒之力;其「散瘀消腫」之效,則能消散患處的瘀腫,減輕疼痛;「止血收口」之效,則有助於皮膚潰瘍面的癒合。
主治功效分析:
綜觀全方,其主治大風癩病之理,乃是透過清熱解毒、殺蟲解毒、溫通經絡、化腐生肌、散瘀消腫等多重功效協同作用。
- 清解熱毒: 大風癩病多屬熱毒蘊結,凝水石與輕粉合用,可有效清解體內之熱毒,釜底抽薪,阻止病邪蔓延。
- 殺蟲解毒: 水銀能有效殺滅潛藏於皮膚深層的致病蟲邪,斬斷病邪根源。
- 疏通經絡: 水銀溫通經絡,可使氣血運行通暢,藥力能直達病竈,提高治療效果。
- 促進癒合: 水銀之化腐生肌,搭配輕粉之止血收口,可加速皮膚潰瘍面的癒合,幫助病竈組織修復。
- 消散腫脹: 輕粉能散瘀消腫,減輕病竈腫脹疼痛。
治療原理:
此方劑的治療原理,可歸結為以下幾點:
- 標本兼治: 透過凝水石與輕粉清解熱毒,以治其本;又以水銀殺蟲解毒,溫通經絡,以治其標。
- 攻補兼施: 此方雖以攻邪為主,但水銀的化腐生肌作用,亦有扶正之意,避免攻邪過度而傷及正氣。
- 外治法: 以外敷之法,使藥力直達病所,避免內服藥物之副作用,且能更快速見效。
總結:
「凝水石塗方」以凝水石為主,佐以水銀與輕粉,三藥合用,清熱解毒,殺蟲解毒,溫通經絡,化腐生肌,散瘀消腫,共同發揮治療大風癩病之功效。此方以其簡潔之組成,展現了古人對於此類頑疾的精深認識與獨特治療思路。
傳統服藥法
凝水石(研為細末)4兩,水銀4兩,膩粉1兩。
滴水研如薄泥。
病人臥於密室,先將一半藥遍身塗之,除咽喉心上不塗,以兩手摩令極熱,次夜更將余藥准前塗摩。或當夜或次日,臟腑取下惡物,但吃溫補藥,一月皮膚復舊,兩月眉睫生,甚者半歲必再發,
忌一切動風物。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相關疾病
痲風 [漢生氏病]
相同名稱方劑
凝水石塗方, 出處:《聖濟總錄》卷十八。 組成:凝水石(研爲細末)4兩,水銀4兩,膩粉1兩。 主治:大風癩病。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
討論留言
載入中...